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載網到底有什麼不同?

2021-01-11 齊魯壹點

什麼是承載網?顧名思義,承載網就是專門負責承載數據傳輸的網絡。

以前我們更多介紹的是接入網和核心網。如果說核心網是人的大腦,接入網是四肢,那麼承載網就是連接大腦和四肢的神經網絡,負責傳遞信息和指令。

承載網、接入網、核心網相互協作,最終構成了移動通信網絡。

雖然承載網的重要性被大家一致認可,但存在感卻很弱。

在大多數人看來,承載網只是一個管道。只要它沒有斷,就不用去管它。

通信網絡本來就是一個管道,承載網是「管道中的管道」

也有很多人認為,承載網的技術含量低,整天就是面對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的光纖和網線,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其實,這都是對承載網的誤解。

承載網看似簡單,實際上內部結構非常複雜。承載網的整個技術體系規模,一點都不輸給接入網和核心網。

尤其是5G時代下,承載網的發展更是到了「瘋狂」的地步,引入了很多高大上的黑科技,讓人目不暇接,不明覺厲。

5G承載網,到底要咋辦?

從1G到4G,承載網經歷了從低帶寬到高帶寬、從小規模到大規模的巨大變化。

如今的承載網網絡,事實上已經非常強大和完善了。承載網設備的性能,也十分強勁。

機房裡插滿光纖的傳輸設備

儘管如此,在5G面前,這些現有設備和技術方案還是只有瑟瑟發抖的份。

進入5G時代,通信網絡的指標發生了大幅的變化,有的指標標準甚至提升了十幾倍。想要達到要求,只靠無線空中接口部分改進是辦不到的。包括承載網在內的整個端到端網絡架構,都必須自我革命。

那承載網的革命目標在哪裡呢?主要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大帶寬

帶寬!帶寬!帶寬!

毫無疑問,帶寬是5G承載網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技術指標。空口的速率提升了幾十倍,承載網相應也要大幅提升。尤其是在目前5G剛起步的階段,eMBB是首先要實現的業務場景,最關注的也就是帶寬。

低時延、高可靠性

車聯網、工業控制等垂直行業,對網絡的時延和可靠性要求苛刻。

5G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低時延低,需要實現個位數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承載網作為端到端的一部分,雖然不是時延的重點提升對象,但也要分攤一部分指標壓力。

在5G很多場景下,都提出了「6個9級別(99.9999%)」的可靠性要求。因此,承載網也必須服務於這樣的要求,還要有足夠強大的容災能力和故障恢復能力。

高精度同步能力

5G對承載網的頻率同步和時間同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步到底是幹啥用的?

簡單舉幾個例子:5G的載波聚合、多點協同和超短幀,需要很高的時間同步精度;5G的基本業務採用時分雙工(TDD)制式,需要精確的時間同步;再有就是室內定位增值服務等,也需要精確的時間同步。

易於運維

5G承載網將會無比巨大,設備數量多,網絡架構複雜。如果網絡不能夠做到靈活、智能、高效、開放,那對於運營商和運維工作人員來說就是一場噩夢。

低能耗

網絡既要足夠強大,又要儘量省電。省電就是省錢。

支持切片

切片之前介紹過,它是5G網絡的核心能力。承載網當然也必須支持切片。

圖片來自公眾號「無線深海」

以上幾個方面,就是5G承載網自我革命的目標。任何一個目標無法實現,就不是合格的5G承載網。

5G承載網,到底包括哪些部分?

介紹5G承載網結構之前,先來看看接入網的變化。

4G接入網,大家都很熟悉了,是由BBU(基帶處理單元)、RRU(射頻拉遠單元)、天饋系統共同組成的。

到了5G,接入網被重構為3個功能實體,分別是:

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單元)

DU(Distribute Unit,分布單元)

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線單元)

BBU+RRU+天饋 CU+DU+AAU

CU:原BBU的非實時部分將分割出來,重新定義為CU,負責處理非實時協議和服務。

DU:BBU的剩餘功能重新定義為DU,負責處理物理層協議和實時服務。

AAU:BBU的部分物理層處理功能與原RRU及無源天線合併為AAU。

之所以要拆分得這麼細,是為了更好地調配資源,服務於業務的多樣性需求(例如降低時延、減少能耗),服務於「網絡切片」。

接入網變成AAU、DU、CU之後,承載網也隨之發生了巨變。

在此澄清一個誤區: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承載網只是連接接入網和核心網的,就像本文開頭畫的那樣:

