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造島神器「天鯤號」有多牛?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約佔總面積的29%,為了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很多沿海地區都會使用人工填海技術。 主要是將陸地上的泥土運輸到海邊進行填充鞏固,從而達到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人工填海難度雖然很大,但與「人工造島」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古時候有「精衛填海」,而如今就有「天鯤號」造島!
-
中國「造島神器」:吹沙填海亞洲第一,讓西方國家忌憚有加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鎮國重器」,比如上個月正式交付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前兩天正式入列的萬噸大驅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有著「造島神器」之稱的「天鯨號」。天鯨號是中國第一艘自航絞吸挖泥船,其諧音是「石破天驚」,建造它只用了21個月,2008年4月28日開工,2010年1月19日便正式交船。天鯨號是一個龐然大物,總長127.5米,型寬22米,吃水6米,設計航速是12節,它的裝機功率和疏浚能力都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它是全世界最大的三艘自航絞吸挖泥船之一。
-
中國最新填海造島神器橫空出世,使命:中國南海!
2017年11月3日,最新填海造島神器、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下水,標誌著中國疏浚填海造島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天鯤號」情況和中國南海填海造島工程。▲下水前的「天鯤號」「天鯤號」不僅挖掘能力強,輸送能力強,適應海況能力強,而且機動性非常好,能自航到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此外,它還能實現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將極大提高作業效率,適用於沿海及深遠海港口航道疏浚及圍海造地。▲「天鯤號」下水「天鯤號」為全電力驅動、雙定位系統、全球無限航區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
-
中國人工造島"黑科技"曝光,造型十分别致,挖泥能力亞洲第一
近日,造島神器"天鯨"號的3D工作演示畫面公開,"天鯨"號還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展示視頻中,較為詳細地公開了"天鯨"號工作的全過程。由於遭遇技術封鎖,中國只能自主建設大型絞吸船,"天鯨"
-
我國「天鯤號」造島效率升級,被稱為「地圖編輯器」
古有「精衛填海」,今有「天鯤號」造島!地球是一個水的世界,陸地大約只佔其總面積的29%,而為了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很多沿海地區都使用過了人工填海技術,主要是將陸地上的泥土運輸到海邊然後進行填充鞏固,從而擴大陸地的使用面積。
-
基建狂魔、造島神器!被美國制裁的南海建島中國企業來頭不小
被「制裁」的中國企業是什麼來頭?他們究竟為何會被美國「盯」上?造島神器、基建狂魔!中國交建堪稱這份清單中的「重點企業」。作為業界知名的「基建狂魔」,中國交建無論在人工建島還是其他工程領域,都曾有過聞名世界的壯舉。中國交建的「作品」就包括珠港澳大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科倫坡海港城等國際知名項目。中國交建還擁有多艘被譽為「造島神器」的「國之重器」。
-
我們在南海造了許多的島!
造島巨人有神器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填海造島規劃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相當於在南海建造了100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世界上也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曾有過填海造地的工程,但多數國家的是在用地緊張的沿海地區造島,填海造島方式除了需要大量的沉箱(也就是將造好的水泥土構件運送到預定海域,沉入海底),用量最大的就是土石方,南沙造島屬於遠海造島,離海南島距離太遠,還需要大面積建造岸基工程,按照傳統方式就需要花費數十年才能完工,造價更是天文數字。
-
美國宣布制裁24家參與在南海建島的中國企業 「造島神器」不簡單
記者了解到,這份「清單」中至少包括了5家中國交建的子公司。此外,還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七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22研究所等企業或機構。 中國交建堪稱這份清單中的「重點企業」。作為業界知名的「基建狂魔」,中國交建無論在人工建島還是其他工程領域,都曾有過聞名世界的壯舉。中國交建的作品就包括珠港澳大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科倫坡海港城等國際知名項目。
-
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關鍵在於它
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填海造陸成為了很多海島國家大力推進的一個項目,希望以此來保障國家領土面積不會被縮小。而中國雖然並不需要為此擔心,但是為了我國南海海域更好的開發和守護,我國也在大力推進填海造陸技術發展,並且在南海海域試驗成功,領先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
