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丁佳)記者近日獲悉,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後,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當晚第一時間啟動災害應急響應預案,開展了震前歷史數據查詢和災後數據編程獲取等一系列的災害應急監測響應工作。
9日上午,遙感所完成了法國SPOT-6衛星、美國LANDSAT-8衛星四川九寨溝震區歷史數據產品生產處理。中午12時,在該所官網共享發布了首批震區震前衛星數據。
9日上午8時,該所所屬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開始應急接收準備,至下午1時完成高分四號、高分二號衛星九寨溝震區衛星數據接收,數據接收成功率100%。同時,研究所積極與國內外衛星機構聯繫,提交緊急數據編程申請,使科研人員能夠及時獲得國內衛星數據,儘快開展災害評估工作。
9日上午10時,遙感所科研人員集結完畢,開展災害應急監測工作。利用2017年1月15日高分一號衛星2米解析度多光譜融合遙感影像,和2017年8月9日高分二號衛星4米解析度多光譜/1米解析度全色遙感影像,科研人員評估發現,漳扎鎮建築物未見明顯坍塌損毀;漳扎鎮周邊及景區滑坡多發,監測區內發現了多處滑坡及潛在滑坡體。
《中國科學報》 (2017-08-14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