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撲街被群嘲,但他依然是「華人之光」

2020-12-05 騰訊網

文 | 十點君 · 音樂 |He Was A Friend Of Mine

十點電影原創

《雙子殺手》上映至今,全球累計票房為1.2億美元。

相比1.4億美元的製作成本與約1億美元的市場營銷費用,虧損已觸達紅線

口碑與票房的失利已經消弭了國人對李安無條件的熱情與擁戴。

但再十點君眼裡,他依然無愧於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導演。

相對於襲來的負評,在影片巨大的投入產出面前,壓力更甚。

況且這還是部集科幻與動作於一體的爆米花商業大片。

片子的不賣座已經不是第一次令李安感到備受打擊。

上一部,是同為120幀+4K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再上一部,是《綠巨人浩克》。

「可能我陽剛氣不夠吧,每次拍打打殺殺就不太賣座,拍陰性的、壓抑的,好像觀眾就感同身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確實,商業、動作、爆米花似乎是不該出現在李安身上的標籤。

他甚至沒有導演的氣場,溫文爾雅得像個教書先生。

事實上,李安的父親也對他說過:「要是不行,你還是回來當老師吧」

那時的李安,正處在《臥虎藏龍》與《綠巨人浩克》、榮光與晦暗的夾縫中。

《綠巨人浩克》片場

李安出生在臺灣屏東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李升是花蓮師專的校長,家裡是傳統的老式儒家環境。

「食不言,寢不語」,很講究規矩,每年過年都得叩拜祖先跟父母。

但在這層規矩之下,是最典型的父權映射。

李安並非家裡的長子,但礙於時勢,父親來臺時只能將哥哥姐姐留在了老家江西德安。

他的降生,對於這個漂泊他鄉的家庭來說是一種撫慰,即便那年代人的命運如浮萍野草,但有了新人好歹也算是扎了根。

於是父親對他恰如對待長子般嚴厲,時至今日,面對家裡遇到的大小事務,李安的第一個念頭依然是擺出長子的身份。

但李安的性情太過溫和,在這樣的家庭長大並未表現出父親所期望的大度與擔當,以至於聽到的嘆息聲常常來自於父親。

少年李安與父親

9歲那年,李安第一次感受到電影的魅力。

那時媽媽帶他去戲院看李翰祥的《梁祝》,看畢,還不到10歲的李安哭得一塌糊塗

父親對他的表現更是無比失望,第一次對他說出「你能不能像個男人一樣」

之後的日子裡,這句話便如影隨形。

有一年,李安在戲劇社裡演女生,父親得知後指著他的鼻子罵,羞赧的少年李安躲門逃走,現在回憶起來,這依然是他少有的過激舉動之一。

63年版《梁祝》劇照

在父親眼裡,這個功成名就的華人導演,卻是家裡最「不爭氣」的那一個。

傳統儒家重義輕利,相比讓人買票進場,確實不如教書育人更不失知識分子的氣節。

但年少的李安註定是走不上這條路。

他的學習成績大有一條路走到黑的勢頭,入學不久就因數學考太差被老師打了耳光。父親中學校長的身份,更讓他對自己蹩腳的成績感到無比丟臉。

即便自己在書法與唱歌上展現出不少天才,但還是暗搓搓希望能換一點成績上的提升。

可惜事與願違,兩次高考落榜,第一次差了6分,第二次僅有1分之遙,得知二次落榜,當晚他便掀了書桌與檯燈。

年少的掙扎與磨難並未隨著長大成人或是結婚生子而有所消解。

對於世人而言,最津津樂道的是他從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畢業後賦閒在家的那6年。

洗衣摘菜、坐飯帶娃,父親氣得寫信罵他,再次讓他「像個男人一樣」。

丈母娘打電話勸林惠嘉與他離婚,但惠嘉只是哭,掛了電話後開始自責自己有什麼好與母親哭訴。

自己也已經快沒了信心,就連去幫人家看看倉庫噹噹劇務都做不好,遇到荒蠻一點的圍觀者便繳械投降躲了起來。

多年後李安回憶起那6年時說:「如果我有日本大丈夫的氣節,早就切腹自盡了。」

除了拍電影一無所長的李安,如果不是因為1990年臺灣「新聞局」首次到海外選劇本等來峰迴路轉,讓李安以《推手》和《喜宴》包攬了頭次兩名,那指不定還得經歷多少的至暗時刻。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在李安正式步入電影圈並憑藉《推手》拿下金馬的評審團大獎後,待業在家的那6年,正式被世人稱之為是「起跳前的下蹲」

