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唐建軍:深挖O波段,實現5G前傳高效部署

2021-01-15 C114通信網

5G商用,承載先行,一張高質量的承載網絡是「5G改變社會」的有力支撐。為了更好地凝聚共識,匯聚產業力量,推動國內5G前傳產業的發展與繁榮,C114通信網攜手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組委會,在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2020中國國際光電高峰論壇期間舉辦首屆「5G前傳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會上,中國電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唐建軍指出,面向電聯共建共享和5G可持續發展的速率和埠數量,以及面向C-RAN的室外應用的技術性能指標。綜合來看,5G前傳選擇xWDM技術為主已成為共識。同時,隨著5G規模建設和運營,前傳系統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至關重要,需要前瞻考慮。

O波段完美匹配5G前傳需求

對於上述需求,唐建軍認為,O波段能夠完美匹配5G前傳需求。O波段的獨特優勢在於其處於低色散區,在NRZ調製下,隨著速率越來越高,對色散的敏感度也將越來越高。「O波段,低色散、低成本的優勢,能夠為5G前傳性能提供保障。」

唐建軍表示,中國電信在O波段應用於5G前傳的LWDM方案,採用了25Gb/s和10Gb/s的混合速率波分系統。25Gb/s需求是O波段DWDM,12通道的BiDi,800GHz間隔,採用DML+PIN+TEC方案;10Gb/s需求是CWDM,12通道的BiDi,20nm間隔,採用DML+PIN方案。此外,空出1331nm,用來做合分波器。

在標準化方面,25Gb/s LWDM符合ITU-T對DWDM的標準定義。後續中國電信將繼續推動ITU-T標準化工作,明確O- Band DWDM技術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並確定O- Band DWDM的頻點,建議800GHz起步,後續考慮400GHz。

據唐建軍介紹,目前中國電信首批25Gb/s LWDM完成測試,第二批測試基本完成。測試結果表明,LWDM方案技術成熟,同時具備高承載效率、高傳輸性能、高可靠特性以及高維護餘量等顯著優勢。

同時在現網試驗中,LWDM已在北京、深圳、合肥、亳州、南京、揚州、南通、成都等地廣泛開展現網試點工作,試點效果良好。經過半個月的穩定運行,無誤碼、無丟包。

半有源方案增強維護能力

5G C-RAN部署模式下,BBU堆疊至中心機房,與基站之間需要長達10-15公裡的光纜連接。同時由於光纜資源稀缺,CRAN場景下需要採用WDM技術。也正是由於CRAN增加了光纖、尾纖以及引入了合分波器,導致5G前傳段潛在故障點增多,運維難度增大。

為此,唐建軍表示,必須增強維護能力。在5G前傳光模塊統一管理方面,通過無線設備管控系統直接管理。具體來看,光模塊與AAU/DU設備解耦,光模塊信息通過底層IIC通信接口實時上報至廠商設備網管,具備識別光模塊故障的能力;基於南向接口實現對前傳網絡的統一監控,控制平面與業務平面分離,消除異廠商設備管控差異;另外,通過北向接口實現對全網光模塊的統一管理和數據共享。

與此同時,唐建軍表示,引入半有源方案能很好的增加運維服務能力。OTDR方面,採用獨立波長,精確緊缺定位光纖光纜斷纖位置,另外在保護倒換方面,通過光層保護,主光通道功率監控,實現光層保護,倒換時間小於50ms,可恢復。另外,光模塊監控,通過光模塊調頂技術,實現AAU和DU兩端光模塊性能和告警信息秒級反饋。「半有源系統支持自動化故障定位,精準預判前傳網絡故障根因,提高運維效率和可靠性」。

最後唐建軍呼籲,O波段DWDM的標準化和產業化需協同推進O-Band DWDM的國際標準化,此外在現階段800GHz間隔,up to 20Chs;未來研究400GHz間隔。協同打造全國產化的O波段產業鏈:雷射器、調製器、電晶片、無源器件。C114通信網 水易

