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前傳承載解決方案介紹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前傳承載解決方案介紹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13 11:13:58

5G已蓄勢待發,中國移動5G的中回傳解決方案已基本確定,但對於5G前傳的承載方案尚未進行深入研究,為此就前傳提出幾種解決方案,並分析其優劣和應用場景分析,為後期5G前傳網絡建設提供參考。

1   背景

5G已蓄勢待發,中國移動也開始了5G的現網試點測試。5G的架構相比4G有較大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4G與5G結構對比示意圖

5G時代的網絡結構相比4G有所調整,重構為AAU-DU-CU-核心網四部分,相應的承載也分為三段:AAU-DU間稱為前傳,DU-CU間稱為中傳,CU-核心網間稱為回傳。對於中回傳段落,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基本確定其承載方案,但前傳解決方案直接影響未來機房、電源、管線等的規劃和建設,因此,有必要在5G正式商用之前進行前傳方案的研究和探討。

2   前傳的幾種解決方案

5G前傳目前公認的接口類型有CPRI接口和eCPRI接口兩種,其中CPRI接口速率為100GE,eCPRI接口速率為25GE,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2.1  方案一:光纖直驅

前傳中CPRI和eCPRI接口一般的傳輸距離控制在10公裡內,因此可在BBU/DU與每個AAU的埠間全部採用點到點光纖直連。

該方案簡單易行,可滿足前傳承載需求。根據調研,目前各個無線設備廠家一個5G基站前傳需要2-12芯,一個BBU/DU考慮收斂10-20個AAU考慮,則需要消耗大量光纖資源,BBU/DU側光纖管理要求高,出口的管道、光纜資源成為此方案的瓶頸。從技術方案上來看,也可以通過AAU級聯來減少光纖資源的消耗,同時無線側設備通過前傳信號自身可完成光纖直驅線路的保護、OAM和網絡管理。因此,該方案的特點是部署成本比較低,但受限於末端光纖資源,適用於光纖資源豐富和BBU/DU小規模集中場景。

結合中國移動的實際網絡情況,大部分應用場景中現網光纖資源無法滿足5G前傳光纖資源需求,需要新建光纜,新建光纜時宜採用大芯數環網架構(類似綜合業務接入區的主幹光纜網),如圖2所示,根據規劃接入AAU數量選用144-288芯光纜,在每個節點終端12-24芯光纖,並通過聯絡光纜與匯聚機房相連。採用此部署方式,可避免BBU/DU機房大量小芯數光纜集中,對管道造成極大壓力;此方式要求提前對部署節點進行預測並進行大芯數光纜部署。

圖2    前傳光纜網建設方案示意圖

但在實際網絡建設時,AAU的建設是逐步進行,採用大芯數光纜環形組網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也可採用星型光纜連接,為避免對機房出口管道的影響,可在BBU/DU機房出口部署大芯數光纜、在機房附近設置光纜分纖點方式,將大芯數光纜分成多條小芯數光纜,再按需連接至各個AAU。

2.2  方案二:WDM/OTN

對於現有光纖資源有限、且新建光纜有困難時,也可採用WDM/OTN方案。

(1)WDM承載方案

WDM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採用無源合分波+彩光直驅方案,BBU/DU和AAU上的光模塊分別採用帶波長的彩光模塊,在BBU/DU前端配置光合分波器OMD,AAU節點配置光分插復用器OAD,採用WDM技術,可以大幅節約光纖資源的消耗。WDM設備對前傳業務採用純透傳處理,因而對時延特性影響極為有限。缺點在於:彩光光模塊會對AAU基站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無法採用信號復用技術提高波長利用率,業務的OAM管理功能有限。另外,每個BBU/DU與AAU波長連接在物理上是點對點的連接,因此功率預算是彩光直驅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目前CCSA正在討論制定「城域接入型波分復用(WDM)系統技術要求」,使其更適合無線基站前傳需求。

該方案要求BBU/DU與AAU間很好地規劃彩光波長,因此在實際部署和維護管理中相對複雜。

(2)OTN承載方案

為減少AAU和BBU/DU間波長規劃,也可通過OTN方式承載。接入OTN設備客戶側,映射和復用成高速的OTN信號並轉換成彩光接口,進行波分復用後在一根或一對光纖中傳輸,大幅節省光纖資源。

該方案採用OTN技術進行信號復用還可以提高波長利用率,利用OTN開銷字節提供更豐富的OAM功能和故障診斷能力,並可以支持網絡保護,同時AAU和BBU/DU設備不需要彩光光模塊,避免了無線設備進行波長分配和管理的複雜性。組網方面比較靈活,可支持環形、樹形和MESH型等多種網絡結構。

