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承載先行!
5G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承載網的支撐,5G基站的建設也將直接拉動對承載網絡的需求。隨著5G建設步伐的加速,業界對5G承載的關注越來越高。如何選擇合適的前傳技術以滿足5G多業務差異化應用需求成為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在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通信世界全媒體特舉辦「5G承載技術與產業研討會」上,長飛國重與集團創新中心總監蘭小波分享了他對5G的前傳發展趨勢的思考,並介紹了長飛公司5G傳輸鏈路解決方案。
半有源WDM將會是5G前傳的主流方案
自5G發牌以來,政府部門在多次會議中提出,要加快我國5G網絡建設的進度。據統計,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25萬個,5G終端連接數累計已超過3600萬,130餘款商用手機已入網。蘭小波稱,5G大規模建設已經到來,預計2020年底,運營商5G基站數量將達到80-100萬站;5G用戶將達到2億;並實現主要地級以上主要城市的全覆蓋。
眾所周知,與4G網絡相比,5G網絡最主要的區別是,DU、CU分離,CU下沉,網絡結構由D-RAN變為C-RAN,中等以上規模C-RAN集中場景需要連接6~10個基站,導致現有的光纖容量不足,5G前傳組網模式急需發生重大變革,「在這種趨勢下引入波分復用(WDM)技術是解決當前的問題的關鍵。」蘭小波如是說到。
據介紹,5G前傳WDM方案主要有兩種:無源WDM方案和半有源WDM方案。從核心層面來看,兩種方案都需要滿足25G的接口速率;支持至少12通道的通道數;滿足複雜場景的應用。不同之處在於,但半有源WDM方案可以實現網絡的在線管理和方便的進行遠程故障定位。蘭小波稱,半有源WDM將會是三大運營商的主流方案。
蘭小波也清楚地指出,5G前傳在傳輸鏈路上面臨著挑戰,如目前整個城市資源尤其是核心城市的管孔資源非常緊張;網絡拓撲中大量分支結構的處理以及海量節點的施工及維護需要靈活操作等。
長飛研發出5G前傳傳輸鏈路解決方案
5G的大規模建設已經到來,針對當前5G規模建設中5G前傳組網模式的變革、光纖網絡資源和管道敷設資源的不足,長飛公司提出了包含新型光纖、新型光纜、全系列光模塊以及相對應的分合波器為一體的5G前傳傳輸鏈路解決方案。
目前,MWDM技術不完全成熟,採用新型的網絡後,整個網絡維護餘量已經從傳統的3db降到2db,為網絡的建造性帶來一定的挑戰。如何解決該問題,目前有兩種思路:一是在光模塊發射端提高雷射器的發光功率;二是在接收端使用更高靈敏度的APD部件取代PIN部件。但蘭小波指出,增加光功率會使功耗增加,同時可能會影響光模塊的壽命,而且成本高。他建議通過調整分合波器中濾波片級聯的順序、降低光纖O+E色散,達到降低成本、提升維護冗餘。「經過長飛公司深入的探索創新得出,通過使用新型光纖網絡的冗餘維護量可以提升到3db甚至達到4db。」蘭小波坦言。他介紹稱,新型光纖通過優化波導色散,降低了1260-1380nm波段色散,色散曲線斜率更小,其它關鍵性能完美的兼容了G.652.D光纖。「在同樣的條件下,新型光纖傳輸的距離更遠、可使用成本更低的模塊、可為系統留出更多的維護餘量。且在CWDM模塊和MWDM模塊中的測試結果中表現良好。不僅如此,新型光纖能滿足傳統乙太網系統兼容性、城域網兼容性的使用要求。」
除此之外,5G前傳對光纜設計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如市內管孔資源緊張,需要更小的光纜直徑;未來網絡拓撲結構將會更加複雜、光纜易分歧;在海量節點和全面覆蓋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快速施工和維護等。針對以上挑戰長飛推出高密度微簇的新型光纜,優點是,直徑極小,截面積為同等規格管道光纜的1/2;重量極輕,約佔同等規格管道重量的1/3~1/2;易分支,可根據分纖需要斷開套管,降低熔纖成本;擁有超柔性微簇管,可在接頭盒和光交接箱內任意彎曲盤留;具備優異的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結構呈半乾式,免除清洗油膏的煩惱;此外,施工方法式也非常靈活。
不僅如此,長飛公司自2017年進入光模塊領域以來,已經可以有能力全面提供基於現存5G前傳光模塊的所有需求,形成了從WDM光模塊、MWDM光模塊、CWDM光模塊、LWDM光模塊以及對應的分合波器全系列解決方案。
蘭小波最後總結到,經過多年來的潛心研究,長飛公司提出了從新型光纖、新型光纜、到全系列光模塊以及相對應的分合波器為一體的5G前傳傳輸鏈路解決方案,該方案具有更低成本、更易部署、更易維護的特點。2020年是5G網絡建設關鍵年,也是新基建的爆發年,長飛公司將持續助力中國5G網絡的快速建設與發展。
END
作者:甄清嵐
責編/版式:王禹蓉
校對/審核:申晴
監製: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