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關鍵光模塊技術方案

2020-12-07 千家智客

導讀

光互聯論壇( OIF )、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國際電聯(ITU-T)、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4WDM等多源協議(M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等開展的5G承載相關的光模塊規範制定,涉及的模塊類型和接口特性種類繁雜、各不相同。

  光互聯論壇( OIF )、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國際電聯(ITU-T)、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4WDM等多源協議(M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等開展5G承載相關的光模塊規範制定,涉及的模塊類型和接口特性種類繁雜、各不相同。前傳光模塊主要包括25Gb/s100Gb/s兩大速率類型,支持數百20千米的典型傳輸距離,具體技術現狀如表1所示。

 

1 5G前傳光模塊技術現狀

  易飛揚根據應用場景、技術成熟度、成本等因素,重點針對25Gb/s雙纖雙向、25Gb/s單纖雙向、25Gb/s波長可調諧、100/200Gb/s單纖雙向等前傳關鍵光模塊技術方案進行分析並開展測試評估,協同業界聚焦和推動5G前傳光模塊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125Gb/s雙纖雙向灰光模塊

  25Gb/s雙纖雙向灰光模塊的典型傳輸距離包括300m10km300m光模塊通常用於基站的塔上塔下互連,10km光模塊主要用於傳輸距離更遠或鏈路損耗更大的AAU與接入機房(站點)之間的光纖直連場景。

  25Gb/s雙纖雙向灰光模塊功能框圖及產品示例如圖1所示。IEEE 802.3cc已完成25GbE單模光纖接口規範,CCSA已啟動國內行業標準化制定工作,2019年完成報批。

 

1 25Gb/s雙纖雙向灰光模塊

  光模塊可採用25G10G兩種波特率的雷射器晶片來實現。25G波特率工業級雷射器晶片可靠性要求與量產工藝要求較高,市場供應渠道有限。10G波特率工業級雷射器晶片能充分利用成熟的供應鏈,可有效降低光模塊成本,目前業界主要有超頻、PAM4高階調製兩種實現方案,功能框圖分別如圖2所示。

 

2 超頻方案功能框圖 PAM4方案

超頻方案包含FPDFB兩種實現方式。FP雷射器方式中,影響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包括鏈路衰減損耗、碼間幹擾(ISI)代價、模式分配噪聲(MPN)代價等,理論上可支持300m以上的傳輸距離。DFB雷射器方式中,由於中心波長更靠近G.652光纖零色散點、光譜寬度更窄、以及可忽略模式分配噪聲等,理論上可支持10km以上的傳輸距離。

  PAM4方案採用10G波特率的工業級雷射器與光探測器,但在配套IC方面需要更換為線性度更高的雷射器驅動和TIA晶片,同時增加25Gb/s NRZ25Gb/s PAM4相互轉換的DSP晶片。目前已實現10~15km演示試驗,配套晶片仍處於研發階段,綜合成本有待進一步評估。

  綜上分析,採用10G波特率工業級雷射器晶片的25Gb/s光模塊,300m規格可優先採用超頻方案,10km規格超頻方案存在一定技術挑戰;PAM4方案在10km及更長傳輸距離的應用取決於配套晶片的規模效應。

225Gb/s單纖雙向模塊

  BiDi光模塊具有節省50%的光纖資源、上下行等距可有效保證高精度時間同步等優勢,典型傳輸距離10km15km20km25G BiDi的技術方案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不同波長的波分復用(WDM)實現,二是利用相同(或不同)波長結合環形器的方式實現,如圖3所示。

 

3 25Gb/s單纖雙向灰光模塊

  環形器方案對公共端(圖4b中的兩端)反射串擾非常敏感,出纖需要採用具有高回損指標的光纖傾斜端面接口,並對實際工程使用提出了較高的防塵要求,25Gb/s BiDi光模塊建議優先考慮WDM方案。在波長對選擇上業界主要有 1270nm/1310nm1270nm/1330nm兩種方案。

  325Gb/s可調諧彩光模塊

  在5G網絡建設初期,前傳將以光纖直驅方式為主,伴隨著高頻組網以及低頻增點等深度覆蓋,為充分利用已有光纖資源或解決光纖資源緊張問題,WDM方式會成為有益補充,其中波長可調諧(Tunable)光模塊是其核心單元。我國牽頭起草發布的ITU-T G.698.4標準(G.Metro)已定義10Gb/s接入型WDM組網和波長無關、無色化實現機制,目前業界正在探討25Gb/s速率的技術方案。25Gb/s波長可調諧光模塊功能框圖如圖4所示。

 

4 25Gb/s波長可調諧彩光模塊

  根據光源類型及調諧方式的不同,波長可調諧雷射器存在多種技術方案,五種最典型的方案對比如表2所示。基於取樣光柵分布布拉格反射器(SG-DBR)技術的雷射器具有波長可調諧範圍寬、調諧速度快、調製速率高和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是業界主流技術方案,受專利等限制,國內量產能力有限。目前國內基本具備DBR可調雷射器的產業化能力,波長調諧範圍支持10nm量級,一般可滿足20通道@100GHz波長間隔的應用場景。另外,外腔雷射器、微機電系統(MEMSVCSELDFB陣列等方案因成本、穩定性、工作帶寬和調諧時間等限制尚在進一步研究中,尚不具備規模產業化能力。