但採用OTN承載方式需要考慮到其不足之處:OTN設備是有源的,在前傳的場景中,絕大多數是無機房的應用,小型化的OTN設備需要採用工業級器件,增加溫控能力,考慮更為嚴苛的環境應用和複雜的安裝條件;另一方面,傳統OTN設備的成本較高,如果規模部署,OTN設備用量巨大,相關功能採用ASIC實現,可以大幅降低設備成本。

隨著大顆粒集客、家寬上聯等業務需求,中國移動OTN也在逐步向邊緣下沉,此時共用OTN可以進一步攤薄成本,並適應未來大業務量發展。

2.3  方案三:WDM-PON

PON星型組網結構契合5G前傳需求,是一種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案,但由於WDM-PON技術不夠成熟,因此目前採用PON做前傳是考慮比較少的方式,在滿足5G前傳時,WDM PON需要具有以下特點:

(1)線路速率0.6~10GBps,單PON口支持多速率,用戶側支持多種接口類型。由於中國移動部分LTE基站也採用拉遠方式,5G建設初期基本與LTE同站址,因此存在多種制式基站共站址方式,此時要求WDM-PON具備多速率承載的能力,在同一個PON口下,不同波長可以對應不同的傳輸速率,以滿足不同無線制式基站承載的要求。

(2)傳輸距離10~40km。CPRI接口一般傳輸距離要求不小於10公裡。根據中國移動實際網絡情況和BBU/DU集中規模,城區BBU/DU-AAU間的光纜傳輸距離一般在4公裡以內;農村地區BBU/DU-AAU間的光纜傳輸距離一般在10公裡以內。

(3)傳輸時延<200us,頻率抖動<0.002ppm,頻率同步±0.05ppm,時間同步<±8.138ns。WDM-PON設備應具備完善的同步接口,支持時間和頻率同步功能。

(4)此外,WDM PON系統用於移動前傳,還需要具備轉發功能、糾錯功能、成幀功能、保護功能和光鏈路診斷功能。

總之,WDM PON 提供了豐富的帶寬、時延小並且安全性好,能很好的滿足5G基站前傳的帶寬需求,可作為未來前傳的主要技術選擇之一。但目前業界WDM-PON尚缺成熟商用技術,器件成本高昂,大規模應用需要降低系統成本和無色ONU技術。

2.4  方案四:IP+光

前傳網中也可採用IP+光方案,其大帶寬和低時延特點,可以很好滿足5G基站前傳需求:

在業務帶寬能力方面:IP+光方案為5G基站前傳提供了靈活的承載方案,一方面利用IP的特性適應各種帶寬需求場景,IP分組技術使BBU/DU和AAU之前的帶寬利用利更高,前傳網絡的資源得到高效應用;另一方面,用光層剛性管道的大帶寬提供能力適應前傳的大帶寬需求。

在業務時延保障方面:針對低時延的前傳要求,IP+光可分別在IP層和光層採用專屬低時延解決方案。在IP層採用設備級超低時延轉發技術,在設備轉發晶片內,通過以太幀的前導碼將報文分為普通和加速兩類,對加速類報文採用搶佔普通報文資源和Cut-through轉發方式,可將節點的電層處理時延從幾十毫秒減低到幾毫秒。在光層採用光層穿通的方式,僅對需要接入或落地的業務波長進行電層處理,其它波長直接在光層穿通,實現業務一跳直達。

IP+光方案可以很好地滿足帶寬和時延的需求,但該方案技術方面仍需進一步推動和研發,仍未有真正商用的產品,但卻給中國移動5G前傳部署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選擇。

2.5  方案對比

光纖直驅、WDM/OTN、WDM-PON、IP+光等各種技術方案各有優缺,中國移動必須結合現有實際網絡情況和未來業務發展需求、網絡部署規劃等多方面因此綜合考慮:

從滿足前傳的需求方面看,光纖直驅、WDM/OTN、WDM-PON方案較適合提供承載剛性管道的能力,而IP+光由於本身具體分組和光的能力,可以很好適應5G前傳的部分場景;另一方面,在時延滿足度上看,上述幾種方案都可以很好的滿足時延的要求,只不過由於光器件引入的時延略有差異會導致傳輸距離不完全相同,但是總體上說都在一個數量級別。

從組網靈活性上看,光纖直驅、WDM-PON方案適合點到點組網、鏈型組網,而WDM/OTN、IP+光方案適合點到點組網、鏈型組網和環型組網等多種組網方式,同時支持單纖雙向和雙纖雙向傳輸方式,滿足無線網絡各種組網方式的需求。同時,環型組網時能夠實現線路側1+1保護,提高了業務的安全性。

