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造島神器「天鯤號」有多牛?

2020-11-23 騰訊網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約佔總面積的29%,為了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很多沿海地區都會使用人工填海技術。

主要是將陸地上的泥土運輸到海邊進行填充鞏固,從而達到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人工填海難度雖然很大,但與「人工造島」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古時候有「精衛填海」,而如今就有「天鯤號」造島!

造島神器——天鯤號。

天鯤號」是我國首艘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自航絞吸挖泥船。它有著巨大的身材,強大的填海造陸能力。

在上個世紀70年代,資源成為了發展的關鍵,而在我國某海域就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但由於當時我國海軍實力弱小,大量的島礁被一些東南亞國家非法侵佔,這就使我國戰略陷入了不利局面。

於是為了徹底解決問題,我國決定建立軍事基地,而要想建立軍事基地,第一步就需要建設島礁,而建設島礁離不開大型挖泥船。

但以當時的中國技術,是完全沒辦法突破挖泥船的核心科技,只能依賴於進口。當時挖泥船做得最好的國家是荷蘭,荷蘭知道我們技術落後以及對挖泥船的迫切,於是獅子大開口,要我國用4噸黃金去換他們的一艘挖泥船,並且還是淘汰下來的過時二手產品。

但是迫於當時的局勢,我們不得不低頭,購買之後就迅速投入了使用,不過這落後的挖泥船效率並不高。為了快速建成軍事基地,我們就下定決心自己進行研究製造。

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天獅號面世了,之後我國基於挖泥船原始技術的積累,二代「天獅號」升級成了天鯨號,船長度達到了127.5米,寬為22米。

這時中國的挖泥船已經成功登上了世界舞臺,到了今天,中國挖泥船已經升級到了第三代,也就是現在的造島神器天鯤號!

天鯤號有多厲害?

首先來欣賞一下「天鯤號」的身形以及裝備,其船長為140米,型寬27.8米,型深9米,設計吃水6.5米,挖深範圍6.5-35米,裝備水平相當高。

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達到了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設計航速12節,擁有亞洲最先進的挖掘系統、最大功率的輸送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而且泥泵輸送功率達到了1萬7000千瓦,是世界上的最高功率配置,遠程輸送能力可達15000公尺。

不僅如此,天鯤號還配備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也就是"自航」,這套系統可實現無人操控,7x24小時不停歇的自動挖泥,並能根據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自動調節施工作業,是世界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自航絞吸船,可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天鯤號的成功研製實現了我國重型自航絞吸船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我國在自主設計建造重型自航絞吸船的空白,使我國挖泥船的設計以及建造技術成功躋身於世界前列。

自天鯤號下水以來,各項性能都已經得到了實戰性的檢驗,是我國的國之重器。

2018年6月12日,天鯤號成功完成試航,船舶的動力系統以及推進系統等設備可以經受住海洋環境的檢驗;

2018年11月12日,天鯤號的自動挖泥系統調試成功,開啟了我國無人操控全自動挖泥的新時代;

2019年3月12日,天鯤號正式開始投產,並承擔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建設任務。

同時在天鯤號的海外施工期間,還挖下了高達70兆帕的巖石,挖掘系統性能發揮遠超其設計標準,而且全船電力系統、推進系統、鋼樁臺車系統、智能集成控制系統等等都已經經受住了實戰檢驗。

總結

天鯤號作為我國填海造陸的神器,從有錢也買不到技術,到如今技術的限制出口,中國的挖泥船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第一的突破。

其實不難發現,中國挖泥船的發展與如今我國華為晶片面臨的境遇極其相似,技術是買不來的,經驗值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你們看現在,通過這麼多年的自主研發,我們不也掌握了挖泥船的核心技術,也有自主的研發能力,這是一個傳奇,象徵著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民族精神。

