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島神器"天鯨"號的3D工作演示畫面公開,"天鯨"號還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展示視頻中,較為詳細地公開了"天鯨"號工作的全過程。
"天鯨"號屬於擁有自航能力的絞吸式挖泥船,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將海裡的泥沙挖走,順著管道向後方排出,排出的泥沙數量堆積之後,就能人工的在海中形成一片"小島"。"天鯨"號屬於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疏浚也是國家海洋建設以及經濟發展的尖端產業,該產業曾被西方國家壟斷數十年之久。
由於遭遇技術封鎖,中國只能自主建設大型絞吸船,"天鯨"號由上海交通大學和德國VOSTA LMG公司聯合設計,由招商局重工建造;在2008年4月正式開工,僅用21個月的生產周期,在2010年1月19日就正式交船。"天鯨"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擁有自航能力的絞吸式挖泥船之一,技術性能和實際挖泥能力排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此前人工造島多依賴於海底爆破等傳統方法,不僅工期較長、危險性大,還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天鯨號"的核心工具就是巨大的鉸刀,除了海中的細沙淤泥之外,堅硬的礁石也能被輕易粉碎,海中硬度較高的花崗巖在"天鯨號"的鉸刀面前似乎像豆腐一樣柔軟。
除了造島之外,當其他船隻遇上航道被泥沙堵塞等情況時,挖泥船也會派上用場,依靠高效的清淤、轉運能力,直接將航道中的泥沙挖走,並轉移排放到其他海域。
"天鯨號"造島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最大的直接排距達到了6公裡,還可以將挖到的泥沙儲運起來運走;在8級海況的條件下依然能夠正常工作。8級海況浪高9米,小型船隻在這種風浪環境下有傾覆的可能,而"天鯨"號依靠自動控制增穩系統,在這種惡劣海況下仍然能穩定執行挖泥任務。
挖泥船對於軍事方面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領海內可以直接造出島嶼,在島嶼上建設海軍基地、機場等軍事設施。
挖泥船排出的沙石,如果沒有快速凝固劑的配合,在海中也很難凝固。想要成功在海中"憑空"建出一座島嶼來,不是有一艘挖泥船就能行,背後需要極為強大的工業體系支撐。
編輯: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