看起來頗有勵志的意味,但實則更像是一碗「毒雞湯」。

臺灣導演魏德聖崇拜李安,曾為了拍電影花了好多年時間找錢,但到頭來才明白一件事,他不是李安。

導演魏德聖

李安天才,溫潤乃至感性。

提到他的電影,通常會想到的是細膩、規矩與靜水深流的親情。

以家庭為母題融貫中西,打破不同文化背景的藩籬,以達到人情的共通。

但李安的骨子裡,卻是「反叛」的,反抗的是世界的父權與東方的傳承。

只是他太過溫和,這種情緒往往被藏得很深。

對於父親的陰影,李安並不迴避。

「處理父親形象十分有助於我的創作與生活,隨著一部部電影的完成,父親壓力的陰影從我的體系內逐漸滌除,對我來說,有著淨化與救贖的功能。」

在李安父親三部曲的第一部《推手》裡,父親是最強勢的,兒子的形象對傳承仍感到不知所措。

到《喜宴》時,父親是個退伍軍人,具備最典型父權形象的所有特質,但他經常打瞌睡,甚而送醫急救,而兒子是個同性戀,已經衝淡了傳承的意味。

拍到《飲食男女》時,看似最溫和實則最激烈,大廚老朱膝下無子,乾脆讓傳承走味。

女兒們甚至想著把父親「嫁出去」,讓他過上自己的生活,重逢第二春。

父親的形象在三部曲裡越來越弱。

子女意識的覺醒則愈演愈烈。

在《飲食男女》中,性,首次以正面的形式出現在李安的電影中。

「性」是西方戲劇的一個重要根源,精神淵源於「失樂園」。

人類受到撒旦(蛇)的引誘,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園,開始意識到羞恥,有了性交、懷孕,所有的痛苦與生命的延續由此開始。

走出伊甸園後,人類開始認識自己,因而求知與創作,知識與創作即是人類對上帝的一種挑戰,也是人性的一種驕傲。—— 李安

《飲食男女》片場

不同於《喜宴》裡,李安客串賓客時說的那句話:

他讓《飲食男女》裡最冷淡也最保守的大姐當著學生的面與情人接吻。

讓二姐與人保持著開放式的性關係,小妹則乾脆未婚先孕。

這種對傳統的反叛,對中國人壓抑的釋放,是李安感性的另一面。

既不尖銳,也不隔靴搔癢,只是有力。

恰如他在臺灣土生土長卻無一刻不覺得自己是個異鄉人,旁觀世事的變遷,回家前還要壓低自己如潮湧般的思緒。所以克制變得極為重要。

但在《色·戒》之後,性這一元素卻又被他緩慢剔除

恐懼鞭策我不斷地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

能夠持續不斷地嘗試,動力就在於不安全感。

一旦有安全感,做成了慣性,我就會心生恐懼,怕被定型,怕江郎才盡,怕東西陳腐,怕被人摸清路數而遭淘汰。

漂泊、惶恐的李安,在電影裡靜靜地、自然地展現出潛意識裡翻湧不息的無限心思

這心思源自於對父親與兩代隔閡的思考,也源自於少年李安的掙扎與痛苦。

所以對李安來說,拍片是極其疲憊的。

他常常因為過於深究而導致自己與工作人員都幾近崩潰。

在製作《臥虎藏龍》的後期音效與調光時,他就陷入到了一種神經質的挑剔中。

人很沮喪,心神無法控制,有時整晚無法入睡直到晨曦微露,坐在窗前看到日出,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直到奧斯卡的頒獎典禮過後,他才感覺到自己又活了過來。

(《臥虎藏龍》也順利拿下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配樂與最佳攝影)

《臥虎藏龍》片場

在拍攝《色·戒》時,這種挑剔也絲毫未減,桌子、文具、茶杯都必須符合民國的時代背景。

電影裡出現的東西,是印象中父親李升會看的或是擁有的。

他甚至讓湯唯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長腋毛,因為30年代的女人不會刮腋毛。

對他來說,腋毛很性感。

可拍至中途,李安還是因為自己近乎死心眼的執著而痛苦萬分。

據說,如果不是因為見到了自己的精神之父伯格曼,還抱著老爺子一頓大哭,他可能無法完成對《色·戒》的拍攝。

對於現實人生,李安常感覺到自己心不在焉,難以掌控

但在電影裡卻可以展開心緒,即便這個過程悲矜而不歡喜。

之後稍作休息,緊接著步入下一程。

一直在尋求自身突破的李安。

關於家庭的話他大概已經講完了。

行至62歲擇路走向技術,以擁抱的姿態持續不斷的嘗試。

雖然不乏失敗,甚至是跌份。

但電影與他有緣,不會輕易離他而去。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下載十點讀書app,搜索關注「十點電影」