從光纖資源消耗上看,直驅光纖消耗資源最多,其它方案相當。但如何部署需要結合現有網絡光纖及系統建設情況,如:對於規模部署了PON網絡的區域來說,合理利用現網的資源加以改造,WDM-PON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對規模部署了LTE基站前傳的區域來說,結合當前的前傳方案開展4G/5G前傳的規劃則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從前傳網管理上看,光纖直驅和WDM方式的前傳管理只能依賴AAU和BBU/DU單元本身,相關的故障檢測也只能依賴於AAU和BBU/DU有限的監控管理欄位,其它幾種方案藉助相應的字節開銷、OSC、ESC等手段在網絡管理方面的能力則較強,在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維護管理和系統管理等方面更加便捷。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前傳方案對比表

總之,以上方案各有優缺,適用的場景也各不相同;從目前階段來看,光纖直驅更合適;但隨著規模部署,WDM、OTN方案也具有一定優勢;隨著WDM-PON技術成熟,採用WDM-PON也不失很好的一種方案選擇。中國移動現網實際情況多種多樣,在實際網絡部署時,宜根據實際場景選擇合適的技術和方案,達到性價比、運維管理等多方面合適的解決方案,滿足各種前傳承載需求。

3   小結

中國移動的5G網絡建設在即,如何合理的規劃部署前傳網絡,也是5G網絡建設的重要一環,以上方案僅根據目前的技術和網絡情況略作探討,僅供大家參考,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網絡的演進,前傳方案也許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前傳光模塊解決方案對比
    5G前傳對承載網的帶寬和時延均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目前優先使用25Gbps eCPRI接口,時延要求低於100s。前傳承載方案主要包括傳統的光纖直驅方案、有源WDM/OTN方案、無源WDM方案和半有源WDM方案。光纖直驅方案雙纖雙向的5G前傳光纖直驅方案中,DU與AAU直接相連,每個AAU需與DU連接兩根光纖實現收發,共需使用6根光纖和12個10G/25G灰光模塊。
  • OTN在5G承載網絡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2017第十七屆中國光網絡研討會暨中國FTTH論壇(OptiNet 2017)上,美高森美(Microsemi)召開了以「OTN在5G無線雲網絡(C-RAN)中的作用:挑戰、要求以及解決方案」 為主題的研討會,分享了產業在5G無線雲網絡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
  • 新基建5G發展論壇|長飛蘭小波:持續助力中國5G網絡的快速建設與發展
    5G商用,承載先行!5G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承載網的支撐,5G基站的建設也將直接拉動對承載網絡的需求。隨著5G建設步伐的加速,業界對5G承載的關注越來越高。如何選擇合適的前傳技術以滿足5G多業務差異化應用需求成為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
  • 5G前傳技術及進展分析:5G前傳多種方案並存聚焦共性、協同發展至關...
    本文在介紹5G前傳關鍵需求的基礎上,重點圍繞5G前傳WDM技術方案典型類型、產業化發展現狀、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進展、未來發展態勢等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5G前傳呈現多維需求,25Gbit/s成為典型承載速率5G RAN(無線接入網)的整體部署方案與4G網絡趨同,主要基於DRAN(分布式無線接入網)和CRAN(集中式無線接入網)兩種典型方式,但基站功能單元的構成相對4G發生較顯著變化,綜合應用需求及技術特性等將基站的功能單元重新進行了劃分。
  • 華為Leaf OTN 助力運營商打造高品質的5G前傳網絡
    伴隨5G應用創新的進一步提速,5G前傳網絡的重要性也備受業界關注,甚至已經成為了高品質5G網絡建設的關鍵所在。5G前傳是5G網絡架構演進所帶來的新場景。面向5G網絡建設,中國移動5G雙頻,6個25G接口是基礎需求;對於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建如果採用2.1G頻段,也要增加6個25G接口。另外,5G高速率依靠高頻段和大帶寬,但頻段越高,無線信號覆蓋範圍越小,運營商不得不建設更多的基站及相關配套設施,隨之而來的就是資源的短缺,光纖資源尤甚。高性能、易部署。
  • 5G承載網到底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承載網?顧名思義,承載網就是專門負責承載數據傳輸的網絡。以前我們更多介紹的是接入網和核心網。如果說核心網是人的大腦,接入網是四肢,那麼承載網就是連接大腦和四肢的神經網絡,負責傳遞信息和指令。承載網、接入網、核心網相互協作,最終構成了移動通信網絡。雖然承載網的重要性被大家一致認可,但存在感卻很弱。
  • 中國電信李俊傑:OTN/WDM是5G承載技術的完美選擇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5G技術在近幾年成為業界焦點,5G承載方案研究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在近日舉辦的「2017光通信技術和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傑詳細介紹了5G時代的光傳送網,他認為,5G承載網是5G網絡和業務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而
  • 【25G CWDM光模塊】5G承載網前傳首選方案
    國內5G建設的開展,為節省基站間傳輸光纖布線成本,採用CWDM粗波分復用的技術在基站傳輸中應用比例逐漸升高。,主要面向下一代的數據中心網絡,更準確的說,25G乙太網主要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裡的伺服器接入。
