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影像圖發布:九寨溝震後第一天和半年前直觀對比

2021-02-24 來點科學

漳扎鎮小學震前震後遙感影像對比圖

8月9日晚間,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對外發布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地震前、地震後兩個時期的衛星數據。剛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該所獲得了10張九寨溝地震前後衛星影像圖。

在這張10張圖中,既有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漳扎鎮城鎮和漳扎鎮小學震前、震後的遙感影像圖,也有漳扎鎮周邊及九寨宋城旅遊區等景區震前、震後的遙感影像圖。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這是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2017年1月15日「高分一號衛星2米解析度多光譜融合遙感影像」,和2017年8月9日「高分二號衛星4米解析度多光譜/1米解析度全色遙感影像」對比製作而成。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來自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消息顯示,地震發生後,該所當晚第一時間啟動災害應急響應預案,開展震前歷史數據查詢和災後數據編程獲取等一系列的災害應急監測響應工作。

昨天(9日)上午10時,遙感地球所科研人員集結完畢,開展災害應急監測工作。根據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科研人員的對比評估,漳扎鎮建築物未見明顯坍塌損毀;漳扎鎮周邊及景區滑坡多發,監測區內發現了多處滑坡及潛在滑坡體。


四川九寨溝震前SPOT-6衛星數據影像圖

漳扎鎮周邊及景區震前遙感影像圖


漳扎鎮周邊及景區震後遙感影像圖


漳扎鎮周邊及景區滑坡遙感監測圖

漳扎鎮震前遙感影像圖

漳扎鎮震後遙感影像圖

漳扎鎮九寨宋城旅遊區震前震後遙感影像對比圖

漳扎鎮九寨溝風景區遊客中心震前震後遙感影像對比圖

漳扎鎮喜來登酒店震前震後遙感影像對比圖

九寨溝黃龍機場到漳扎鎮G544(原S301)道路沿線發現5處滑坡集中區域

文字:邱晨輝,圖片來自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微信編輯:蘇琬茜。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動圖|風雲四號氣象雲圖: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地震前後對比
    動圖|風雲四號氣象雲圖: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地震前後對比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實習生 蔡歡 2017-08-09 14:06
  •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1/8) "← →"翻頁
  • 地震和氣象專家解析: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哪些天氣因素影響震後...
    那麼震區未來天氣形勢如何,震後救災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災害?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為何震區餘震不斷?未來能否實現地震預警?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氣象網聯合新華網邀請地震和氣象專家,為您一一解答。我國地震結果速報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測定結果為官方結果,通過12322、臺網中心官方網站、官方微博以及中央級媒體對外發布。  記者:有哪些天氣因素影響震後救援工作的開展?未來一段時間,四川九寨溝震區及新疆精河震區天氣情況如何?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關於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神經……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究竟屬於什麼地震類型?怎麼看此次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地震預警該如何發揮作用?新華社記者於震後第一時間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研究員及有關專家。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屬於什麼地震類型?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餘曉潔、邱學雷)國防科工局29日發布了由高分二號衛星拍攝的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圖像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這顆衛星將在國土資源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城市精細化管理、交通設施監測、林業資源調查、災區恢復重建等諸領域廣泛應用。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側擺31度俯視北京鳥巢,內部籌備冬奧施工建設清晰可見。國家航天局供圖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國家航天局供圖內蒙古古賽漢塔拉鎮的機械灌溉圓形農田輪廓清晰,色彩鮮豔,與周圍景物區分明顯。
  • 銀隆「綠巨人」走進九寨溝版「冰雪奇緣」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人間四月,一場春雪將九寨溝帶回了童話般的冰雪世界,海子的碧藍、飄雪的純白,如夢似幻。受疫情閉園的九寨溝景區於4月恢復對外開放。在下雪的第一天,與694名遊客一起親密接觸童話世界的,還有銀隆新能源「綠巨人」公交車。
  • 高景一號衛星發布首批影像
    截至2017年1月10日,高景一號已完成衛星姿態軌道調整,地面系統已成功接收處理了全球範圍內的15軌1241景影像,標誌著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研製的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正式具備運營能力,現將首批影像向社會發布。
  • 實測谷歌衛星影像與高德微軟ArcGIS影像精度對比,差距驚人!
    目前網際網路上應用最廣泛的衛星影像包括:谷歌影像、天地圖影像、百度影像、高德影像、微軟影像、ArcGIS影像等,我們將從多個方面為大家逐一分析,方便大家日常使用和學習。谷歌地球用的影像來源複雜,大城市和主要區域用的是DG衛星,原始解析度0.3m,但谷歌多數提供解析度是0.5m。我們表格裡只是體現了最高解析度。無圖無真相,下面我們用圖片來感受下不同影像之間的對比。
  • 「上帝視角」看地球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郭超凱 楊璐)中國國家航天局29日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中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實測谷歌衛星影像與百度高德微軟ArcGIS影像精度對比,差距驚人
    ,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地表現象的最新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 目前網際網路上應用最廣泛的衛星影像包括:谷歌影像、天地圖影像、百度影像、高德影像、微軟影像、ArcGIS影像等,我們將從多個方面為大家逐一分析,方便大家日常使用和學習。
  • 真正的實時衛星影像,可查看即時著火點和颱風直播!
    地圖數據  |  作者 /  水中天  整理  /  白水以前我們在公眾號發布了《真正的實時衛星影像,可查看即時著火點和颱風直播!》ZoomEarth的實時衛星影像打開ZoomEarth網站後,你就可以看到當前的實時衛星影像,一般情況下雲量都比較大,如下圖所示。點擊左側「設置」按鈕,可以控制圖層顯示,如下圖所示。在顯示圖層中關閉「實時影像」圖層,可以看到幾乎沒有雲量的衛星影像地圖,該圖為經過處理的歷史影像地圖,如下圖所示。
  • 九寨溝地震首條消息是機器人發布的:25秒540字配4張圖
    九寨溝地震首條消息是機器人發布的:25秒540字配4張圖 科技日報8月10日報導,8月8日,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震區的災情牽動著大家的心。
  • 科學網—中科院開展九寨溝地震災害遙感監測
    本報訊(記者丁佳)記者近日獲悉,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後,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當晚第一時間啟動災害應急響應預案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話不多說,直接來看高分七號從太空裡拍攝的「大片」!這幾個圖咋還花花綠綠的,看起來有點暈?這次國家航天局一口氣發布了20多幅高分七號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杜拜、日本京都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出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
  • 高分四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高清大片」看祖國大好河山
    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網站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餘曉潔、王小鵬)北京、新疆火焰山、西藏納木錯、甘肅敦煌、珠穆朗瑪峰、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丹江口、黃河小浪底……國防科工局3日發布我國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中國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圖)
    中新網北京十一月十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十二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繞月探測工程全月球影像圖暨科學數據發布儀式,正式發布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地形地貌數據製作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 地震和氣象專家解析: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哪些天氣因素影響震後救援?
    那麼震區未來天氣形勢如何,震後救災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災害?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為何震區餘震不斷?未來能否實現地震預警?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氣象網聯合新華網邀請地震和氣象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張曉東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李山有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芳華  主持人:新華網記者 李海韻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 劉佳  地震動強度預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