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技術深入分析之密集波分復用(DWDM)

2020-11-23 存儲在線

    互連網和企業商務應用的爆炸性增長,導致全球企業和服務供應商的網絡需求猛增。諸如電子商務,客戶關係管理,存儲網絡和剛浮出的諸如流媒體應用這樣的關鍵任務支持服務,都影響著網絡的所有環節,從接入到城域網(MAN) 和廣域網 (WAN)。 這些技術挑戰影響著各種行業,從財務服務,健康服務,教育到電信服務提供商。


    商務服務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著關鍵作用,消費者希望能夠快速地、無中斷地訪問公司的系統和數據。同時,空前增長的存儲需求,迫使公司重新審視如何以及通過何種途徑來滿足人們的要求。新的存儲區域網絡(SAN)和網絡直連存儲技術便應運而生。這些技術可以使得企業擴充它們的存儲能力,提高了存儲資源的總體的易管理性,同時拓展了其可訪問的地理範圍。 


    通訊商在城域網中的光纖配置,使得黑光纖(dark-fiber)和高帶寬成為可行。曾經達到T1和T3的網絡連接設施,現在需要光纖信道, 企業系統連接(ESCON), 千兆乙太網,以及將來的萬兆乙太網來滿足用戶的帶寬需求。這個需求,隨著先進的諸如密集波分復用(DWDM)的雷射技術的進展,大大地促進了傳輸容量的提高,並降低了成本,使得通訊商為了能夠在城域網市場中能夠提供黑光纖和高帶寬服務,經濟上負擔得起。 


    請讀者先有如下印象:本文討論的是存儲服務供應商(SSP) 在城域網(MAN)中使用密集波分復用(DWDM)的存儲合併技術,也將闡述該技術出現的原因、具備的優勢、在存儲市場中的可能影響,以及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礙。


    什麼是DWDM?


    DWDM是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復用)的縮寫,這是一項用來在現有的光纖骨幹網上提高帶寬的雷射技術。更確切地說,該技術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纖中,多路復用單個光纖載波的緊密光譜間距,以便利用可以達到的傳輸性能(例如,達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減),這樣,在給定的信息傳輸容量下,就可以減少所需要的光纖的總數量。 


    DWDM能夠在同一根光纖中,把不同的波長同時進行組合和傳輸。為了保證有效,一根光纖轉換為多個虛擬光纖。所以,如果你打算復用8個光纖載波(OC),即一根光纖中傳輸48路信號,這樣傳輸容量就將從2.5 Gb/s提高到20 Gb/s。 目前,由於採用了DWDM技術,單根光纖可以傳輸的數據流量最大達到400Gb/s。隨著廠商在每根光纖中加入更多信道,每秒兆兆位的傳輸速度指日可待。 


    DWDM的一個關鍵優點是它的協議和傳輸速度是不相關的。基於DWDM的網絡可以採用IP協議、ATM、SONET /SDH、乙太網協議來傳輸數據,處理的數據流量在100 Mb/s 和2.5 Gb/s之間,這樣,基於DWDM的網絡可以在一個雷射信道上以不同的速度傳輸不同類型的數據流量。從QoS (質量服務)的觀點看,基於DWDM的網絡以低成本的方式來快速響應客戶的帶寬需求和協議改變。


    密集波分復用 (DWDM) 設備


    DWDM設備用來在單一的光纖上復用多個1 Gbit/sec (或者更高)信道。這些雷射復用器對於潛在的協議來說是透明的,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利用單一的DWDM 設備在一根光纖上傳輸千兆乙太網,千兆光纖信道, ESCON和SONET,每種網絡傳輸模式都具有自己的波長。 


    企業可用點對點的方式或者累積的點對點方式配置DWDM設備,以形成環路。一旦主連結不能訪問,大多數DWDM設備支持自動失效轉接到冗餘物理連結。在環形拓撲結構中,節點之間僅需要一條連結。如果鏈路失效,雷射將朝相反的方向傳輸來達到目標。某些類型的DWDM設備可以添加和去除指定的波長的傳輸模式,這就使得在環形網中的出入波長路由的距離可以從70公裡到160公裡以上。 