2 波長可調諧雷射器技術方案

  4100/200Gb/s單纖雙向模塊

  100/200Gb/s BiDi 10km光模塊的技術方案正處於研究階段,典型實現方式包括環形器和WDM兩種,功能框圖如圖5所示。

5 100Gb/s BiDi模塊功能框圖

  100/200Gb/s BiDi光模塊的核心雷射器晶片主要由國外廠商提供,目前可支持O波段CWDM4波)或LWDM4波)兩種,波長數量有限。現階段單纖雙向技術的實現方案建議優先採用小型化環形器(圖8 a所示)。後續隨著PAM4技術進一步成熟,2×50Gb/s1×100Gb/s或將成為下一代100Gb/s光模塊的主流技術方案,採用WDM實現單纖雙向將是更經濟的方式(圖5 b所示)。

相關焦點

  • 5G前傳光模塊解決方案對比
    5G前傳對承載網的帶寬和時延均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目前優先使用25Gbps eCPRI接口,時延要求低於100s。前傳承載方案主要包括傳統的光纖直驅方案、有源WDM/OTN方案、無源WDM方案和半有源WDM方案。光纖直驅方案雙纖雙向的5G前傳光纖直驅方案中,DU與AAU直接相連,每個AAU需與DU連接兩根光纖實現收發,共需使用6根光纖和12個10G/25G灰光模塊。
  • 5G光模塊技術及方案對比
    5G建設的資金壓力導致成本敏感,而光模塊成本在5G前傳部分設備中的佔比高達50%以上。當前,業界紛紛開展5G光模塊的低成本方案研究,5G光模塊取得了長足進展,湧現出多種解決方案。   5G光模塊的技術和產業化進展   隨著5G技術的提出,國內外各個產業化平臺紛紛開始進行5G光模塊技術研究。
  • 【25G CWDM光模塊】5G承載網前傳首選方案
    25G CWDM光模塊應用:產品可應用於5G前傳CWDM光模塊。易天線上店鋪:shop1458197280610.1688.com25G CWDM光模塊的解決方案:S5048F-ON交換機有48個SFP28萬兆光模塊埠,可以與25G CWDM光模塊搭配使用。
  • 光迅科技亮相MWC上海,展示一系列涵蓋5G前傳和中傳光模塊解決方案
    在今年展會上,光迅科技以「5G之光,迅領未來」為主題,在現場重點展示了一系列涵蓋5G前傳、中傳光模塊解決方案,以強大的產品自研能力和先發優勢,凸顯了公司在高端產品研發和整體解決方案上的絕對優勢和強悍實力。
  • 5G前傳技術及進展分析:5G前傳多種方案並存聚焦共性、協同發展至關...
    本文在介紹5G前傳關鍵需求的基礎上,重點圍繞5G前傳WDM技術方案典型類型、產業化發展現狀、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進展、未來發展態勢等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目前這些前傳WDM方案的共性特性主要包括採用25Gbit/s的傳輸速率、優選單纖雙向和半有源工作方式、增加在線維護管理機制、力求低成本等,但在傳輸容量、光模塊及合分波器件中心波長、波長是否可調、管控開銷實現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典型差異,同時業界對於這些WDM前傳方案的特性評價存在不同觀點,結合運營商原有建設及運維實際需求,對於前傳有源WDM的部署方案選擇出現非歸一分歧,目前整體上呈現按需並行發展的態勢
  • 面向5G前傳的LWDM(細波分復用)技術方案和產業進展
    關鍵技術指標LWDM系統中需要1對復用/解復用器,其中RRU/AAU側復用/解復用器為R型(遠端)復用/解復用器,BBU/DU側復用/解復用器為B型(室內)復用/解復用器,R型和B型復用/解復用器應配對應用。
  • 5G承載光模塊白皮書指出25Gb/s波長可調諧光模塊還處於在研階段
    IMT-2020(5G)推進組發布《5G承載光模塊》白皮書,闡述了5G承載光模塊應用場景及發展現狀、前傳和中回傳關鍵光模塊技術方案、光模塊及核心光電晶片產業化水平分析、光模塊產業化能力測評情況、技術產業發展建議等內容,以加速推動5G承載光模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有力支撐即將到來的5G規模化部署。
  • 銘普光磁25G LANWDM光模塊研發成功:邁向12波長5G前傳彩光和Open...
    9/24/2019,光纖在線訊:近日,中國移動和光通信運營商們在光通信產業鏈相關的演講中提出:針對當前5G前傳部署的迫切性和光纖資源的緊張態勢,市場上相應的對於光模塊波長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5G的發展不僅對光通信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和產品要求,也將給光通信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 5G承載光模塊白皮書之光模塊與光電晶片產業發展分析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19年1月,IMT-2020(5G)推進組發布「5G承載光模塊白皮書(最終稿)」,白皮書基於5G承載網絡對光模塊的應用需求,結合光模塊技術發展現狀,聚焦研究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關鍵5G承載光模塊技術方案,分析現有光模塊及核心光電子晶片產業化能力並開展測試評估,提出我國
