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但是,長生不老的想法,一直都在大家的腦海裡。所以,我們該如何去延長人類的壽命?大家都有很多想法和說法。
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生活水平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大大增加了。但是人口的老齡化導致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高發。儘管人們活得更久,但老年人經常患有殘疾和慢性病。追求更長的壽命同時減少慢性病的發生成為我們需要面臨的社會問題。
目前影響我們總預期壽命和慢性病發病率的生活方式因素主要有:吸菸、體育活動、飲酒、體重和飲食。那這些因素的組合如何影響預期壽命和慢性病的發生的呢?近期,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Healthy lifestyle and life expectancy free of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論文。研究員們根據5個低風險生活方式因素:從不吸菸,體重指數18.5-24.9,中等到劇烈運動(≥30分鐘/天),適量飲酒(女性:5-15克/天;男性5-30克/天),飲食質量評分較高(40%以上),通俗的講,就是:管住嘴、邁開腿、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和適量飲酒,對11萬餘沒有重大慢性疾病的人進行30餘年的隨訪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在50歲時,沒有採用低風險生活方式因素的婦女的預期壽命為23.7年(95%置信區間為22.6 ~ 24.7),而採用四或五種低風險因素的婦女為34.4年(95%置信區間為33.1到35.5);而在男性在50歲時,不採用任何低風險生活方式因素的男性的預期壽命為23.5年(95%置信區間為22.3到24.7),採用四種或五種低風險生活方式因素的男性的預期壽命為31.1年(95%置信區間為29.5 to 32.5)。對於50歲的大量吸菸(≥15支/日) 的男性或肥胖男女(BMI≥30)來說,他們的無病預期壽命佔總預期壽命的比例最低(≤75%)。
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年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長壽命,特別是女性,可達10年以上,同時還可以減少重大的慢性疾病的發生。據統計,90%的糖尿病、80%的冠心病、7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50%的癌症死亡率可歸因於不遵循低風險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重視起我們的生活方式,從管住嘴、邁開腿、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和適量飲酒出發,延長中老年人的無病壽命,提高自己的生命的生存質量,也能減輕社會的醫療負擔。
所以,目前還沒有延長壽命的神藥,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延長壽命的根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