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吳文俊先生誕生100周年暨2019年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

2020-12-05 吉林廣播網

紀念吳文俊先生誕生100周年暨2019年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研討會在吉林大學成功召開

編輯:李慧    來源:吉網    2019-06-12 17:02

分享

  今年是蜚聲國際的傑出數學家、我國人工智慧的開拓者和領軍人吳文俊院士誕生100周年,為了總結吳文俊先生對數學機械化與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研討傳承吳文俊先生的科學精神和學術思想,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發起主辦以「賦能未來——聯接數學機械化與人工智慧」為主題的系列學術活動。為此,2019年6月10日在吉林大學計算機大樓B108報告廳專門召開了紀念吳文俊先生誕生100周年暨2019年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研討會,以深切緬懷吳文俊的卓越成就及其獻身祖國科學事業的崇高精神。

  本次專題學術研討會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吉林大學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符號實驗室)承辦。會議由符號實驗室主任楊博教授主持。楊博教授指出:今年是吳文俊先生誕生100周年,也恰逢中國人工智慧的奠基人、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的創始人王湘浩院士在吉林大學組織召開「計算機科學暑期討論會」40周年,這次研討會被譽為「中國的達特茅斯會議」;40年前,王湘浩院士、吳文俊院士、陸汝鈐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倡導並共同開創了中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舉辦這次研討會是為了向這些老科學家對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研究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表示崇高的敬意。

  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軟體學院院長、符號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魏曉輝教授代表吉林大學計算機學科向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嘉賓和專家表示感謝,並簡要介紹吉林大學計算機學科在王湘浩院士的領導下引領並深入開展人工智慧研究的光輝歷史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6月10日上午,吳文俊院士生前優秀博士畢業生、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數學研究院創始副院長、符號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劉卓軍研究員,吉林大學符號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大有教授,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林東岱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優秀博士畢業生、中央財經大學張寧副教授分別作了報告。劉卓軍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圖靈視角下的人工智慧」,他簡要介紹了吳文俊的生平,回顧了吳文俊院士在定理機器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然後從圖靈的視角對人工智慧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他進一步指出,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今天,大學和研究機構更應堅持在基礎理論和算法研究上發力,有積累進而才有機會,吳文俊、王湘浩等老一代科學家的遠見卓識必將伴隨著中國人工智慧事業深入發展而彰顯更大的價值。劉大有教授的報告題目是「王湘浩先生與中國人工智慧」,他深情回顧了中國人工智慧奠基人、傑出數學家、教育家、計算機科學家、紅學家、吉林大學計算機學科奠基人王湘浩院士的壯麗人生,並重點介紹其在關鍵時刻與吳文俊院士、陸汝鈐院士共同為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劉東岱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代數方程求解與密碼分析」,報告從流密碼算法的代數攻擊出發,介紹代數攻擊的思想、方法以及由此產生的密碼設計新準則。張寧副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金融中的人工智慧:理論與應用的若干問題」,報告基於講者在人工智慧在金融方面應用的相關理論和應用的工作經驗,從行業角度、學術角度和監管角度對兩者融合提出了12個問題,並對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一些解決途徑、探索和思考。

  6月10日下午,符號實驗室五位訪問學者代表分別圍繞人工智慧相關方向進行深入研討。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王改革、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副研究員馬菲菲、清華大學副教授張廣豔、同濟大學教授王成、吉林大學博士陳賀昌等分別作了題目為「基於智能優化算法的大數據優化研究」「SMT公式的解計數方法」「大規模存儲系統快速低幹擾恢復方法」和「網際網路金融反欺詐系統研究」和「異構數據驅動的輸入型傳染病主動監控方法」的研究報告。

  研討會期間,符號實驗室特別舉辦了紀念吳文俊院士誕生100周年、王湘浩院士誕生104周年圖片展,通過大量生動的歷史照片再現了兩位先生對科學執著追求和勇於創新的偉大科學人生。符號實驗室訪問學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和軟體學院的師生共200多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並參觀了圖片展,會議現場氣氛熱烈,精彩的報告使與會師生獲益匪淺,會場不時傳出陣陣掌聲。本次活動不僅為師生們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更是一場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創新精神的公開課。