  • 永鼎股份:子公司永鼎光通推出5G前傳SFP28 MWDM光模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永鼎股份10日消息,近日,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SFP28 MWDM光模塊。該產品應用於中國移動5G前傳半有源方案的開放式波分復用Open-WDM: MWDM系統,在重用25G CWDM前6波基礎上,增加TEC實現12個波長,可節約光纖資源,降低用戶建設成本;光層調頂技術進行OAM管理,實現系統查詢、配置、主動上報功能,保證前傳方案的可查、可控、可管。
  • IFOC 2020預告 | 光為光通信許廣俊:5G前傳不同波長方案色散代價探討
    訊石誠摯邀請深圳市光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為光通信)總工程師許廣俊先生在本屆訊石研討會上作主題演講,主題為《5G前傳不同波長方案色散代價探討》,敬請期待曾加入深圳市飛通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後任總工程師,NEOPHOTONICS中國區研發副總經理;在光通信器件和模塊方面有二十餘年行業經驗。
  • 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前傳承載解決方案介紹
    (1)WDM承載方案 WDM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採用無源合分波+彩光直驅方案,BBU/DU和AAU上的光模塊分別採用帶波長的彩光模塊,在BBU/DU前端配置光合分波器OMD,AAU節點配置光分插復用器OAD,採用WDM技術,可以大幅節約光纖資源的消耗。WDM設備對前傳業務採用純透傳處理,因而對時延特性影響極為有限。
  • 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於是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5G前傳CWDM方案,中國電信還額外提出了LWDM傳輸方案,中國移動則推出了Open-WDM傳輸方案,包括MWDM和CWDM。基於運營商5G前傳需要,起浪光纖則推出了專門用於5G前傳的無源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稱為5G OMUX。包括CWDM、LWDM和MWDM,可選6波和12波,有插片式和LGX封裝可選。以下是起浪光纖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 什麼是5G光模塊?有多少種分類?
    預計未來5G在中國、北美以及其他主流市場可能出現技術差異,同時不同廠商的技術方案可能具有一定差異。  本文主要集中討論中國5G市場,因其體量較大,計劃性較強,需求切換規律會更容易預測,今天的數據預估都是基於中國的需求狀況。
  • 起浪光纖針對國內5G前傳推出插片式工業級波分模塊
    11/30/2020,光纖在線訊,高質量無源光纖器件製造商——起浪光纖(GROWSFIBER)的插片式CWDM/MWDM/LWDM OMUX工業級波分模塊已實現批量生產,產品具有低插損和低中心波長漂移等多項優異特性,產品可靠性完全適用於5G前傳光網絡。
  • 光模塊專題報告:在變革中的光模塊市場把握本土化機遇
    5G 前傳應用場景豐富,前傳中的 WDM 方案更有優勢。5G 接入層應用 場景包括光纖直連、無源 WDM、有源 WDM/OTN 和切片分組網 SPN 等。光纖直連場景一般採用 25Gb/s 灰光模塊,支持雙纖雙向和單纖雙 向兩種類型。
  • 光模塊概念股有哪些?把握確定性投資機遇
    光模塊作為網絡建設的關鍵部件,有望迎來技術代際更迭和需求高速增長雙引擎驅動,是流量爆發邏輯最受益的細分領域。25G前傳起量、100G需求恢復和400G蓄勢待發驅動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未來光模塊產業鏈將由中國企業主導,行業卡位優秀並具備上遊晶片能力的行業龍頭將引領產業發展。  5G網絡+數據中心雙引擎驅動,光模塊進入黃金髮展期。5G網絡規模建設落地,5G新應用帶動數據流量快速爆發。
  • 電信級25G CWDM 光模塊技術要求有哪些?
    2020 年我國5G 基站建設量將達到60-80 萬站,25G 前傳光模塊需求將達到720 萬-960 萬個。5G 在前傳上使用的光模塊在傳輸速率和使用數量上都得到了提升,而隨著運營商CRAN 部署需求的提高,帶來波分復用光模塊需求增長,25G CWDM光模塊備受青睞。
  • A股正處於「黃金坑」的5G核心技術之光模塊
    那本文我們不妨聊聊正處於「黃金坑」的5G核心技術之光模塊。光模塊是通信設備產業中少數同時受益於5G建設和數據中心建設的品種,工信部在去年12月下旬就曾強調要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剛結束的中歐投資協定也進一步開放了不少領域的對外貿易,其中受益的就有電子通信等等。再回到技術形態來看,5G自去年7月高點後就一直回調,2020年底還加速殺跌至前方平臺,可謂消息與技術形態的共振。
  • 中國電信劉昊:LWDM半有源方案有效提升前傳傳輸維護能力
    C114訊 9月10日消息(水易)昨日,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辦的「中國電信-LWDM技術專題會議」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工程師劉昊表示,5G CRAN部署模式下,BBU堆疊至中心機房,與基站之間需要長達10-15公裡的光纜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