    DWDM 設備有兩種基本類別:邊緣類(適用於企業) 和核心類 (適用於通訊商)。 相對來說,邊緣類的DWDM 設備通常體積小,價格低,信道少。


    常規情況下,一個企業可以在兩個交換機之間通過雙互聯交換鏈路(ISL),把相距50公裡以上的兩個站點連接起來,ISL是使用E_Port進行連接的,E_Port是個把兩個交換機連接成一個架構的擴展埠。在交換機和DWDM設備之間的ISL連接提供了更大的帶寬(達到2 Gbits/sec,而非1 Gbit/sec),但這並不需要。 DWDM設備可以擁有一個熱待機保護鏈路,一旦主鏈路失效,就可以自動調用該保護鏈路。 該保護鏈路應該置於一個單獨分開的物理通道上。 


    核心類的DWDM設備體積更大,價格更高,信道也更多。該類DWDM設備允許進行環路配置,提供了增加和刪除能力(本文後面將簡要討論一個跨越4個站點的服務的例子)。 


    基於城域網的應用


    許多類型的應用可以得益於基於城域網的SAN配置。最常見的應用包括集中化遠程存儲 (例如服務供應商模式),集中化的遠程備份,業務連續性。 


    例如,一提供了冗餘通道的光纖DWDM 環路拓撲網,具有從中斷的通道轉向替代通道的能力。假如, 站點B同站點C之間的連接通道距離為70 公裡,一旦發生斷連,站點B使用DWDM的替代通道(其他方向),以便恢復同站點C的連接。該通道(假如從站點B經A到C) 跨度為100 公裡 (50 公裡加50公裡)。在測試中,由於架構信道交換機E_Ports埠中的擴展緩衝,初始和替代通道提供了幾乎同等級別的數據訪問性能。


    SAN/DWDM 基礎架構下的存儲集中化


    企業可以把地理上分散的環境或者校園進行存儲集中化,或者甚至遠程把該項工作交給存儲服務供應商(SSP)來完成。 在各種環境下,你也可以擁有一個SSP配置,其中指定站點C為SSP站點,站點C為多個站點提供存儲服務。 


    本例中,站點A和B連接到站點C (即存儲服務提供商SSP)。此處,分區制 (架構交換機-Fabric switches 或者hub中的特色功能,可以通過物理埠、名稱或地址來分割節點) 也能用來隔離異種架構,這樣,可以控制每個客戶站點可以訪問的存儲量。兩個架構區域(一個用於站點A ,另一個用於站點B) 把兩個站點的存儲隔開。 


    SAN/DWDM 基礎架構下的備份集中化


    遠程備份集中通過使用架構分區,可以把多個站點的數據備份到單一的共享磁帶庫中。站點A和B可以共享站點C提供的磁帶庫,站點C允許兩個站點的各自區域都存放在磁帶庫中。結果是:每個站點可以使用庫中的磁帶設備進行數據備份操作。 


    SAN/DWDM 基礎架構下的業務連續性


    業務連續性方案是把數據同步到遠程鏡像位置,萬一遇到災害,冗餘系統可以接替主系統來工作,並訪問鏡像數據。一旦主系統正常之後,該方案也可以容易地從冗餘遠程系統恢復到主系統。兩個站點可以同時使用該類型方案。 


    例如,站點A和B是主站點(運行不同的作業系統),站點C是站點A和B的遠程業務連續性站點。只要站點A和B中的一個出了故障,就會切換到站點C。 


    多節點DWDM配置


    最後,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讓我們簡要地看看多節點DWDM配置,其可以覆蓋四個站點 (DWDM 1, 2, 3 和4),及可提供的光通訊服務。例如,假如存在四個交換機,每個交換機的E_Ports連到一個包含發射和接收雙通道的DWDM信道,每個通道有自己的波長。DWDM 的passthrough特色可以使得非鄰接的站點通過中介站點連接,就如同直接相連一樣。通過中介站點連接所增加的唯一開銷是第二條連結的最小延遲 (5 usec/km)。由於passthrough是被動的設備,所以沒有開銷。 