相關焦點

  • 中國電信成功實現了5G DU和AAU之間的承載測試
    打開APP 中國電信成功實現了5G DU和AAU之間的承載測試 發表於 2018-12-26 08:50:51 近日,中國電信率先在
  • 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於是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5G前傳CWDM方案,中國電信還額外提出了LWDM傳輸方案,中國移動則推出了Open-WDM傳輸方案,包括MWDM和CWDM。基於運營商5G前傳需要,起浪光纖則推出了專門用於5G前傳的無源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稱為5G OMUX。包括CWDM、LWDM和MWDM,可選6波和12波,有插片式和LGX封裝可選。以下是起浪光纖5G前傳波分復用方案解析。
  • 5G前傳技術及進展分析:5G前傳多種方案並存聚焦共性、協同發展至關...
    多種WDM前傳方案並存,產業化能力加速同步推進面對大容量、低時延、光纖資源短缺等傳輸應用需求,基於WDM的5G前傳方案出現了CWDM(粗波分復用)、DWDM(密集波分復用)、LWDM(基於乙太網通道的波分復用)、MWDM(中等波分復用)等多種並存技術方案(可統稱為xWDM方案),如果結合無源、半有源和有源等部署模式,基於WDM技術的具體實現方案會更多。
  • 中國電信劉昊:LWDM半有源方案有效提升前傳傳輸維護能力
    C114訊 9月10日消息(水易)昨日,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辦的「中國電信-LWDM技術專題會議」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工程師劉昊表示,5G CRAN部署模式下,BBU堆疊至中心機房,與基站之間需要長達10-15公裡的光纜連接。
  • 華為Leaf OTN 助力運營商打造高品質的5G前傳網絡
    面向5G網絡建設,中國移動5G雙頻,6個25G接口是基礎需求;對於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建如果採用2.1G頻段,也要增加6個25G接口。另外,5G高速率依靠高頻段和大帶寬,但頻段越高,無線信號覆蓋範圍越小,運營商不得不建設更多的基站及相關配套設施,隨之而來的就是資源的短缺,光纖資源尤甚。高性能、易部署。
  • 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前傳承載解決方案介紹
    但採用OTN承載方式需要考慮到其不足之處:OTN設備是有源的,在前傳的場景中,絕大多數是無機房的應用,小型化的OTN設備需要採用工業級器件,增加溫控能力,考慮更為嚴苛的環境應用和複雜的安裝條件;另一方面,傳統OTN設備的成本較高,如果規模部署,OTN設備用量巨大,相關功能採用ASIC實現,可以大幅降低設備成本。
  • 面向5G前傳的LWDM(細波分復用)技術方案和產業進展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19年9月9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籤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共享5G頻率資源,5G核心網各自建設;2020年開始共建共享5G網絡,以便加快5G網絡建設,打造一張覆蓋更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體驗更好的5G精品網絡
  • 建設加速度,上海電信實現5G SA數據、語音首呼
    2020年4月25日凌晨2:33,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信)攜手華為、愛立信率先打通上海基於商用標準5G SA(獨立組網)核心網的語音First call。此前,在4月20日,上海電信已聯合華為實現基於5G SA核心網的數據連接。
  • 單纖雙向(Bidi)是如何實現的?會在5G前傳中佔一席之地嗎?
    當前,5G前傳採用的主要方案是:無源波分和光纖直連。無源波分具有佔用光纜纖芯少、可快速部署等優點,隨著價格的進一步降低,已成為現階段5G前傳採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光纖直連根據無線設備採用光模塊的不同分為雙纖雙向和單纖雙向(Bidi),中國移動主要採用的是雙纖雙向,中國電信主要採用的是單纖雙向。   單纖雙向與雙纖雙向孰優孰劣?
  • 工業級波分復用模塊在5G部署中的應用
    10G/25G光學器件在5G市場的預測在過去的3G/4G LTE部署中, 2.5G/10G光模塊佔據了主流;而隨著5G商業服務和應用的快節奏,尤其是無線前傳市場的空前激增, 25G光模塊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下圖是來自某市場調研公司的趨勢預測。
  • 中國電信張成良:OTN/WDM是實現綜合業務承載的首選技術方案
