2017年11月3日,最新填海造島神器、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下水,標誌著中國疏浚填海造島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天鯤號」情況和中國南海填海造島工程。
2017年11月3日在江蘇啟東下水的「天鯤號」重型自航絞吸船,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生產率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功率6600千瓦,配置通用、粘土、挖巖及重型挖巖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巖石。
▲「天鯤號」絞吸船
在執行吹填作業時,「天鯤號」能以每小時6000立方米的速度將海沙、海水的混合物甚至深海巖石粉碎吸出並排放到最遠15公裡外的海域, 相當於每小時就能挖出三個標準遊泳池大小的坑。
▲「天鯤號」的絞刀
天鯤號」配有亞洲在用挖泥船中最強大的挖掘系統,絞刀功率達到6600千瓦,不僅可以疏浚黏土、密實砂質土、碎石,還能輕易地將海底中強等硬度的巖石連續絞碎。「天鯤號」挖泥碎巖用的絞刀頭,單體重量30多噸,要等到下水之後才安裝到船上。
▲下水前的「天鯤號」
「天鯤號」不僅挖掘能力強,輸送能力強,適應海況能力強,而且機動性非常好,能自航到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此外,它還能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將極大提高作業效率,適用於沿海及深遠海港口航道疏浚及圍海造地。
▲「天鯤號」下水
「天鯤號」為全電力驅動、雙定位系統、全球無限航區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裝備了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最大功率的輸送系統和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泥泵輸送功率達到17000千瓦,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且其遠程輸送能力15公裡,為世界之最。憑藉其長達15公裡的遠程輸送能力,「天鯤號」將成為建設中國海疆的國之重器。
▲「天鯤號」下水
「天鯤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作為首艘中國設計建造、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的技術先進性和結構複雜程度在同類船舶中位居前列,也催生了不少「世界之最」,打破了少數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為中國遠洋填海作業和航道疏浚提供了裝備支撐。
▲「天鯤號」下水
作為世界疏浚大國,中國的疏浚船舶先後走過了整船進口、國外設計國內建造、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曲折發展道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曲折歷程。
▲「天鯤號」下水
「天鯤號」絞吸挖泥船由中交集團天津航道局公司投資並聯合設計,上海振華啟東造船廠建造。2015年12月11日,「天鯤號」正式開工建造,歷時5年,完成全部研發任務。「天鯤號」的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先進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整船建造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隨後該船將進入舾裝和設備、系統調試試驗階段,預計明年6月投入施工生產。
▲「天鯤號」下水
「天鯤號」融合了當前世界最新科技,各項性能指標均超過現役亞洲第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天鯨號」是現役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自航絞吸式挖泥船,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出資,聯合上海交大、德國公司設計,由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
▲天鯨號挖泥船
「天鯨號」技術指標:船長127.5米,寬22米,最大挖深30米,總裝機功率19200千瓦,生產率每小時挖泥4500立方米,絞刀功率4200千瓦,不僅可以疏浚粘土、密實沙、碎石,還可以開挖耐壓為40兆帕的巖石。「天鯨號」在執行吹填作業時,能以每小時4500立方米的速度將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遠6000米外。
「天鯤號」技術指標: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生產率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功率6600千瓦,配置通用、粘土、挖巖及重型挖巖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巖石。「天鯤號」在執行吹填作業時,能以每小時6000立方米的速度將海沙、巖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輸送到最遠15000米的地方。
「天鯤號」不但代表著中國疏浚船舶的建造水準,也標誌著我國真正實現挖泥船裝備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明年6月投入施工生產後,「天鯤號」有望駛向中國南海。
此前,中國的建設者不畏艱險,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在中國南海填海造島,讓一個個小小的海礁迅速成長為美麗的海島,在藍色海洋中吹填出一片片新的國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天鯤號」能在中國南海展現更大作為。
▲2014年以前的永暑礁
永暑礁是南沙群島的一座珊瑚環礁,位於北緯9度37分,東經112度58分,距中國大陸約740海裡,據海南島榆林港560海裡,地處太平島至南威島的中途,地理位置重要。永暑礁淺湖形態不明顯,水深14.6-40米,漲潮時礁盤沒在0.5至1米水深以下,退潮時只露出少許礁石。1988年1月31日,中國軍隊6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暑礁,插上五星紅旗。並經過海戰,控制了南沙群島的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確立了中國大陸對南沙群島的實際控制。
▲1988年9月,中國在永暑礁建造的第一代高腳屋
此後經過持續多年建設,永暑礁逐漸成為中國控制南沙島礁中最大的一個,島上設施也不斷完善,是大陸在南沙群島的行政和軍事指揮中心。
▲2014年以前的永暑礁礁堡
▲2014年9月永暑礁西南礁盤衛星圖片
從2014年8月開始,中國在永暑礁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上圖右上方顯示幾艘挖泥船正在進行吹沙作業,部分區域已經高出海面。左下角那個小方塊就是永暑礁礁堡。其他礁盤仍然在海平面以下。
▲2015年3月永暑礁西南礁盤衛星圖片
吹填後島礁外形已經比較清晰。2015年4月,正式成島,被稱為永暑島或「永暑礁西南島」,永久性陸地面積達到2.8平方公裡。右上角區域仍有很多船隻正在施工作業。
▲2015年9月永暑島衛星圖片
島礁上已建設了包括一條3000米長飛機跑道在內的大量設施。島上施工火熱進行中。
▲2016年1月6日永暑島機場
2016年1月6日,兩架中國民航客機從海口美蘭機場起飛,經過近2小時飛行落南沙永暑礁新建機場,並於當日下午返回海口,試飛成功。
▲2016年11月17日永暑礁衛星圖片
▲現在的永暑礁島
2013年以來,中國除了吹填了永暑礁,同時在美濟礁、華陽礁、赤瓜礁、渚碧礁、東門礁、南薰礁等多個島礁上也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施工作業。在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建設了機場,並已建成使用。渚碧礁造島面積達到4.3平方公裡,美濟礁造島面積達到6平方公裡。中國建設者正在以無以倫比的實力證明,中國才是南海真正的主人。
請關注我:超級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