    每種連接可以在保護模式下操作,萬一出現連接故障時,可提供冗餘通道。大多數情況下,連接故障在50毫秒內可自動檢測出。此時,故障連接的兩種波長朝沿著反方向傳輸,到達反方向的環路的目標埠。 如果DWDM 1和4之間的連接失敗,從4到1的傳輸波長將調轉方向,通過3和2到達1。從1到4的傳輸波長也將調轉方向,通過2和3到達4。 


    計算環路中節點間的距離取決於所實現的保護通路策略。例如,如果DWDM 2 和3之間的連接失效,1到3的通道將為1到2,2返回到1 (由於連接失效),1 到4,最後4到3。這說明要排除故障,保持連通,需要使用到環路的整個圓周。(而且在四個以上節點的配置中也是如此) 。


    計算節點之間距離的另外一種方法是提前設置保護路徑 (在相反方向),這樣距離就限制在兩個節點之間的轉跳的個數。這兩種情況下,節點之間的最大距離決定了最大的光纖範圍。例如,在這種方案下,節點之間的最大距離是80到100 公裡,而在環路方案下,最大範圍是160到400公裡。 


    但是,假如你有一對SAN交換機:一個位於位置X,一個位於位置Z。兩個站點之間的距離大約為5公裡。你打算使用特定的黑光纖通過DWDM系統,連接兩個交換機。你所使用的每種線卡都匹配850nm的光纖。但連接失敗,你被告知,由於使用了短波千兆接口轉換器(GBIC),而導致連接失效。GBIC是個把電流轉換為雷射信號的以及把雷射信號轉化為數位化的電流的收發器。但GBIC和頻帶卡是專用於850nm的,所以這應該不會有問題。 


    此處你需要問的問題是:是否你需要設置什麼嗎?或者,通過DWDM來建立這些連結,你還需要做些什麼?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如下:採用DWDM的光纜排障。光纜連接是否正確對連接到遠程站點至關重要。為確保配置正確,讓我們看看光纖連接的標準,包括設備之間的所允許的最大距離。 


    問題


    故障現象同你的連接設置相關。光纖連接的正確標準如下:



  • 短波(850 mm) GBIC使用50u 的光纜,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為500米。

  • 長波(1300 mm) GBIC使用9u的光纜,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為10公裡,無需擴展器或者轉發器。

  • 通過在黑光纖(9u 光纜)上使用DWDM,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可以延伸到為100公裡。

    解決方案


    所以,你如果建立了相距5公裡的站點的擴展架構,應該參考如下配置: 



  • 主機到交換機=50u 多模光纜接到短波GBIC (850mm)。 

  • 交換機主埠使用短波GBIC (850mm)。 

  • 交換機到DWDM= 50u 多模光纜到短波GBIC (850mm)。 

  • DWDM到遠程站點連接=長波GBIC (1300mm) 到 9u單模光纖(黑光纖)。

    這樣,你的線卡具有短波多模連接,這適用於局部連接,但站點之間的連接則需要使用長波單模連接。 


    最後,實際上在遠程站點上,應進行同樣的設置。對於你的交換機,也需要SAN的擴充許可,因為這將會耗盡交換機之間的可用緩衝區數量。這裡的本質是:隨著光纖技術的發展,站點之間的連接距離將會繼續增加。 


    小結


    在城域網範圍內,DWDM對兩個數據中心之間的連接,最為理想和可靠。而在更遠的距離上,SONET則提供了高的時分復用(TDM)帶寬。通過光纖信道或帶IP協議的光纖信道(FCIP)進行遠程數據複製工作,這兩種技術都是最優選擇。 


    最後,在城域網範圍內使用DWDM,進行SAN的互聯,企業可以實現一個具有高可靠性的通訊環境,可以把重要的業務數據複製到遠程位置,而且支持諸如數據鏡像、數據複製、磁帶庫、遠程伺服器聚集等業務連續性的應用。這些業務連續性的應用,以及相關的SAN技術,諸如光纖信道(Fibre Channel)和ESCON,需要具有容錯性,高帶寬,低延遲的特點的網絡。對於同步鏡像,為了避免影響應用的性能, DWDM光纖網的延遲要小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相關焦點