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挖泥船」,填海造島神器,已揚帆起航
近些年來,我國的工業製造技藝不斷提升,許多此前只有國外能夠生產的設備在中國技術人員的努力成功在國內實現製造,其中各種建設工程用的船舶令人影響極為深刻。近日,我國建造的一艘世界最大非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新海旭號」順利揚帆起航,從江蘇出發將去往沙烏地阿拉伯的一處港口建造人造島嶼。
-
中國研製造島神器「天鯤」號,能挖出6000立方米的泥沙
隨著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很多海島國家都面臨著陸地面積不斷縮小的風險,甚至一些小型的海島已經漸漸被掩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之中,為此以日本為首的幾個國家,都爭先開始了填海造陸技術的探索。當然對於陸地面積遼闊的中國來說,這方面的威脅是較為弱的,但是考慮到我國南海問題解決的需要,我國也在該領域多有研究
-
2017年中國取得五大特殊成就,件件震動全球,有項連西方都特眼紅
國產C919成功首飛 5月5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12月17號第二架C919大型客機也完成首次飛行。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能極大地推動我國航空業的發展,特別是此前一直困擾我國的適航證的問題已得到解決,這能讓我國客機走出國門。
-
將渤海灣圍起來,造一個全球最大的淡水海,以中國實力能完成嗎
同時近些年有一種聲音湧現出來,能不能將渤海灣圍起來,,將渤海變成一個內海,隨著黃河、海河以及遼河的不斷注入,未來的渤海灣遲早會變成一個大型的內陸淡水湖泊,到時候不僅能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還會加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的聯繫,可謂一舉兩得。但是,這種宏偉工程可以實現嗎?第一,從基建的角度來考慮,我們完全有實力造得出來。
-
越南精銳部隊突然出動:學中國填海造島,結果被颱風吹走了
學中國填海造島,結果被颱風吹走了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15日,越南的挖泥船在南海進行填海造陸之後,沒能夠及時撤離,遭遇了第15號颱風「花蓮」的衝擊,所有的人連同船隻都因此墜入海中
-
中國造島能力彎道超車,8艘「航母」亮相南海,網友:南海穩了
我不知道你對吹填海島了解多少,但它對一個國家控制和開發領海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及意義。現在,我國在南海造出了八個島嶼,它們的意義可以相當於8艘航母的價值,即永興島、東門島、赤瓜島、華陽島、南薰島、永暑島、渚碧島、美濟島,不過在此之前這些都是一些島礁。然後被我國經過人工機器吹填了以後,它們逐漸變成十分大的島嶼。話說回來,建造這些島嶼有什麼用呢?
-
俄稱中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南海造島 美無暇顧及
,人工造島。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爭奪爭奪南沙群島,主要是汶萊、越南、馬來西亞、中國臺灣、菲律賓。近期,中國利用美國陷身烏克蘭和中東衝突的有利時機,不僅在南海造島,還準備在其中一個島嶼上建設空軍基地。 今年整個夏天中國都在南海建設人工島嶼。菲律賓官員今年6月曾經向記者表示,中國一直在施工,馬不停蹄。造島將能使中國完全控制南海。
-
中國5000噸海上巨獸,多國高價購買被拒,卻免費送給該國使用
有專家表示,未來人類的主要活動場所將會向海洋遷移。這將意味著,海洋變成陸地是當前很多國家需要解決的難題。其實海洋的資源非常豐富,只是人類還沒有完全開發。然而陸地上的資源已經被挖掘的所剩無幾,其實海洋資源不是不挖,而是很難挖到。由於受到技術和設備的限制,一直以來海洋資源都無法被完全挖掘。
-
非洲人不解,為何中國的島越長越大?國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非洲人不解,為何中國的島越長越大?國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什麼非洲人覺得我們的島是越長越大了?為什麼國人會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經了解,原來非洲人說的中國這個越長越大的島嶼就是位於我國南海上的一個島嶼。非洲人看來,一個島嶼的面積不都是固定的嗎?為什麼中國南海上的這個島嶼會越長越大呢?為什麼就中國的島「長大」了?
-
美國學者:搞不懂中國人,他們填海造島的土是從哪裡弄來的?
像中國深圳、香港、澳門這樣沿海並且發達的城市,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人才湧入,對這些城市在人口的收納能力中形成了巨大的考驗,因此這些城市曾經都有過填海造島擴大陸地面積的計劃,很多外國人就搞不懂了,中國填海造島,這些土從哪來呢?
-
國外討論:中國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的在南中國海填海造陸的?
讓我來解釋一下中國南海的神奇之處。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它歸結為以下幾點:在關鍵項目的決策過程中,效率在於沒有繁文縟節的監督管理,當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時,它們就會迅速完成。與此同時,在菲律賓將建造人工島的預算削減到一定程度,並任命一家私營公司來承擔合同的時候,中國已經建成了這些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