其實是不嚴謹的,那樣畫只是為了方便。準確來說,承載網也包括接入網內部連接的部分,還有核心網內部連接的部分。所以,更準確的邏輯關係畫法,應該是這樣:

這才能真正體現「承載」的奧義

5G接入網網元之間,也就是AAU、DU、CU之間,也是5G承載網負責連接的。不同的連接位置,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分別叫作:前傳、中傳、回傳。

AAU和DU之間,是前傳

DU和CU之間,是中傳

CU和核心網之間,是回傳

這三個「傳」,都屬於承載網

現實生活中的5G網絡,DU和CU的位置並不是嚴格固定的。運營商可以根據環境需要,靈活調整。

D-RAN就是分布式無線接入網(Distributed RAN),C-RAN是集中化無線接入網(Centralized RAN)。

4G時期,所謂分布和集中,指的就是BBU的分布或集中。5G時期,指的是DU的分布或集中。這種集中還分為「小集中」和「大集中」。

5G接入網,會存在多種部署模式

再次提醒,採用C-RAN進行集中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統一管理調度資源,提升能效,也可以進一步實現虛擬化(接入網那篇文章有詳細介紹)。

正因為部署模式的多樣性,使得前傳、中傳、回傳的位置也隨之不同。

不同的接入網部署方式=不同的承載網位置

電信運營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等級的機房。例如大城市的電信大樓機房,往往是核心機房。普通辦公樓裡面的基站機房,就是站點(接入)機房。小城市或區級電信樓裡,也有機房,可能是匯聚機房。

用一張完整的承載網結構圖,幫助大家理解(可能有點暈)

承載網結構圖(範例)

從整體上來看,除了前傳之外,承載網就是主要由城域網和骨幹網共同組成的。而城域網,又分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

所有接入網過來的數據,最終通過逐層匯聚,到達頂層骨幹網。

前傳到底是用了哪些設備和技術呢?中傳呢?回傳呢?繼續往下看。

前傳部分

前傳就是AAU到DU之間這部分的承載。它包括了很多種連接方式,例如:

光纖直連

無源WDM/WDM-PON

有源設備(OTN/SPN/TSN)

微波

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種,光纖直連方式。

每個AAU與DU全部採用光纖點到點直連組網,如下圖:

這就屬於典型的「土豪」方式了,簡單直接。但是,這種方式光纖資源佔用很多,更適用於光纖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

而且,這種方式更適合5G建設早期。隨著5G建設的深入,基站、載頻數量也會急劇增加,這種方式肯定是玩不起的。

第二種,無源WDM方式。

將彩光模塊安裝到AAU和DU上,通過無源設備完成WDM功能,利用一對或者一根光纖提供多個AAU到DU的連接。

如下圖:

什麼是WDM?

WDM就是波分復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攜帶各種信息)在發送端經復用器(Multiplexer)匯合在一起,並耦合到光線路的同一根光纖中,以此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

什麼是彩光模塊?

光復用傳輸鏈路中的光電轉換器,也稱為WDM波分光模塊。不同中心波長的光信號在同一根光纖中傳輸是不會互相干擾的,所以彩光模塊實現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合成一路傳輸,大大減少了鏈路成本。

和彩光(Colored)相對應的,是灰光(Grey)。灰光也叫白光或黑白光。它的波長是在某個範圍內波動的,沒有特定的標準波長(中心波長)。一般客戶側光模塊會採用灰光模塊。

採用無源WDM方式,雖然節約了光纖資源,但是也存在著運維困難,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較難等問題。

第三種,有源WDM/OTN方式。

在AAU站點和DU機房中配置相應的WDM/OTN設備,多個前傳信號通過WDM技術共享光纖資源。

如下圖:

這種方案相比無源WDM方案,組網更加靈活(支持點對點和組環網),同時光纖資源消耗並沒有增加。從長遠來看,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方式。

第四種,微波方式。

這種方式很簡單,就是通過微波進行數據傳輸,非常適合位置偏遠、視距空曠、光纖無法到位的情況。

四種方式的優缺點對比如下表所示:

