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語音播報
和著春潮,伴著夏韻,迎來了中國共青團成立95周年。5月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團委以「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在君謀樓報告廳舉辦紀念共青團成立95周年暨綠色化學創意大賽。活動旨在通過徵集和化學相關的創意設計,樹立化學的正面形象,傳播綠色化學的科學理念,增強科技青年的責任意識,宣傳化學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調動上海有機所廣大科技青年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共同以「綠色化學、清潔化學」為主旨,合成美好的未來。
所黨委副書記劉菲為本次活動致開幕辭。她指出,在紀念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舉辦這個活動,希望能看到上海有機所科技青年思辨創新的思維與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的激烈碰撞,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大家更加堅定綠色化學會帶來更藍的天,更清的水,更美好的環境的信心。回憶上海有機所老一輩科學家,他們用「三敢三嚴」的治學精神,為祖國的科技強國夢奉獻青春,揮灑汗水,可謂「無悔科研求索路,矢志科技強國夢」,他們永遠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國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與上海有機所「三敢三嚴」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強調的都是學術思想獨立與自由,應成為每一位科技青年的不懈追求。
比賽階段,自各研究室(部門)的10組選手結合自身研究工作和公眾關注熱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運用TED演講形式,講述自己與綠色化學的故事。趙君博團隊的《神奇的「火」》 展示了利用火焰作為一種離子化質譜技術,高效便捷地應用於農藥殘留、食品中的添加,藥物中的活性成分等檢測的研究成果;付夏平的《R22:從製冷劑到氟化試劑》展示了科研人員在解決氟利昂用於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方面的進展與思路;陶楊青團隊的《陶質彩繪衛士——加固材料助力文物保護》向大家展示了利用薄荷醇、香豆素、乙基麥芽酚等化合物作為加固材料,應用於文物遺蹟提取的成功案例;吳文婷的《綠色化學合成迷人的電子世界》帶大家領略了利用更安全、高效、便捷方法製備的有機光電功能分子,在塑料電子領域的廣泛的用途;劉浩宇團隊的《驗證網傳除銀黑方法的可靠性》講述了他們對網傳除去硫化銀(銀黑)方法的比較與分析;張普娟的《基因檢測助你擁有光明人生》講述了利用基因晶片檢測技術,在幫助Leber視神經遺傳病(LHON)患者確診,以及指導致病基因攜帶者生活生育等方面的應用;邱佳的《變廢為寶:從二氧化氮到萬能溶劑DMF》展示了利用金屬催化劑將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二氧化碳變廢為寶,轉化為「萬能溶劑」DMF的研究成果與應用前景;張新的《聚乙烯到燃油的華麗轉身》展示了利用化學方法巧妙地將白色垃圾成功降解為燃油的研究成果;Sebastian Schaubach團隊的《Chemical Database APP—綠色、共享、經濟》創新性地提出了將化合物資料庫與手機app有機結合,整合研究所的化合物資源,以達到綠色、共享、經濟的目的;趙偉的《用那一抹黑還天空一片藍》展示了利用自主研發的碳黑基催化劑在解決工業廢氣氯仿,避免大氣汙染研究中的成果與應用前景。
評委老師對選手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倡導大家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踐行科技青年創新使命,按照「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圍繞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宣傳綠色化學理念,不斷做出新的成績。大賽評選出最具創意獎、最具挑戰獎、最佳表現獎和綠色環保獎四個獎項。吳文婷、劉浩宇團隊,Sebastian Schaubach團隊榮獲最具創意獎;付夏平、張新榮獲最具挑戰獎;陶楊青團隊、邱佳、趙偉榮獲最佳表現獎;張普娟、趙君博團隊榮獲綠色環保獎。評委嘉賓為獲獎選手頒獎併合影留念。
和著春潮,伴著夏韻,迎來了中國共青團成立95周年。5月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團委以「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在君謀樓報告廳舉辦紀念共青團成立95周年暨綠色化學創意大賽。活動旨在通過徵集和化學相關的創意設計,樹立化學的正面形象,傳播綠色化學的科學理念,增強科技青年的責任意識,宣傳化學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調動上海有機所廣大科技青年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共同以「綠色化學、清潔化學」為主旨,合成美好的未來。
所黨委副書記劉菲為本次活動致開幕辭。她指出,在紀念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舉辦這個活動,希望能看到上海有機所科技青年思辨創新的思維與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的激烈碰撞,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大家更加堅定綠色化學會帶來更藍的天,更清的水,更美好的環境的信心。回憶上海有機所老一輩科學家,他們用「三敢三嚴」的治學精神,為祖國的科技強國夢奉獻青春,揮灑汗水,可謂「無悔科研求索路,矢志科技強國夢」,他們永遠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國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所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與上海有機所「三敢三嚴」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強調的都是學術思想獨立與自由,應成為每一位科技青年的不懈追求。
比賽階段,自各研究室(部門)的10組選手結合自身研究工作和公眾關注熱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運用TED演講形式,講述自己與綠色化學的故事。趙君博團隊的《神奇的「火」》 展示了利用火焰作為一種離子化質譜技術,高效便捷地應用於農藥殘留、食品中的添加,藥物中的活性成分等檢測的研究成果;付夏平的《R22:從製冷劑到氟化試劑》展示了科研人員在解決氟利昂用於小分子氟烷烴的高效轉化方面的進展與思路;陶楊青團隊的《陶質彩繪衛士——加固材料助力文物保護》向大家展示了利用薄荷醇、香豆素、乙基麥芽酚等化合物作為加固材料,應用於文物遺蹟提取的成功案例;吳文婷的《綠色化學合成迷人的電子世界》帶大家領略了利用更安全、高效、便捷方法製備的有機光電功能分子,在塑料電子領域的廣泛的用途;劉浩宇團隊的《驗證網傳除銀黑方法的可靠性》講述了他們對網傳除去硫化銀(銀黑)方法的比較與分析;張普娟的《基因檢測助你擁有光明人生》講述了利用基因晶片檢測技術,在幫助Leber視神經遺傳病(LHON)患者確診,以及指導致病基因攜帶者生活生育等方面的應用;邱佳的《變廢為寶:從二氧化氮到萬能溶劑DMF》展示了利用金屬催化劑將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二氧化碳變廢為寶,轉化為「萬能溶劑」DMF的研究成果與應用前景;張新的《聚乙烯到燃油的華麗轉身》展示了利用化學方法巧妙地將白色垃圾成功降解為燃油的研究成果;Sebastian Schaubach團隊的《Chemical Database APP—綠色、共享、經濟》創新性地提出了將化合物資料庫與手機app有機結合,整合研究所的化合物資源,以達到綠色、共享、經濟的目的;趙偉的《用那一抹黑還天空一片藍》展示了利用自主研發的碳黑基催化劑在解決工業廢氣氯仿,避免大氣汙染研究中的成果與應用前景。
評委老師對選手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倡導大家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踐行科技青年創新使命,按照「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圍繞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宣傳綠色化學理念,不斷做出新的成績。大賽評選出最具創意獎、最具挑戰獎、最佳表現獎和綠色環保獎四個獎項。吳文婷、劉浩宇團隊,Sebastian Schaubach團隊榮獲最具創意獎;付夏平、張新榮獲最具挑戰獎;陶楊青團隊、邱佳、趙偉榮獲最佳表現獎;張普娟、趙君博團隊榮獲綠色環保獎。評委嘉賓為獲獎選手頒獎併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