本文已授權【喱頭哥】全網視頻改編權

相關焦點

  • 中國研製造島神器「天鯤」號,能挖出6000立方米的泥沙
    當然對於陸地面積遼闊的中國來說,這方面的威脅是較為弱的,但是考慮到我國南海問題解決的需要,我國也在該領域多有研究,在技術以及設備領域多有成就,比如我國此前研製的一款造島神器,也就是「天鯤」號,獲得了亞洲最強的稱號。
  • 我國「天鯤號」造島效率升級,被稱為「地圖編輯器」
    古有「精衛填海」,今有「天鯤號」造島!地球是一個水的世界,陸地大約只佔其總面積的29%,而為了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很多沿海地區都使用過了人工填海技術,主要是將陸地上的泥土運輸到海邊然後進行填充鞏固,從而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
  • 中國最新填海造島神器橫空出世,使命:中國南海!
    2017年11月3日,最新填海造島神器、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下水,標誌著中國疏浚填海造島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天鯤號」情況和中國南海填海造島工程。▲「天鯤號」的絞刀天鯤號」配有亞洲在用挖泥船中最強大的挖掘系統,絞刀功率達到6600千瓦,不僅可以疏浚黏土、密實砂質土、碎石,還能輕易地將海底中強等硬度的巖石連續絞碎。「天鯤號」挖泥碎巖用的絞刀頭,單體重量30多噸,要等到下水之後才安裝到船上。
  • 美國宣布制裁24家參與在南海建島的中國企業 「造島神器」不簡單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開展設施建設,部署必要的國土防禦設施是完全正常的,這是國際法承認的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權利。中方致力於與東協各國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近來南海局勢正在趨於平穩,向著積極方向發展。希望有關國家能夠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努力,多做有助於促進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 基建狂魔、造島神器!被美國制裁的南海建島中國企業來頭不小
    被「制裁」的中國企業是什麼來頭?他們究竟為何會被美國「盯」上?造島神器、基建狂魔!中國交建堪稱這份清單中的「重點企業」。作為業界知名的「基建狂魔」,中國交建無論在人工建島還是其他工程領域,都曾有過聞名世界的壯舉。中國交建的「作品」就包括珠港澳大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科倫坡海港城等國際知名項目。中國交建還擁有多艘被譽為「造島神器」的「國之重器」。
  • 越南精銳部隊突然出動:學中國填海造島,結果被颱風吹走了
    學中國填海造島,結果被颱風吹走了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15日,越南的挖泥船在南海進行填海造陸之後,沒能夠及時撤離,遭遇了第15號颱風「花蓮」的衝擊,所有的人連同船隻都因此墜入海中
  • 中國「造島神器」:吹沙填海亞洲第一,讓西方國家忌憚有加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鎮國重器」,比如上個月正式交付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前兩天正式入列的萬噸大驅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有著「造島神器」之稱的「天鯨號」。天鯨號是中國第一艘自航絞吸挖泥船,其諧音是「石破天驚」,建造它只用了21個月,2008年4月28日開工,2010年1月19日便正式交船。天鯨號是一個龐然大物,總長127.5米,型寬22米,吃水6米,設計航速是12節,它的裝機功率和疏浚能力都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它是全世界最大的三艘自航絞吸挖泥船之一。
  • 5000噸國之重器,多國出高價購買被拒,卻免費送給該國使用
    ,是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全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2019年3月12日,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完成通關手續,從江蘇連雲港開啟首航之旅,標誌著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鯤號」正式投產首航。
  • 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關鍵在於它
    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填海造陸成為了很多海島國家大力推進的一個項目,希望以此來保障國家領土面積不會被縮小。而中國雖然並不需要為此擔心,但是為了我國南海海域更好的開發和守護,我國也在大力推進填海造陸技術發展,並且在南海海域試驗成功,領先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 中國的這項技術全球領先?造島神器「天鯨號」,到底有何大作用?
    不過就目前而言,也只有咱們中國才有能力建造這一高科技裝備。這個令美國、日本等自亂陣腳的技術,就是有著亞洲第一稱號的「天鯨號」。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天鯨號」的實際用途,它是屬於自航的絞吸式挖泥船,是我國用以取沙填海的神器。其技術性能指標和鉸刀挖泥能力均位列全球第一。