根據目前的情況,在5G部署初期,前傳承載這部分仍然以光纖直驅為主,無源WDM方案進行補充。

這裡要補充給大家介紹兩個和前傳有關的概念,那就是CPRI和eCPRI。

CPRI就是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無線電接口。4G時代,BBU和RRU之間就是這個接口。它是一個通用的接口,有多個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對應不同的網絡制式。

BBU和RRU之間的CPRI光纖

到了5G時代,AAU和DU之間的帶寬可能會達到數百Gbps,CPRI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所以就升級到了eCPRI接口規範(enhanced CPRI,增強型CPRI),顯著提升了接口帶寬。

說到帶寬,前面我們說5G需要很大的帶寬,到底有多大呢?

目前的4G LTE網絡,主流子載波帶寬是20MHz,單基站的峰值吞吐量大約是240Mbit/s。(是的沒錯,一個基站的帶寬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

而5G網絡,尤其是毫米波頻段,空口頻寬達到100-400MHz,甚至更高。在Massive MIMO(增強多天線)等空口技術的進一步加持下,單基站的帶寬將是4G的幾十倍。

5G基站帶寬估算參考

根據測算結果,在5G建設前期,運營商單基站帶寬參考值將會採用10GE或25GE的標準。(4G時大部分站點的標準只是1GE。即便如此,前傳帶寬浪費還比較嚴重。)

5G前傳的帶寬標準

接入環節點的帶寬將由部署方式和類型決定,5G熱點地區的帶寬顯然會比一般地區的帶寬更大(節點更多,高頻站更多)。

中傳和回傳部分

因為帶寬和成本等原因,中回傳肯定不能用光纖直連或無源WDM之類的了,微波也不現實。

5G中回傳承載方案,主要集中在對PTN、OTN、IPRAN等現有技術框架的改造上。

從宏觀上來說,5G承載網的本質,就是在4G承載網現有技術框架的基礎上,通過「加裝升級」的方式,引入很多黑科技,實現能力的全面強化。

以國內三大運營商的5G中回傳承載網方案為例,基本上都是在現有方案上進行加強和改良,從而實現對5G的支持。

首先看實力最強的中國移動。

移動認為,SPN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案,能夠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SPN,就是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組網。它是中國移動自主創新的一種技術體系。

中國移動的4G承載網是基於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組傳送網)的。而SPN基於乙太網傳輸架構,繼承了PTN傳輸方案的功能特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增強和創新。

感覺在移動的眼裡,SPN就是乙太網上「升級」一個光接口,可以充分利用現在非常成熟的乙太網生態鏈,實現比較高的性價比。

因此,移動非常看好SPN,並竭盡全力推動SPN的標準立項,還大力扶持SPN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在它的努力下,SPN技術確實發展很快,產業鏈也日趨完整。

中國電信在5G承載領域主推M-OTN方案。M-OTN基於OTN,是面向移動承載優化的OTN技術(Mobile-optimized OTN)。

之所以電信會選擇M-OTN,和電信擁有非常完善和強大的OTN光傳送網絡有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電信的老本行是固網寬帶,在光傳輸網基礎設施方面還是很有家底的,帶寬資源也非常充足。

OTN作為以光為基礎的傳送網技術,具有的大帶寬、低時延等特性,可以無縫銜接5G承載需求。而且,OTN經多年發展,技術穩定可靠,並有成熟的體系化標準支撐。對電信來說,可以在已經規模部署的OTN現網上實現平滑升級,既省錢又高效。

中國聯通比較缺錢,利舊自家IPRAN是肯定的。

IPRAN是業界主流的移動回傳業務承載技術,在國內運營商的網絡上被大規模應用,在3G和4G時代發揮了卓越的作用,運營商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是現有IPRAN技術是不可能滿足5G要求的,所以聯通就搞起了IPRAN2.0,也就是增強IPRAN。

IPRAN2.0在埠接入能力、交換容量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此外,在隧道技術、切片承載技術、智能維護技術方面也有很大的改進和創新。

中國聯通一直都在做IPRAN 2.0規範的功能驗證和性能測試,總體情況看上去也還好。

以上,就是國內三大運營商5G中回傳承載網方案情況。

名言有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這和現在的情況倒是有幾分相似。

承載網作為通信網絡的軀幹,涉及到大量的資金投入,運營商肯定會充分考慮資源復用、建設成本以及產業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慎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