好的電影,引領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跳舞吧,大象》票房撲街,沒有沈騰和馬麗,他真扛不起票房?
    《跳舞吧,大象》票房撲街,沒有沈騰和馬麗,他真扛不起票房?日前,暑期檔競爭愈演愈烈,隨著《掃毒2:天地對決》和《哪吒魔童降世》兩部作品票房大爆,也讓很多同檔期作品淪為炮灰,截止目前,《哪吒魔童降世》已經輕鬆突破10億票房,不過,同日上映的艾倫和金春花合作的新片《跳舞吧大象》票房和口碑卻遇冷,上映一周票房不足5000萬,繼《人間喜劇》之後,艾倫新片票房再度撲街,而豆瓣評分也僅有5.6,在及格線以下。
  • 口碑暴死 票房預測大撲街
    在周五於北美上映,而在今天票房預測網站CinemaScore給本片打出了F的評分,這意味著電影的票房成績很有可能會遭遇大撲街。  CinemaScore是一家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市場研究公司,它主要調查觀眾觀看電影後的評分,其報告結果作為預測票房收入的一個依據。評分等級最高為A+,最低F,很明顯,大表姐的《母親!》成為了最低評分的作品之一。
  • 全球票房狂收36億,李冰冰賺翻了,傑森斯坦森終於登頂了票房巔峰
    漫威英雄宇宙電影崛起後,很快就壟斷了全球票房市場,其他類型電影越來越難賣到高票房。講真現在除了漫威大片,其他電影的票房連業內投資人心裡都沒底。這不熱映中的《X戰警:黑鳳凰》《哥斯拉2》《黑衣人4》等大片均撲街了。現在漫威迪士尼一家獨大,以前百花齊放的局面不復存在了。
  • 阿諾親口說還會演T-800,但《終結者:黑暗命運》票房基本已撲街
    這一幕令看著終結者系列電影長大的粉絲為之掩面落淚,從《終結者1》到現在,已經橫跨了足足35年,當年在電視看T-800的小朋友們,現在恐怕都已經長大出來工作,甚至結婚生子了。但是,T-800真的不會回來了嗎?未必。
  • 《神奇女俠1984》口碑票房雙「撲街」 很可能不會再有第三部了
    本來被寄予厚望的《神奇女俠1984》自從上周五在除北美歐洲之外的全球上映之後,票房和口碑可以用「撲街」來形容。截至到今天下午,在大陸院線的累計票房僅有1.45億,大概約合2100萬美元。而關係到開門紅的首日票房,《神奇女俠1984》也以折合700萬美元的成績,遠低於同樣不算高的《信條》和《花木蘭》,更不用說和兩年前的第一部《神奇女俠》1100萬美元的首日票房相比了。如果說票房不好,可能是觀眾不識貨的話,那麼口碑「撲街」真的就只能是電影質量不行的「鍋」了。截止到今天,豆瓣評分維持在6.6分的剛合格低位,相比第一部低了差不多0.5分,這還是不斷有粉絲護盤的結果。
  • 成龍的新電影又撲街了?上映近十天,才一千萬票房,堪比鹿晗
    如果,讓你說出這個暑期票房撲街的電影,你一定會脫口而出,說那肯定是鹿晗的《上海堡壘》。是,這部電影在票房上真的沒有給大家一個十分滿意的答卷,但是,它卻引起了十分強大的社會討論,對不對?然而,有一部電影,不僅票房不如《上海堡壘》,而且連社會討論都沒有。你猜是那部呢?
  • 《星際特工》票房驚天大撲街,出品方半年虧損 8300 萬美元
    呂克·貝松的電影公司歐羅巴影業今日發布了公司截止到9月30號的半年財報,6個月的時間總共虧損了8300萬美元,並且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圓圈》等電影的票房表現不佳。
  • 《上海堡壘》票房撲街後,鹿晗變化太大了!
    當初鹿晗的出現,讓很多粉絲對於偶像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也正是因為他,「流量明星」這個詞應運而生。幾年來,鹿晗憑藉強大的流量,相繼拿下《奔跑吧!兄弟》、《重返20歲》、《擇天記》等頂級資源,雖然事實證明這些作品口碑不一,但並未影響他超高的人氣。當初鹿晗在接拍了《甜蜜暴擊》之後,參加的節目和出演的影視劇基本上都開始走低。
  • 《黑衣人:全球追緝》豆瓣評分跌至5.8,內地口碑票房全線撲街
    截止發稿時,《黑衣人:全球追緝》在內地上映兩天,票房雖然破億,也不過才1.3億,作為雷神的全新角色,顯然錘哥沒能扛起票房,這樣的成績跟他參演的復仇者聯盟4來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要知道復聯4的首日票房輕鬆過5億,而從目前的票房形勢來看,黑衣人全球追緝的最終票房或許也就5億左右。
  • 《花木蘭》票房撲街警告!豆瓣4.9無力回天,劉亦菲演技被狂噴
    北美率先上映後,這部劇倒是出現了票房撲街的警告,豆瓣開分就不及格,5.9分一天後直接低到了4.9分,劉亦菲沒等到翻身被認可,已經被噴了。按道理來說,迪士尼出品,好萊塢製作。有獨特的美術風格,也有絕美的攝影技術,還有純正的好萊塢調色師,超強卡司的陪襯,就問這樣的搭配,《花木蘭》能不好看?能!