  • 聯通首次針對5G承載方案表態:以光為主,WDM/OTN成主流技術方向
    2017年9月27日,在北京「2017年中國光通信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就近期通信界普遍關注的5G承載問題,首次提出了來自中國聯通的思考和觀點。唐雄燕指出,以光為主,基於WDM/OTN技術的端到端承載方案是5G移動承載的最優方案。
  • 中興通訊:打破常規,微波Multi-band方案助力5G承載
    據預測,未來5G網絡的移動數據流量將比4G網絡增長500~1000倍,單站峰值傳輸速率可達10Gbps,與此同時5G對於網絡時延、網絡切片、時鐘同步、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5G承載網絡面臨巨大的挑戰。
  • 光迅科技亮相MWC上海,展示一系列涵蓋5G前傳和中傳光模塊解決方案
    這是MWC上海連續在中國舉行的第七個年頭,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移動盛會。作為國內光器件行業的先行者,光迅科技攜重要產品如約而至! 在今年展會上,光迅科技以「5G之光,迅領未來」為主題,在現場重點展示了一系列涵蓋5G前傳、中傳光模塊解決方案,以強大的產品自研能力和先發優勢,凸顯了公司在高端產品研發和整體解決方案上的絕對優勢和強悍實力。
  • 中國電信唐建軍:深挖O波段,實現5G前傳高效部署
    5G商用,承載先行,一張高質量的承載網絡是「5G改變社會」的有力支撐。為了更好地凝聚共識,匯聚產業力量,推動國內5G前傳產業的發展與繁榮,C114通信網攜手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組委會,在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2020中國國際光電高峰論壇期間舉辦首屆「5G前傳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 5G網絡架構有什麼特點?對承載網有什麼影響?
    網絡建設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對5G網絡部署中一些不確定性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基站應採用適度規模集中部署方式,充分利用現有LTE網絡的前傳光纜網絡資源,在5G做連續覆蓋時,新增基站前傳光纜建設應充分利用現有光纜網資源。 (2)DU設備應支持池組化功能,部署在現有POP點,提高基站協同的效率,降低中傳網絡成本,並能夠充分利用現網前傳和回傳光纜網絡資源。
  • 中國電信成功實現了5G DU和AAU之間的承載測試
    打開APP 中國電信成功實現了5G DU和AAU之間的承載測試 發表於 2018-12-26 08:50:51 近日,中國電信率先在
  • 面向5G前傳的LWDM(細波分復用)技術方案和產業進展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19年9月9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籤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共享5G頻率資源,5G核心網各自建設;2020年開始共建共享5G網絡,以便加快5G網絡建設,打造一張覆蓋更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體驗更好的5G精品網絡
  • 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在5G前傳方案中,光纖直連方案過於浪費光纖資源,為節省光纖資源,波分復用方案被廣泛採用。常用的波分復用分為CWDM(粗波分)和DWDM(密集波分)兩種。DWDM的成本相對較高,在前傳5-10km的傳輸需求下,用DWDM有點大材小用。
  • 以始為終,浙江移動率先啟動前傳半有源CWDM建設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隨著5G建設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拓展,5G基站規模日益龐大,前傳網絡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C-RAN組網相比較D-RAN,在從規劃到建設到維護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有利於加快5G網絡重構轉型,優化網絡資源調配,踐行公司降本增效戰略。
  • 5G光模塊技術及方案對比
    光模塊是5G網絡中實現光電相互轉換的基礎單元,廣泛應用於無線及傳輸設備,是5G建設的重要部分。5G建設的資金壓力導致成本敏感,而光模塊成本在5G前傳部分設備中的佔比高達50%以上。當前,業界紛紛開展5G光模塊的低成本方案研究,5G光模塊取得了長足進展,湧現出多種解決方案。
  • 2021中國移動5g套餐價格表 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一覽表
    中國移動2021年5g套餐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在詢問5G的套餐,包括寬帶的套餐價格,這些小編都將在下面分享給各位小夥伴,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中國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詳情。  2021中國移動5g套餐價格表 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一覽表  5G智享套餐(個人版)128元,語音:500分鐘,流量:30GB  5G智享套餐(個人版)
  • 前傳關鍵光模塊技術方案
    5G承載相關的光模塊規範制定,涉及的模塊類型和接口特性種類繁雜、各不相同。(CCSA)等開展的5G承載相關的光模塊規範制定,涉及的模塊類型和接口特性種類繁雜、各不相同。雙纖雙向、25Gb/s單纖雙向、25Gb/s波長可調諧、100/200Gb/s單纖雙向等前傳關鍵光模塊技術方案進行分析並開展測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