大型設備商還好說,中小廠家很難同時從事多個跑道的研究。如果各大方案不能朝融合的方向發展,就被迫使得產業鏈企業選擇「站隊」。這肯定會制約產業鏈的擴大和共享,也會影響承載網絡建設整體成本的下降。

所以,很多專家都呼籲各大運營商的方案能儘量「融合」,最好是殊途同歸。這樣的話,不管是對產業鏈,還是對運營商,都是好事。對最終用戶來說,也是好事。

相關焦點

  • 5G承載網裡的FlexE,到底是什麼?
    ZQTednc那麼,Flex到底是什麼意思?ZQTedncE,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乙太網(Ethernet)」。ZQTednc大家學計算機網絡,第一課應該就會介紹乙太網。什麼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衝突檢測)、總線型拓撲、100BASE-T,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
  • 5G網絡架構有什麼特點?對承載網有什麼影響?
    5G網絡架構有什麼特點?對承載網有什麼影響?,而5G網絡的三大應用場景對網絡性能要求的巨大差異,推動核心網切片及分布式部署,也對承載網的架構和性能有較大影響。 本文從承載網絡的視角,對比LTE網絡架構,對5G網絡的架構特點和部署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5G網絡設備、部署方式等存在的不確定性,以及這些不確定性對承載網的影響。 2 5G網絡架構特點 5G網絡架構無論是RAN部分還是核心網部分,都與LTE網絡有較大的區別,以下分別從承載網絡的視角對LTE和5G的網絡架構進行分析比較。
  • 路由器信號分為2.4G和5G,有什麼區別?
    大部分的無線路由器將支持2.4G和5g頻段。面對兩個頻段有什麼區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頻段,就在這裡說一說。對用戶來說,最大的區別有4點:傳輸速度:同一個WiFi下,5g頻段要比2.4G頻段快很多;一個高速公路,一個國道的區別。
  • 5g有什麼功能
    5G網絡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0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那麼5g有什麼功能?下面就讓我來為你介紹一下! 5g有什麼功能  1、傳輸速率大大提高  目前,5G網絡已成功在28千兆赫(GHz)波段下達到了1Gbps,
  • 基於面向5G城域光傳送網綜合承載架構以及城域OTN/WDM組網方案介紹
    5G網絡擬提供業務的主要特徵包括大帶寬、低時延和海量連接等,從而對承載網在帶寬、容量、時延和組網靈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作為基礎網絡的城域光傳送網,在考慮5G承載的同時,還需要考慮政企專線、雲/數據中心承載、家庭寬帶/高清視頻等綜合業務的承載。基於綜合業務的承載需求,本文將從面向5G的城域光傳送網綜合承載架構,以及對城域OTN/WDM組網方案進行探討。
  • 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
    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現在的水處理中絮(混)凝劑的應用很普遍了,但是很多同行對絮(混)凝劑的作用機理普遍不是太了解或者了解的比較片面,這篇文章會全面解析絮(混)凝劑的作用機理—— 說說絮凝劑與混凝劑到底有什麼不同!
  • 到底什麼是「雲網融合」?
    那麼,到底什麼是雲網融合?雲網融合和數字新基建有什麼關係?雲網融合對於我們通信行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尋找答案。什麼是雲網融合所謂「雲網融合」,雲就是雲計算,網就是通信網。準確來說,雲計算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相關的軟硬體。而通信網,則包括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等電信網絡的方方面面。
  • 5g智慧燈光的作用是什麼,它的應用領域都有哪些
    打開APP 5g智慧燈光的作用是什麼,它的應用領域都有哪些 熙枚集團 發表於 2021-01-07 10:35:45 路燈作為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
  • OTN在5G承載網絡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無線接入網(RAN)是介於移動終端設備和核心網之間的環節(包括基站的射頻接收部分(RRH)、基站處理(BBU)和2G/3G網絡中的基站集成器)。分布式接入網的基站處理是分布到每一個基站上的,因而屬於分布式架構,分布式架構中的終端設備和核心網之間需要承載網的支持,因而引入承載網的概念,即為了保證無線設備與核心網之間有完整的連結,需要引入承載網來支持其連接。
  • 5G才剛上路 5G NR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升級後的4G基站,或者說R15版本的4G基站,叫eLTE eNB,同時,遷移入5G核心網的4G基站也叫eLTE eNB,因為5G核心網引入了新的NAS層,這在後面會講到。e就是enhanced,增強版的意思。 但一定有運營商不願意對原有的4G基站升級,於是,3GPP就推出了兩個「變種」選項——選項3a和3x。 嗯!總有一款套餐適合你!