相關焦點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ISBN 978-7-03-065716-9責任編輯: 李靜科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計算數學|應用數學|華羅庚|科學_網易訂閱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翻開文集,我們看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由遠而近向我們走來  ISBN 978-7-03-065716-9  責任編輯: 李靜科  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 ...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紀念何炳林院士誕辰100周年暨中國化學會第19屆反應性高分子...
    紀念何炳林院士誕辰100周年暨中國化學會第19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研討會       經中國化學會批准,《中國化學會第19 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研討會》定於2018年8月24日~8月26日在南開大學召開。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
  • 吳文俊百年誕辰 | 解讀吳文俊三大研究成就與人工智慧的淵源
    2019年5月12日是著名數學家吳文俊的誕辰100周年紀念日。1956年,吳文俊因為在拓撲學上的成就,與華羅庚、錢學森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在38歲時被評為學部委員,是當時最年輕的學部委員之一;2017年5月7日,吳文俊去世,享年98歲。吳文俊不僅有松柏之壽,也同樣有著長期而活躍的學術生涯。
  • ...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我校召開「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11月8日-9日,「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
  • 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2018年度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
    8月25-26日,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LHD」)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力學所懷柔園區召開
  • 介休市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享譽學術界的「侯馬盟書」發現55周年,在張頷先生故裡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為了紀念這位享譽國內外的文博大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書法家,介休市委、市政府在介休市博物館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 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周年
    1939年春,考入福建協和學院數理系;同年考入中央大學電機系,後轉入物理系學習;1945年至1951年,先後在復旦大學物理系、清華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任助教。電機工程、物理學和數學的教育背景微妙地塑造了他將來的科研之路。1951年至1953年在蘇聯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工作,從事拓撲群和李群方面的研究;1957年調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將方向轉向應用數學領域。
  • 2019年中國地理學大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11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2019年中國地理學大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11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在講話中指出,110年來,經過幾代地理學家的不懈努力,中國地理學會在加強自身建設、促進學科發展、培育科研人才、推動科學傳播、擴大國際合作、服務國家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今天的中國地理學會已經發展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社團。
  • 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1919年-2017年)先生命名,依託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具備提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資格,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代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徵。李德毅院士參加了多項電子信息系統重大工程的研製和開發。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和一整套用邏輯語言實現的方法。證明了關係資料庫模式和一階謂詞邏輯的對等性,提出雲模型和發現狀態空間,用於不確定性知識表示和數據控制,在智能控制「三級倒立擺動平衡」實驗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趕上哪些周年大事件,現在就先隨小編看看是哪些事件吧!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狄志強致辭11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常州市金壇區委狄志強書記出席活動並致辭。
  • 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趙淳生、胡海巖、方岱寧、閆楚良、鄭曉靜、魏悅廣、郭萬林等12位院士從各地趕來,紀念張阿舟百年誕辰,探討力學學科發展,並為振動科學界泰鬥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故事】他是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一號」功臣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
  • 緬懷| 數學家吳文俊
    吳文俊生平簡介吳文俊 1919 年出生於上海,1940 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6 年在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工作、在陳省身先生指導下開始從事拓撲學研究,1947 年赴法留學,師從埃裡斯曼與嘉當,1949 年畢業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 為了億萬父老鄉親——寫在鄭州大學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際
    鄭州大學主校區鳥瞰圖魏洪波攝鄭州大學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雲返校活動現場魏洪波攝□史曉琪從1928年醫學教育誕生,鄭州大學已經整整走過92年的辦學歷程,邁入百年建設高校新徵程。2000年7月10日,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三強熔鑄,掀開了鄭州大學建設發展的新篇章。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2008年1月25日15時,教育部舉行2008年第1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漢語拼音方案》頒布50周年紀念活動有關內容及漢語拼音推行情況。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趙沁平,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等出席發布會。
  • 獻身科學勇攀高峰 嚴謹治學澤被後人——紀念周炯槃先生誕辰100周年
    作為學校的教育基金他就是中國資訊理論研究主要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周炯槃先生光陰荏苒適逢周先生誕辰100周年讓我們一同追憶往昔感受模範大家的崇高風尚時值新中國誕生前夕,強烈的愛國之心促使周炯槃先生毅然決定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經香港回到祖國。由此,開始了長達60餘載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生涯,為新中國的通信與信息事業展開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創造了許多個「第一」,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成為我國資訊理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是我國通信理論、資訊理論、通信網理論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