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知識與能力》常考點:引力
引力普遍的存在於自然界的萬物中,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特整理了引力的相關知識點,具體內容如下:
萬有引力的發現
一、引力的概念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在地球上重力的吸引作用賦予物體重量並使它們向地面下落。此外,萬有引力是太陽和地球等天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沒有萬有引力天體將無法相互吸引形成天體系統,而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將不會出現。萬有引力同時也使地球和其他天體按照它們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月球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形成潮汐,以及其他我們所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
二、萬有引力的概念
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1687年為牛頓所發現。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則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為
1.jpg
,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
牛頓的重力定律還是現代對重力的一般認識,在1687年,牛頓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陳述如下:「宇宙中每個質點都以一種力吸引其他各個質點。這種力與各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說到引力歸根結底是和質量有關,萬有引力是把引力視為由質量引起的一種基本力,而愛因斯坦相對論則把引力視為質量引起的時空彎曲的表現。量子力學認為,引力是由於兩個粒子交換引力子導致的。
三.萬有引力的意義
17世紀早期,人們已經能夠區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氣阻力、電力和引力等。牛頓首次將這些看似不同的現象準確地歸結到萬有引力概念裡:蘋果落地,人有體重,月亮圍繞地球轉,所有這些現象都是由相同原因引起的。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簡單易懂,涵蓋面廣。 牛頓的萬有引力概念是所有科學中最實用的概念之一。牛頓認為萬有引力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特徵,這成為大部分物理科學的理論基石。
以上總結的知識點是物理學科引力相關的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引力,同時這一知識點在歷年真題中也有出現過,考生可以結合題庫進行複習備考!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