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約佔總面積的29%,為了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很多沿海地區都會使用人工填海技術。
主要是將陸地上的泥土運輸到海邊進行填充鞏固,從而達到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人工填海難度雖然很大,但與「人工造島」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古時候有「精衛填海」,而如今就有「天鯤號」造島!
造島神器——天鯤號。
天鯤號」是我國首艘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自航絞吸挖泥船。它有著巨大的身材,強大的填海造陸能力。
在上個世紀70年代,資源成為了發展的關鍵,而在我國某海域就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但由於當時我國海軍實力弱小,大量的島礁被一些東南亞國家非法侵佔,這就使我國戰略陷入了不利局面。
於是為了徹底解決問題,我國決定建立軍事基地,而要想建立軍事基地,第一步就需要建設島礁,而建設島礁離不開大型挖泥船。
但以當時的中國技術,是完全沒辦法突破挖泥船的核心科技,只能依賴於進口。當時挖泥船做得最好的國家是荷蘭,荷蘭知道我們技術落後以及對挖泥船的迫切,於是獅子大開口,要我國用4噸黃金去換他們的一艘挖泥船,並且還是淘汰下來的過時二手產品。
但是迫於當時的局勢,我們不得不低頭,購買之後就迅速投入了使用,不過這落後的挖泥船效率並不高。為了快速建成軍事基地,我們就下定決心自己進行研究製造。
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天獅號面世了,之後我國基於挖泥船原始技術的積累,二代「天獅號」升級成了天鯨號,船長度達到了127.5米,寬為22米。
這時中國的挖泥船已經成功登上了世界舞臺,到了今天,中國挖泥船已經升級到了第三代,也就是現在的造島神器天鯤號!
天鯤號有多厲害?
首先來欣賞一下「天鯤號」的身形以及裝備,其船長為140米,型寬27.8米,型深9米,設計吃水6.5米,挖深範圍6.5-35米,裝備水平相當高。
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達到了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設計航速12節,擁有亞洲最先進的挖掘系統、最大功率的輸送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而且泥泵輸送功率達到了1萬7000千瓦,是世界上的最高功率配置,遠程輸送能力可達15000公尺。
不僅如此,天鯤號還配備了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也就是"自航」,這套系統可實現無人操控,7x24小時不停歇的自動挖泥,並能根據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自動調節施工作業,是世界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自航絞吸船,可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天鯤號的成功研製實現了我國重型自航絞吸船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我國在自主設計建造重型自航絞吸船的空白,使我國挖泥船的設計以及建造技術成功躋身於世界前列。
自天鯤號下水以來,各項性能都已經得到了實戰性的檢驗,是我國的國之重器。
2018年6月12日,天鯤號成功完成試航,船舶的動力系統以及推進系統等設備可以經受住海洋環境的檢驗;
2018年11月12日,天鯤號的自動挖泥系統調試成功,開啟了我國無人操控全自動挖泥的新時代;
2019年3月12日,天鯤號正式開始投產,並承擔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建設任務。
同時在天鯤號的海外施工期間,還挖下了高達70兆帕的巖石,挖掘系統性能發揮遠超其設計標準,而且全船電力系統、推進系統、鋼樁臺車系統、智能集成控制系統等等都已經經受住了實戰檢驗。
總結
天鯤號作為我國填海造陸的神器,從有錢也買不到技術,到如今技術的限制出口,中國的挖泥船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第一的突破。
其實不難發現,中國挖泥船的發展與如今我國華為晶片面臨的境遇極其相似,技術是買不來的,經驗值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你們看現在,通過這麼多年的自主研發,我們不也掌握了挖泥船的核心技術,也有自主的研發能力,這是一個傳奇,象徵著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民族精神。
本文已授權【喱頭哥】全網視頻改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