  • 波分復用CWDM和DWDM
    打開APP 波分復用CWDM和DWDM 發表於 2020-03-28 10:14:32 波分復用及其兩種類型:粗波分復用(CWDM)和密集波分復用(DWDM)。
  • 什麼是MWDM中等波分復用?
    WDM波分復用技術是5G前傳網絡的優選方案,根據使用波長的不同,可分為DWDM密集波分復用,CWDM粗波分復用,以及新提出的MWDM中等波分復用,基於乙太網通道的LWDM波分復用。CWDM和DWDM都已經是較為常見的WDM波分復用技術,那麼什麼是MWDM呢?
  • 工業級波分復用模塊在5G部署中的應用
    5G是當下最為熱門的話題,從去年開始,全球運營商就已經在自己的網絡上測試5G技術;截至2018年11月,全球182家運營商已在78個國家進行了5G試運營和投資。隨著5G技術的發展,更高速率的光模塊將在更高密度的蜂窩基站上部署,而這給工業級波分產品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 光迅陣列波導光柵型(AWG)密集波分復用器件納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
    日前,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研發的陣列波導光柵型(AWG)密集波分復用器件被納入2006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隨著光通信的發展,光器件的集成化趨勢猶為突出。在該產品研發過程中,光迅公司深入研究了陣列波導光柵(AWG)的設計方法--光束傳播方法(BPM),利用該方法成功進行了AWG的優化設計,完成了AWG的掩膜板的製作;系統地研究了平面光波導器件工藝,通過實驗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研製出了各項技術指標優良的AWG產品;建成一條集設計、光刻、氧化、成膜、刻蝕、退火、切片、拋光、耦合、封裝、測試於一體的平面光波導(PLC)器件生產工藝線和一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
  • DWDM細波分復用光模塊常用分類介紹
    導讀 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能夠利用雷射的波長按照比特位並行傳輸或者字符串行傳輸方式在光纖內傳送數據,而DWDM光模塊正是結合了這種技術的光模塊,因此具有高帶寬、遠距離的傳輸特性
  • 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在5G前傳方案中,光纖直連方案過於浪費光纖資源,為節省光纖資源,波分復用方案被廣泛採用。常用的波分復用分為CWDM(粗波分)和DWDM(密集波分)兩種。DWDM的成本相對較高,在前傳5-10km的傳輸需求下,用DWDM有點大材小用。
  • DWDM技術知多少
    與通用的單信道系統相比,密集波分復用( DWDM )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網絡系統的通信容量,充分利用了光纖的帶寬,而且它具有擴容簡單和性能可靠等諸多優點,特別是它可以直接接入多種業務更使得它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
  • 什麼是LWDM細波分復用技術?
    WDM承載方案有粗波分復用(CWDM)、密集波分復用(DWDM)以及中等波分復用(MWDM)、細波分復用(LWDM)。MWDM是重用了CWDM的前6波,將波長間隔壓縮為7nm,左右偏移3.5nm擴展為12波。
  • 光傳輸網中如何選用CWDM-DWDM設備
    在城域網建設(特別是長距離OTN光傳輸網)中,波分傳輸設備尤為重要,DWDM密集波分復用設備具有遠距離、高帶寬的傳輸能力;CWDM粗波分復用設備具備較低的成本。那麼如果選擇合適的波分復用設備,搭建性價比較高的光傳輸系統呢?
  • DWDM技術引起光網絡發展新潮
    自1995年開始,WDM技術的發展極其迅猛,進入了快車道,光放大器(OA)的出現和發展成了光通信史上的重要裡程碑,特別是基於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的1550nm窗口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目前DWDM技術實驗室及商用水平均已達Tb/s 速率,世界上各大設備生產廠商和運營公司都對其商用化表現出極大興趣。
  • 波分復用系統(WDM),波分復用系統(WDM)結構原理和分類
    波分復用系統(WDM),波分復用系統(WDM)結構原理和分類波分復用系統簡要介紹 光波分復用技術是在一根光纖中傳輸多波長光信號的一項技術。 圖1 波分復用系統原理 波分復用系統的發展與現狀 WDM 波分復用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光纖通信出現伊始人們就意識到可以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進行波長復用傳輸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該技術卻一直沒有重大突破其主要原因在於TDM 的迅速發展從155Mbit/s 到622Mbit/s 再到2.5Gbit/s系統TDM