  • 我國造亞洲最大絞吸船"天鯤"號成功完成挖泥、挖巖測試 指標超設計...
    左上圖:"天鯤"號在海上航行(2019年1月8日攝)。右上圖:"天鯤"號在進行挖泥施工作業(2018年10月19日攝)。左下圖:"天鯤"號在進行挖泥施工作業(2018年10月19日攝)。右下圖:"天鯤"號的絞刀在下放疏挖(2018年10月19日攝)。
  • 2017年中國取得五大特殊成就,件件震動全球,有項連西方都特眼紅
    C1919國產大飛機  還有幾天2017年就過去了,回顧這一年中國已在各個領域有著喜人的進步  國產C919成功首飛  5月5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12月17號第二架C919大型客機也完成首次飛行。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能極大地推動我國航空業的發展,特別是此前一直困擾我國的適航證的問題已得到解決,這能讓我國客機走出國門。
  • 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挖泥船」,填海造島神器,已揚帆起航
    近些年來,我國的工業製造技藝不斷提升,許多此前只有國外能夠生產的設備在中國技術人員的努力成功在國內實現製造,其中各種建設工程用的船舶令人影響極為深刻。近日,我國建造的一艘世界最大非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新海旭號」順利揚帆起航,從江蘇出發將去往沙烏地阿拉伯的一處港口建造人造島嶼。
  • 中國造島能力彎道超車,8艘「航母」亮相南海,網友:南海穩了
    我們都知道,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部,總面積大概有三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裡,其中我國的領海有兩百一十萬平方公裡。由於南海海洋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豐富,也是旅遊、航運和能源的重要場所。因此,周邊國家和美國都貪婪地盯著它。如今我國最近幾十年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都達到了世界頂尖,實力也越來越強大了,南海主權再也不被別人侵犯,每一個中國人都對此感到感到自豪!
  • 中國人工造島"黑科技"曝光,造型十分别致,挖泥能力亞洲第一
    近日,造島神器"天鯨"號的3D工作演示畫面公開,"天鯨"號還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展示視頻中,較為詳細地公開了"天鯨"號工作的全過程。此前人工造島多依賴於海底爆破等傳統方法,不僅工期較長、危險性大,還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
  • 三款大國重器亮相海博會,引發熱議,國際網友:中國總帶來驚喜
    ,下海有蛟龍」成為了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近日,我國的大國重器「蛟龍號」「天鯤號」再一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則是由上海振華啟東造船廠所製造的鉸吸挖泥船,並且,它也是亞洲最大的鉸吸挖泥船,「天鯤號」鉸吸挖泥船被廣大網友稱為「造島神器」,有了它的填海造陸工程,我國將能夠更好地開發海洋資源,並且,面對日益增加的人口,今後在人口用地缺少的時候,我們就能使用他迅速地造出一片陸地,供人類生活居住。
  • 我們在南海造了許多的島!
    後來條件有所改觀,窩棚變成了鐵皮房,但條件依然艱苦,守礁戰士一守就是半年,後1988年8月2號,永暑礁海洋觀測站順利竣工,才勉強有了居住條件。造島巨人有神器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填海造島規劃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相當於在南海建造了100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盤點:2017年中國科技創新十大裡程碑事件有哪些?
    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勝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國航天邁進「空間站時代」。  3、「悟空」發現反常電子信號  2017年11月2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騰空700多天後,暗物質衛星團隊宣布:「悟空」獲得了目前國際上最精確的TeV電子宇宙射線能譜,並首次直接測量到了該能譜在1TeV(1萬億電子伏特)處的拐折。
  • 盤點| 藍鯨1號、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大國重器」中那些不...
    重器地位:中國自主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迴轉起重船,是建設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的不可缺少的神器。可無限航區航行,在世界各海域進行海上起重作業。重器:造島神器——天鯤號絞吸疏浚船體長:140米身高:9米最牛實力:輸送功率世界第一,適應惡劣海況的能力全球最強;裝備了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和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全球疏浚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重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