  • 投資2.5億的《星球大戰》,上映3日票房僅5000萬,要撲街的節奏?
    有別於用來連結三、四部曲之間空窗期的《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遊俠索羅》則是以舊三部曲的經典角色韓索羅出發,除了讓舊影迷重新認識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之外,電影裡出現的新奇元素與相關人物,更開拓了星戰系列繼續往這廣大宇宙的各個角落發展的方向。
  • 大概率撲街的電影都能變成票房爆款
    這個話題真要解答起來,可以是非常的長篇大論的,一般大家都會將之簡略化,那就是「看導演」。 的確如此,畢竟在資本沒有過多幹涉的情況下,導演擁有對整部電影的「殺生大權」,電影拍的好,自然是你的功勞,拍砸了,那也是你的鍋。
  • 好萊塢災難片拍成劇情片,《末日逃生》票房慘敗,《除暴》3天2億
    上周五,同樣有一部好萊塢災難片《末日逃生》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末三天卻僅拿到2140萬元票房,豆瓣5.7分,堪稱票房口碑雙撲街。國產警匪片《除暴》以3天2億的票房成績,成為周末票房冠軍。加上劇情和人物套路化,缺乏新意和亮點,最終票房和口碑雙撲街。
  • 票房撲街的科幻電影,畫面很暴力,女主很綠茶,為何百看不厭
    如果隨口說的話,筆者可能會選《地道戰》,相信很多讀者也會有同感,但要是真較真回憶一下的話,筆者會愕然發現,原來看過次數最多的電影居然是一部評分不是很高、票房還撲街的外國科幻電影《星河戰隊》。《星河戰隊》是1997年上映的,總製作費用在一億美元左右,在當年也是妥妥大片一枚,其對手應該是《鐵達尼號》。
  • 迪士尼20年前想拍,因同類型電影撲街放棄,李冰冰主演票房超10億
    8月9日,由傑森-斯坦森、李冰冰等人主演的災難片《巨齒鯊》重新上映,五天時間取得了超155萬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是根據美國作家史蒂夫-艾爾頓的同名小說《巨齒鯊》改編而來。影片講述了由於人類探索深海,導致史前巨獸巨齒鯊意外逃離深海,重現人間大開殺戒。
  • 少林俗家弟子主演,抗日神劇重現,《十三獵殺》口碑撲街
    《十三獵殺》作為一部網絡電影,上線三天累計分帳票房227萬。不過口碑一片差評,呈撲街之勢。《十三獵殺》以諜戰、叢林打鬥為題材,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名中國男子與敵國13名職業軍人鬥智鬥勇,並將其逐一獵殺的傳奇故事。
  • 2019北美票房前十:內地撲街的《星戰9》第六名,第一名太強了
    第八名:《阿拉丁》北美票房:3.55億美元 迪士尼發行內地票房:3.68億人民幣該片是根據1992年的同名動畫片改編為真人版電影,講述了善良的窮小子阿拉丁和勇敢的茉莉公主浪漫邂逅,在可以滿足主人三個願望的神燈精靈幫助下,共同踏上尋找真愛和自我的魔幻之旅的故事。
  • 締造了這顆星球的票房神話,卡梅隆的新作卻要撲街?我不服
    全球票房神跡如果對他的名字不熟悉,那麼提到他的作品一定如雷貫耳:《阿凡達》、《鐵達尼號》、《終結者》系列。打破卡梅隆《鐵達尼號》神話記錄的,正是他自己。2009年年底,《阿凡達》上映。這部滿是藍色臉孔的科幻巨製,暴風吸入了27.8億美金票房,叱吒那一年的國際影壇,全球影迷都為之瘋狂。
  • 投資2.1億美元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國內票房反超北美歐洲 是...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而在中國上映4天,已過2.6億人民幣。票房成績已經超過北美歐洲。前後耗時7年的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國外的票房成績撲街。但是國內的票房成績還不錯。不知道吳亦凡起了多大的作用(雖然他只出場了幾分鐘)。這已經不是吳亦凡第一次參加國外的大製作了。上一部電影《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北美票房成績僅僅4470萬美元(約3.1億人民幣)。而國內票房高達11億人民幣。
  • 電影上映十天票房千萬,被批賣情懷,導演承認徹底輸了!
    歌手吳克群也拍了一部電影名叫《為你寫詩》,從10月26日開始上映,截止到11月5日,十多天的時間,票房才區區1200多萬,不算時間成本,除去宣發和製作經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千多萬的票房可謂是賠的很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