    運營商紛紛加快推進雲資源部署,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張成良在「2018年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上介紹了中國電信天翼雲資源布局整體思路,並對網絡雲化時代的光網絡發表了觀點。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張成良未來網絡DC仍繼續保持四層架構
  • 5G前傳光模塊解決方案對比
    5G前傳對承載網的帶寬和時延均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目前優先使用25Gbps eCPRI接口,時延要求低於100s。前傳承載方案主要包括傳統的光纖直驅方案、有源WDM/OTN方案、無源WDM方案和半有源WDM方案。光纖直驅方案雙纖雙向的5G前傳光纖直驅方案中,DU與AAU直接相連,每個AAU需與DU連接兩根光纖實現收發,共需使用6根光纖和12個10G/25G灰光模塊。
  • 中國電信李俊傑:OTN/WDM是5G承載技術的完美選擇
    在近日舉辦的「2017光通信技術和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傑詳細介紹了5G時代的光傳送網,他認為,5G承載網是5G網絡和業務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對於短距非相干超頻傳輸技術,利用低速率光器件實現高速率傳輸;對於中長距相干傳輸技術,能做到可插拔、低成本、以及低功耗。
  • 銘普光磁25G LANWDM光模塊研發成功:邁向12波長5G前傳彩光和Open...
    9/24/2019,光纖在線訊:近日,中國移動和光通信運營商們在光通信產業鏈相關的演講中提出:針對當前5G前傳部署的迫切性和光纖資源的緊張態勢,市場上相應的對於光模塊波長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5G的發展不僅對光通信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和產品要求,也將給光通信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 ...宣布推出旨在實現下一代5G和數據中心網絡的25G APD光電二極體...
    APD28A、25G雪崩光電二極體為25G NRZ和50G PAM-4應用提供高帶寬、高靈敏度和寬波長工作範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0901.htm—   直接調製的25G 1310nm法布裡-珀羅雷射器MAOD-131F25,工作溫度範圍在-40 o
  • 5G承載網到底有什麼不同?
    5G接入網,會存在多種部署模式再次提醒,採用C-RAN進行集中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統一管理調度資源,提升能效,也可以進一步實現虛擬化(接入網那篇文章有詳細介紹)。正因為部署模式的多樣性,使得前傳、中傳、回傳的位置也隨之不同。不同的接入網部署方式=不同的承載網位置電信運營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等級的機房。
  • 5G建設加速度,湖南電信實現5G獨立組網(SA)數據首呼和語音首呼
    近日,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在我省率先實現了5G獨立組網(SA)數據首呼和語音首呼,標誌著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從基站到核心網都實現了5G標準,商用建設進入衝刺階段。隨著5G建設的加速,5G新基建正成為引領新興產業發展、激發新型消費、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加速器」。
  • 諾基亞與德國電信擴展戰略合作部署5G的IP網絡
    ICC訊(編譯:Vicki)諾基亞和德國電信集團宣布,他們正在擴大戰略合作關係,以構建支持5G的IP網絡。德國電信已經選擇諾基亞的7750服務路由器(SR)平臺,以便在為下一代寬帶和5G服務做準備,在其邊緣/核心路由網絡中大幅擴展容量。部署已經在希臘開始,諾基亞正在那裡替換並升級運營商的現有IP網絡。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在匈牙利推出。
  • 中國電信首次確認5G獨立組網時間表
    中國電信計劃今年建設4萬個5G基站,綜合考慮技術、產業鏈和應用場景成熟度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初期將在約50個城市開展獨立/非獨立(SA/NSA)混合組網,在重點城市的城區實現規模連片覆蓋。中國電信在白皮書中即明確,5G核心網中國電信堅持以SA目標網方向,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和5G網絡的協同,初期主要滿足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需求。2019年4月26日,中國電信在深圳召開「5G創新合作大會」。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主旨演講中對一系列直指5G本質的問題作出回應,「5G要以用戶體驗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