  • 無線路由器有2.4G和5G之分,哪個更快?哪個更穩定?
    大多數無線路由器都會支持2.4g和5g這兩個頻段。可是你知道家裡路由器的這兩個頻段有什麼區別嗎?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頻段呢?接下來,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對於用戶來說,最大的區別是四點:傳輸速度:相同的wifi,5g波段比2.4g波段快得多;好比一個是高速公路,一個是國道,這之間的速度區別毋庸多說了。
  • 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前傳承載解決方案介紹
    1   背景 5G已蓄勢待發,中國移動也開始了5G的現網試點測試。5G的架構相比4G有較大變化,如圖1所示: 對於中回傳段落,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基本確定其承載方案,但前傳解決方案直接影響未來機房、電源、管線等的規劃和建設,因此,有必要在5G正式商用之前進行前傳方案的研究和探討。
  • 5G和2.4G無線Wif有什麼不同i哪個好?5G WiFi和2.4的區別對比
    有些用戶購買路由器之後發現有兩個WiFi,其中一個顯示有5G,我們知道普通的WiFi頻段是2.4,那麼這個5Gwifi和2.4的區別在哪?5g和2.4g又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 什麼是wifi6,與wifi2.4g,和wifi5g,有什麼區別
    隨著小米10的發布以及大量的全新高端路由的發布,使得wifi6的名詞進入人們的耳朵,同時隨著大量的新品設備的發布相信不久wifi6就會進入我們的生活那麼什麼是wifi6 呢和我們平時使用的路由又有什麼區別呢?
  • 華為、中興、烽火、新華三等拿下國內5G承載網第一標!
    2019年10月16日,中國電信發布國內運營商5G承載網第一個招標項目---《2019-2020年STN設備建設工程集中資格預審招標公告》。 據了解,該項目是為了滿足中國電信2020年全年、全國各省的5G承載建設需求,項目分為 STN-ER(核心)、STN-B(匯聚)、STN-A(接入)三個標包。 2020年1月16日,中國電信公示中標候選人名單。多個廠家參與了項目,最終華為三個標包均排名第一。
  • 中國電信李俊傑:OTN/WDM是5G承載技術的完美選擇
    5G發展對承載網提出新要求 根據3GPP的5G時間表,到2020「5G商用,承載先行」,李俊傑認為,5G時代對承載網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對大帶寬、超低時延、高精度時鐘同步、網絡切片的要求上。不僅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還要滿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聯,因此5G時代的承載網要做到大帶寬、低時延、網絡切片、高可靠性和開放協同。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如今我們對5g有什麼幻想,未來世界就將會什麼樣子!
    作 者: 怪物博士5g時代將要來臨,這是一個無可厚非的事實!每一個新科技的出現,人們都會幻想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當然這些所謂的幻想其實更是一種根據5g技術的一種預測未來,畢竟人總是喜歡預測未知的東西。那我們看看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
  • 路由器2.4g和5g有什麼區別
    2.4g和5g主要指的是兩個不同頻段的信號,主要在傳輸範圍和網速方面區別。前者波段頻段比較短,在很遠的地方都能接收到,而且穿牆能力較強,但信號容易被 幹擾。後者擁有更高的無線傳輸速率,具備更強的抗幹擾性,但也存在波段長,傳輸距離短,穿透性差的缺點。
  • 華為5g網絡工程師學習三個月是嗎?
    5g網絡工程師怎麼樣才能入行呢,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多久,這是很多朋友常常找到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作者小編問到最多最多的幾個問題網工記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5g網絡工程師是幹什麼的」,「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什麼」,「5g網絡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是做什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隨時溝通1 首先所謂的華為5g網絡工程師要看是什麼方向了因為在華為官方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