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前傳方案中,光纖直連方案過於浪費光纖資源,為節省光纖資源,波分復用方案被廣泛採用。常用的波分復用分為CWDM(粗波分)和DWDM(密集波分)兩種。DWDM的成本相對較高,在前傳5-10km的傳輸需求下,用DWDM有點大材小用。於是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5G前傳CWDM方案,中國電信還額外提出了LWDM傳輸方案,中國移動則推出了Open-WDM傳輸方案,包括MWDM和CWDM。
基於運營商5G前傳需要,起浪光纖則推出了專門用於5G前傳的無源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稱為5G OMUX。包括CWDM、LWDM和MWDM,可選6波和12波,有插片式和LGX封裝可選。以下是起浪光纖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CWDM無源方案
5G前傳的CWDM方案是一種彩光無源方案,在靠近AAU基站側和DU機房側配置一組CWDM OMUX。為了滿足5G傳輸要求,每個基站有三個AAU,每個AAU有兩個光模塊,共6個光模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兩種傳輸方案,6波方案和12波方案。分別使用兩組6個波長的彩光模塊(每個站點兩根光纖)或一組12個波長的彩光模塊(每個站點一根光纖)。
6波方案的波長怎麼選?綜合成本和性能考慮,目前比較成熟的25G光模塊中,常用的是1271、1291、1311、1331、1351、1371這6個波長。
這6個波長在頻譜中的位置,其中前5波是屬於O波段,第6波屬於E波段。為什麼會採用CWDM這6個波長?
因為CWDM的20nm波長間隔帶來很大的溫度適應性。目前常用的雷射器是一個溫度敏感性器件,在項目投標中都會對業務單板的工作溫度有要求。以G.652D光纖為例,市場上常用25G光模塊,它的工作溫度範圍從-40到+85攝氏度,這個跨度足足有125度。而光模塊DFB雷射器的波長對溫度的漂移大概是0.1nm/℃。也就是說125度會造成12.5nm的波長漂移。當採用20nm的CWDM波長間隔時,是有足夠的隔離度的。而反映在光模塊中,也就不需要專門的TEC溫度控制器,在成本上也有優勢。
從色散控制角度來看,1271-1311nm的色散代價約為1dB,1331nm的色散代價約為3dB,根據雷射器發光功率估算,通過PIN探測器(最大約-14dBm接收靈敏度)也是可以滿足需求的。但是,對於1351-1571nm,色散代價達到4.5dB,PIN探測器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因此就必須用性能更好的APD探測器來補償色散代價,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
以上是5G前傳6波方案,5G前傳12波方案還需要另外6個波來實現前傳。當前主流的方案是增加CWDM的後6波。
這樣的結果就是,發射端採用成本較高的EML雷射器,並在接收端採用APD探測器,從而進一步推高成本代價。以上就是基於CWDM的12波5G前傳方案。
LWDM 12波半有源方案
為了加快5G的部署,同時也為了節省費用,舊的資源儘量復用。LWDM 12波前傳彩光方案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提出來的。LWDM的全稱是LAN-WDM,符合IEEE 802.3BA標準,按照800GHz對O波段的頻譜進行劃分,共有8個標準波長。在4*25G QSFP28 LR4光模塊中,採用4路LAN-WDM波長。這4個波長分別是LWDM標準的前4波。
前4波:1295.56nm/1300.05nm/1304.58nm/1309.14nm
後4波:1273.54nm/1277.89nm/1282.26nm/1282.66nm
但是這上面也才8波,另外4波從哪來呢?後4波是復用CWDM的4個波長:
1269.23nm/1332.41.nm/1313.73nm/1291.10nm
從上面的圖上我們得出,LWDM的波長間隔比CWDM(20nm)的波長間隔要窄,而且全部位於1310nm附近的低色散區域,也就是說,在接收端,光模塊可以用PIN探測器就能滿足傳輸要求。同時由于波長間隔變窄了,就必須要比較大的波長偏移,為了滿足-40度+85度的環境要求,就需要TEC溫控。
這裡與純CWDM方案相比,成本上並沒有太多優勢。CWDM由于波長間隔大,不用TEC,而LWDM波長間隔小,要用TEC;CWDM後兩波色散大,需要APD接收,而LWDM由於中心波長都處於較低色散帶,只需要PIN接收。
MWDM 12波半有源方案
MWDM是中國移動提出來的,也是為了滿足當前急迫的5G部署需求,復用了部分CWDM波長。其方案主要包括AAU彩光模塊、AAU側MWDM OMUX、DU側的有源WDM設備。既包含了有源的彩光模塊和有源的WDM設備,又包含了AAU側的無源波分復用器。也就是說,MWDM也是一個半有源的WDM方案。
那麼MWDM又如何實現12個波長呢?
在復用25G CWDM前6波的基礎上,通過增加TEC溫度控制,左右偏移3.5nm波長形成12個波長,具體如下:
其中前8個波長搭配DML+PIN+TEC,後4個波長搭配DML+APD+TEC。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發射端採用DML,但在接收端的APD和TEC,一個都不能少。所以,從成本上來說,MWDM比前面兩種方案,沒有優勢。
但撇開成本來說,由於局端是有源設備,可以提供告警性能檢測,可以實現光纖故障定位,支持模塊級監控,也就是說遠端模塊故障可監控。另外,因為是有源,可以通過檢測光功率等變化,來提供光線路1+1保護。這些優點是LWDM和CWDM無法實現的。
總結
當前6波方案主要採用CWDM配置,12波方案採用運營商的LWDM/MWDM配置。根據運營商方案,起浪光纖可以提供如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