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興夜寐二十載,弦歌不輟薪火傳。2020年12月30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紀念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各級領導、各方朋友、各界人士、各位Bio-Xer們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聚一堂,一起共襄院慶盛典、共饗學術盛宴,見證Bio-X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裡程碑。
3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常務副校長丁奎嶺,《解碼生命》(第二版)主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斌教授,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季曉燁,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楊德妹等出席新書發布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上海市副市長陳群,科學出版社生物分社社長王靜通過視頻向新書發布表示祝賀。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主持發布會。
韓啟德院士指出,在眾多與賀林院士一樣懷抱「解碼生命」夢想的院士、專家和學者的大力支持下,《解碼生命》(第二版)在2020年順利出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系統剖析生命科學主流前沿的著作。他鼓勵大家樹立更高的志向,早日實現我國科技的自立自強。
陳群表示,《解碼生命》(第二版)的出版是生命科學領域值得慶賀的大事,此次新版的《解碼生命》內容豐富,立意深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過閱讀它來關注和熱愛生命科學,進一步促進我國生命科學事業的發展。
楊振斌代表學校對賀林院士帶領的Bio-X研究院團隊近20年來為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科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書籍主編賀林院士講述了《解碼生命》(第二版)的構思和有關想法,感謝了並肩作戰的Bio-Xer們,還有其他嘉賓、合作者、支持者,並願和大家一起攜手跨入未知的2021年。季曉燁表示,期待Bio-X的後起之秀們繼續揚帆起航,為《解碼生命》的第三版、第四版增添新的篇章。王靜進一步介紹了本書的出版工作,讚揚了字裡行間的人文情懷。
新書揭幕後,發布會現場還進行了書儀式,館長李新碗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接受了賀林院士的贈書。最後,會場播放了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院慶的宣傳視頻,為上午的新書發布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30日下午和31日全天分別開展的是Bio-X二十周年紀念卓越學術論壇與高端學術論壇,活動邀請了西湖大學施一公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蒲慕明院士、山東大學陳子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以及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等。高端學術論壇上,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院士在歡迎辭中首先感謝了線上線下所有參加活動的嘉賓朋友們。回首2020,離不開疫情二字,科研工作者如果能對新冠的特點加以分析,徹底制服這個將人的精力耗盡的惡魔,將不愧為俠之大者。而Bio-X研究院組織舉辦學術論壇正是基於這樣的初衷,傳授知識經驗的同時給予科研營養,希望有心者能得到進一步的啟發,早日攻克病毒。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出席高端學術論壇並致辭,他表示,一直以來Bio-X研究院作為學校科研的中堅力量,聚焦生命科學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建設交大相關交叉研發平臺,培養學生,並取得優秀成績。當今中國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各方面有著明顯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中提到,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藉此機會,他希望邀請各位院士專家,介紹前沿科學研究,對Bio-X發展提出寶貴的建議,也祝願研究院未來不斷攀登,勇創佳績。
隨後,賀林為四位院士專家頒發了高級顧問學者證書,並對他們的講座深表期待。樊春海院士由於工作安排缺席現場,研究院將擇日把證書親手送交。
施一公院士在講演中分享了自己離開美國回清華發展的經歷,他表示做科學要提前布局。在題為《RNA splicing at atomic resolution》的學術講座中,他介紹了其團隊對RNA剪接體在不同作用時期結構形態的解析,揭示了中心法則中mRNA成熟這樣一個保守、關鍵而又複雜的生物學過程。
蒲慕明院士回憶自己與交大的因緣起始於1938年,祝願Bio-X能收穫更加輝煌的成果。他通過妙趣橫生的獼猴認知實驗視頻,分享了多年從事的《非人靈長類模型與生物醫學研究》,非人靈長類動物是與人類智力水平最接近的哺乳動物,對神經生物學和相關疾病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目前,轉基因狨猴、轉基因獼猴、用胚胎或成體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獼猴的技術路線已建立。睡眠障礙、自閉症、亨廷頓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模型猴也已培育成功。
陳子江院士表示,自己是偶然與賀林院士在機場相遇,賀院士一路上所分享的遺傳學研究引起了她的濃厚興趣,這才開始了自己的科研探索之路。陳子江在《Genetic Progress in Ovulatory Disorders: PCOS and POF》為題的學術報告中,介紹了她的團隊利用GWAS、孟德爾隨機化、DNA測序等方法等找到了一系列多囊卵巢症候群和卵巢早衰的致病基因位點和臨床指徵,相關結果顛覆了這兩種疾病的傳統醫學觀點,加深了對疾病的認識。
樊春海院士談到,自己一直以來作為研究院兼職教授,承接各類合作項目,深深認為自己是Bio-X中的「X」,是研究院的一分子。隨後,他在線與大家分享了《探索微觀界面的確定性基因》的主題報告。他從起始於Bio-X研究院的DNA中國地圖的工作說起,歷數了DNA摺紙術和DNA框架結構在醫學、生物學、密碼學中的各種應用,以及由DNA互補性帶來的在微觀界面進行反應和控制的確定性,這一寶貴特性將大有用途。過程中,賀林院士還與各位院士朋友認真互動,深入探討學術問題。
復旦大學王紅豔老師,研究院特聘教授李保界老師,吳際老師,郭熙志老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高波老師,研究院執行院長師詠勇教授,復旦大學王磊老師,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劉萬清老師,美國佛蒙特大學李大偉老師,上海仁濟醫院唐茹琦老師,研究院優秀研究人員賀光老師,萬春玲老師,秦勝營老師,李丹老師與李衛東老師等也都分享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會場掌聲雷動,大家受益良多。
活動最後,賀林院士作總結致辭,他認為Bio-X是一個很完美的名字,二十年來,從Bio-X走出不少學生如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有所成就,這與大家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厲。對於新冠病毒,賀林院士認為目前戰勝它還不具有可能性,很多原理機理的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要爭取在2021年把病毒研究透,反過來使得它「筋疲力盡」才行。現在中國的科研條件比以前好了,希望各位科研工作者們一起奮鬥,把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