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是否成功,主要取決於什麼?
這個話題真要解答起來,可以是非常的長篇大論的,一般大家都會將之簡略化,那就是「看導演」。
的確如此,畢竟在資本沒有過多幹涉的情況下,導演擁有對整部電影的「殺生大權」,電影拍的好,自然是你的功勞,拍砸了,那也是你的鍋。
而一流跟二三流導演的差距,也是在於對電影的掌控感。
比方說,一些二三流的導演,很多時候拿著投資方的錢就胡亂揮霍,比如電影裡一個3分鐘而且2分鐘是在室內的場景,也非要去一趟其他國家,比如冰島什麼的拍攝。
這叫什麼?這叫公費旅遊。
這種導演,除非他們本身很大牌,又或者即使再浪費錢也一樣能拍出很賺錢的電影,否則肯定是不受資本歡迎的。
這次要講到的導演溫子仁,就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導演,他將一部本來處處劣勢,撲街概率非常高的電影一躍成為票房巨無霸。
這部影片相信很多童鞋都看過,就是2018年的《海王》。
跟正常的電影不同,《海王》上映之前,有著四個非同小可的劣勢。
第一,《海王》屬於DC宇宙的一員,而DC宇宙在當時可以說是半死不活。
由於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更由於上一部《正義聯盟》的慘敗,使得大多數觀眾對這部電影都沒有任何期待。
第二,海王這名英雄的人氣很低很低,事實上他在漫畫原作雖然地位高,但熱度一直都低迷。
倘若DC宇宙發展得好,還可以使用品牌效應帶動一下,但當時DC那個口碑,不給他造成拖累就不錯了。
第三,海王的原作漫畫缺乏足夠精彩的故事,有一些很有看點的劇情又因為牽涉的人物太多沒辦法上來就搬到大銀幕。
第四,資金方面,由於之前的DC電影預算給得太高了(動不動就2億多美元),對於《海王》,片方華納只給了1.66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是DC宇宙裡倒數第二的預算。
而恰好《海王》所需要展現的海底世界就是非常燒錢的玩意,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溫子仁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首先,他非常尖銳地看出第一跟第二個問題的重要性並不是很高,因為只要本部電影拍好了,自然就會有票房,將精力放在怎麼宣傳海王這名英雄其實是無意義的。
如果是功力不夠的導演,很可能會本末倒置,認為正因為海王人氣低所以才要補強。
但溫子仁認為關鍵點,顯然還是第三跟第四個。
一般來說,當錢不夠的時候,一些導演會調整電影裡的文戲武戲分配,以及所需要的場景調度。
具體到《海王》這部電影的話,就是可以多放一點陸地上的場地,關於海底世界的戲份就少一點,然後加大文戲的比例等等。
但溫子仁並沒有採用這種方式,依然堅決要將《海王》打造成一部主打視覺的特效大片。
為什麼?
這也是上面說到的,海王這個人物本身缺乏足夠精彩深刻的故事,你非要加重文戲的話,會使得電影裡的垃圾時間很多,這麼一來觀眾就會看的不爽。
當然,你要是說真的編出一個很好的故事,有很好的劇本,比如像《黑暗騎士》那樣的,就算是完全原創的故事,也未必不可。
事實上,很多二三流的導演喜歡拿著投資方的錢來拍自己的「私貨」,認不清自己的定位,心比天高。
但溫子仁非常務實,《黑暗騎士》不是說誰都能拍出來的,他本身就是一個商業導演,他追求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確保這部電影能賺錢。
因此,最後《海王》這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這也是不少人詬病的一點,但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卻也是個優點,因為簡單的劇本是為了視覺效果服務的。
另外一點,海王海王,結果電影裡的海底世界戲份還沒陸地多?這豈不是又會讓觀眾感覺自己受騙了嗎?
但問題又來了,要是堅持拍成視效大片,沒那麼多錢啊,怎麼辦?
溫子仁就挑選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進行拍攝,那個地方是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根據當時的政策,那兒有3000萬的補貼,所以最後雖然是花費了1.66億美元,真正的預算是1.97億美元左右。
聯繫開篇說的,同樣是到其他國家取景,但有些導演純粹是喜歡「公費旅遊」,再看看溫子仁這操作,超一流導演跟二三流導演的差距一目了然。
最後出來的《海王》,在視覺效果方面實在非常驚人,這點無須多說,只要放圖就能感受到那畫面衝擊。
而票房也非常亮眼,《海王》在北美聖誕檔強手雲集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成為華納兄弟近7年來首次破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在天朝也拿到了20億的票房,是單人超英的最高紀錄。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因為溫子仁這名導演對這部電影所下的每一步棋都到了點上,才能造就出這麼一出視覺盛宴。
以前經常會看到有人說,一部電影電視劇,劇本不好那是編劇的鍋,表演的效果不好那是演員的鍋,特效不好是後期的鍋,服裝造型不好是設計師的鍋。
仿佛導演在其中就是一個沒事人一般。
但實際上,上面說到的所有環節,都是需要導演來確定的。
導演感覺劇本不好,你編劇就得重寫,而且是按他的意思去寫。
導演感覺演員你這樣表演不行,你也得按照他要求的方向去演繹。
特效製作得不好,是不是沒錢了?那你導演對預算的分配能力還有待提高。
等等等。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導演的確擁有對整部電影的掌控權,因為很多時候因為資方的插手,以及過於大牌的演員的加入,都會使得導演的話語權下降。
但不管怎麼說,一部電影成功與否,導演永遠都是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