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鷺被曝高鐵吸菸#
坐過高鐵的朋友們都知道,它是明令禁止吸菸的,因為一旦吸菸就會觸動列車上的煙霧報警器,從而引發緊急停車。這種煙霧報警器,也可叫做「煙霧探測器」,是通過監測煙霧的濃度來實現火災防範的。那麼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來一起看看這個小傢伙有趣的前世今生吧!
早在1902年,一位名叫喬治·達比的英國工程師,就已經發明出了現代煙霧報警器的前身 ——「黃油哨兵」。它的構造和原理都很簡單:兩片電板,中間夾著一塊黃油,當煙霧騰升而起時,它們就會融化黃油,令兩片電板互相接觸形成通路,從而引發警報。
不難看出,與其說它是在煙霧監測,不如說它在探測溫度。這的確是一個巧奪天工的設計,當然它有非常多的弊端:比方說,烈日炎炎的夏天,黃油的融化速度也會加快,警報可能就會響個不停;而且,黃油的安裝也很不方便,還會滴得到處都是。
時光走到1939年,一個瑞士物理學家懷特·傑格,誤打誤撞地發明了真正的煙霧探測器。他一開始的計劃,是為礦場設計一個能夠探測瓦斯毒氣的報警器。為了製造一個能夠感受空氣成分變化的探測器,他設計了一個「電離室」,利用放射性物質將這個小室的空氣電離出各種懸浮的離子。這些離子可以連通兩側的電路,從而使電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傑格開始用瓦斯做實驗。令人沮喪的是,他在探測器旁邊加上的瓦斯都已經達到致死量了,但探測器還是沒什麼動靜。要是真的發生了瓦斯洩漏的意外,等它發出警報的時候,周圍的人可能都已經涼了。疲倦的他拉過一張椅子坐下,開始抽菸,忽然鈴聲大作,他後來做了一連串的實驗,發現煙霧並沒有和空氣離子結合,它們只是幹擾了離子的流動,但效果還是一樣的:離子無法自由流動,從而改變了整個通路中的電流大小。
時光走到近現代,之前的「黃油哨兵」和「瓦斯探測器」也發展成為如今較為完善的煙霧報警器。它之所以能監測到煙霧,是因為報警器內部使用了一種可以監測煙霧的元器件,這種元器件的設計原理簡單,是根據火災產生煙霧的過程和濃度而設計的。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離子傳感器,另外一種是光電傳感器。
光電式煙霧傳感器,是通過一束光和一個光的感應器來測量煙的濃度的。正如上圖所示的領航電氣的煙霧探測器一樣,煙霧是上升運動著到達天花板底下,當煙霧進入到感應室後,煙霧粒子會將部分光束散射到感應器上。煙霧濃度逐漸加重,就會有更多的光束被散射到感應器上。當到達傳感器的光束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觸發報警。這就是它的基本原理。
當我們人類無法感知煙霧的時候,這個小傢伙卻已經悄悄行動起來了。它不只是具有煙霧報警的功能,其外形設計還有防塵、防蟲、抗外界光線幹擾等功能,穩定性也不錯。對緩慢陰燃或明燃產生的可見煙霧,也有較好的反應。適用於住宅、廠房、商場、賓館、辦公樓、教學樓、銀行、圖書館、以及倉庫等場所的火災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