  • 思科DWDM方案助力上海財稅局異地容災系統
    容災方案把數據放進保險箱  隨著上海市財稅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構建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各類業務系統的應用,日益增長的信息量必然發生大量的數據傳輸、存儲和數據交換,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就成為影響整個財稅系統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上海財稅局開始計劃建一個容災中心。
  • DWDM技術原理及發展趨勢
    因此,在光傳輸系統中引入了復用技術。所謂復用技術是指利用光纖寬頻帶、大容量的特點,用一根光纖或光纜同時傳輸多路信號。在多路信號傳輸系統中,信號的復用方式對系統的性能和造價起著重要作用。  光纖傳輸網的復用技術經歷了空分復用(SDM)、時分復用(TDM)到波分復用(WDM)三個階段的發展。
  • 錦特爾:小型化光粗波分復用器CCWDM1×8+1(含密集波分復用器-CDWDM...
    ICCSZ訊(編輯:Green)光通訊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新技術也在不斷的突破。然而光器件亦在完善和自我提高中潛心耕耘。波分復用簡言之就是一根光纖裡幾個波長分或合的技術,這種技術是使網絡通訊容量和速率提高的關鍵所在。而傳統的波分復用模塊是採用三埠波分復用串接而成的。
  • 10G SFP+ CWDM/DWDM波分光模塊產品特性及應用場景
    導讀 DWDM(密集波分復用)是當今光纖應用領域的首選技術,但價格較為昂貴。相比較下CWDM(稀疏波分復用)成本較低,是一種面向城域網接入層的低成本WDM傳輸技術。
  • 科普:一分鐘看懂 WDM(波分復用)
    WDM,英文全稱是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復用。它是將多種不同波長的光信號通過合波器匯合在一起,並耦合到同一根光纖中,以此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早期的時候,技術條件有限,波長間隔會控制在幾十nm。這種比較分散的波分復用,叫做稀疏波分復用,也就是CWDM(Coarse WDM)。後來,技術越來越先進,波長間隔壓得越來越短,到了幾nm的級別,就成了緊密的WDM,叫做密集波分復用,就是DWDM(Dense WDM)。
  • DWDM技術原理及其在城域網中的應用
    由於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能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大幅度提高系統傳輸容量,降低傳輸成本,因此該技術在長途和骨幹網的超大容量傳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6449.htm  由於DWDM技術在我局城域網上還沒有開展應用,為此結合DWDM技術原理和性能優勢,對DWDM技術在城域網中的應用進行了一些初步探討,為DWDM技術在未來我局城域網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參考。
  • 如何區分WDM、CWDM、DWDM和CCWDM模塊的區別,各自有哪些優勢?
    WDM是波分復用,分為DWDM和CWDM。WDM可以細分為CWDM(稀疏波分復用)和DWDM(密集波分復用)。CWDM的信道間隔為20nm,而DWDM的信道間隔從0.2nm 到1.2nm,所以相對於DWDM,CWDM稱為稀疏波分復用技術。DWDM是密集波分復用,波段間隔密集(0.4nm或0.8nm),波道數量多,技術要求高,主要使用在幹線上,本地網和城域網也大量使用。單波道傳輸速率高,系統容量大。
  • 如何區分WDM、CWDM、DWDM和CCWDM模塊這四者的區別,各自有哪些優勢?
    WDM是波分復用,分為DWDM和CWDM。  WDM可以細分為CWDM(稀疏波分復用)和DWDM(密集波分復用)。CWDM的信道間隔為20nm,而DWDM的信道間隔從0.2nm 到1.2nm,所以相對於DWDM,CWDM稱為稀疏波分復用技術。
  • DWDM是什麼 DWDM相關設備功能介紹【圖文】
    WDM/DWDM技術,什麼是WDM/DWDM技術  波分復用(WDM)是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攜帶各種信息)在發送端經復用器(亦稱合波器,Multiplexer)匯合在一起,並耦合到光線路的同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的技術;在接收端,經解復用器(亦稱分波器或稱去復用器,Demultiplexer)將各種波長的光載波分離,然後由光接收機作進一步處理以恢復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