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計算數學|應用數學|華羅庚|科學_網易訂閱

2021-01-08 網易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翻開文集,我們看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由遠而近向我們走來。

  這位擁有高居前端的問題意識、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的開拓者,以剛毅堅卓的一生耕耘於計算數學的廣袤大地之上;

  這位熟練使用七國語言、廣博紮實的數理知識的智慧學者,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他時刻與祖國共命運的家國情懷和不斷引領學科發展的領袖風範。

  文集記錄的不僅僅是回憶,是懷念,更是傳承……

  《馮康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

  

  

  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馮康

  馮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名譽主任,數學和物理學家,計算數學家,中國計算數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馮康1920 年9 月9 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39 年春考入福建協和學院數理系;同年秋考入重慶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兩年後轉物理系學習。1945年至1951 年,馮康先後在復旦大學物理系、清華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任助教;1951 年調到新組建的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51 年至1953 年在蘇聯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工作。1945 年至1953 年,馮康先後在數學大師陳省身、華羅庚與龐特裡亞金(Pontryagin)等的指導下工作。1957 年馮康受命調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參加了中國計算技術和計算數學創建工作,成為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的奠基者、學術帶頭人。1978 年調到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任中心主任,1987 年改任計算中心名譽主任。1993 年8月17 日,馮康逝世,享年73 歲。

  

  ▲1953 年華羅庚和馮康隨中國科學院訪蘇代表團赴蘇聯訪問(左二馮康)

  馮康1959 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64 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9 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數學會學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計算力學協會創始理事,英國倫敦凱萊計算與信息力學研究所科技顧問,國際力學與數學交互協會名譽成員,英國愛丁堡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科學顧問等多個學會、協會職務。他曾任我國四種計算數學雜誌的主編,先後擔任美國《計算物理》、日本《應用數學》、荷蘭《應用力學與工程的計算方法》、美國《科學與工程計算》以及《中國科學》等雜誌的編委,並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副主編。

  馮康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和非常傑出的。1957 年前他主要從事基礎數學研究,在拓撲群和廣義函數理論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57 年以後他轉向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研究,其具有廣博而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使得他在計算數學這門新興學科上作出了一系列開創性貢獻和歷史性成就。20 世紀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在解決大型水壩計算問題的集體研究實踐的基礎上,馮康獨立於西方創造了一套求解偏微分方程問題的系統化、現代化計算方法,即現時國際通稱的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在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是當代計算方法進展的裡程碑。20 世紀70 年代,馮康建立了間斷有限元函數空間的嵌入理論,並將橢圓方程的經典理論推廣到具有不同維數的組合流形,為彈性組合結構提供了嚴密的數學基礎,在國際上為首創。同一時期,馮康對傳統的橢圓方程歸化為邊界積分方程的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提出了自然邊界元方法,成為國際邊界元方法的三大流派之一。20 世紀80 年代,馮康將研究重點從以橢圓方程為主的穩態問題轉向以哈密爾頓方程和波動方程為主的動態問題。1984 年,他首次提出基於辛幾何計算哈密爾頓體系的方法,即哈密爾頓體系的保結構算法,開創了哈密爾頓體系計算方法新領域。新的算法解決了動力學長期預測計算方法問題,促進了天體軌道、高能加速器、分子動力學等領域計算的革新。馮康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他還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計算機109 丙機作出了貢獻。馮康收到1983 年和1994 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邀請,去作45 分鐘的邀請報告。1995 年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大會也曾決定邀請馮康作一小時大會報告。

  

  ▲1993 年馮康在「攀登計劃」項目交流會上作報告

  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外,馮康還做了大量學術指導工作。他曾親自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三室200 多名科研人員講授現代計算方法,進行科研指導。他親自培養的研究生遍布國內外,不少人成為國際知名學者。馮康非常關心全國計算數學學科的發展及隊伍的建設,多次提出重要的指導性意見。他曾向中央領導建議並向社會呼籲重視科學與工程計算,倡議將科學與工程計算列入國家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等等。他籌組「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攀登計劃,並創建「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馮康用極大的熱情,從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高度上闡明科學與工程計算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計算數學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在我國建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他創辦三個計算數學雜誌《計算數學》《數值計算與計算機應用》和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為我國計算數學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馮康與石鐘慈以及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部分學生和博士後的合影

  馮康的一生,是為科學事業奮鬥不息的一生,是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從不滿足,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他從不懈怠,牢記為國爭光的責任使命;他關心青年人才成長,逝世前清醒的片刻,他首先詢問1993 年「華人科學與工程計算青年學者會議」的準備情況。他積極倡導理論聯繫實際,並身體力行;他既運籌帷幄,又衝鋒在前。他是中國計算數學後輩的導師,循循善誘、不知疲倦;他是中國計算數學團隊的領袖,披荊斬棘、引領方向。

  馮康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理想高遠、作風紮實、獨立自主、無私奉獻的科學家,他的人格、品質、精神、能力、成就矗立豐碑, 名垂史冊。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2020 年3 月30 日

  在紀念他百年誕辰時,我百感交集。

  但我僅聚焦在創新這點上,因為這是他最突出的特徵。

  在「數學名著譯叢」《普林斯頓數學指南》第二卷的490 頁有一份名單,試圖確認數值分析史上最值得注意的算法上的發展,舉出了早期的關鍵人物。在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方法中,只舉出4 個人,2 位數學家和2 位工程師,數學家就是柯朗特和馮康。科學工作中能有一項成就被列入歷史,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馮康先生卻把自己已闖出的路留給別人去走,自己則又涉足其他領域,如無限元、邊界元、孤立子以及辛算法。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一等獎。

  別的我就不在這多寫了,這點已經足夠說明為什麼他這麼令人尊敬,這也是為什麼在數學院大樓的牆上掛出的5 位傑出數學家的相片,其中之一就是馮康先生。

  林 群

  《不斷創新,永不止步》

  本文摘編自《馮康先生紀念文集》(袁亞湘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0.8)一書,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65716-9

  責任編輯: 李靜科

  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為緬懷馮康先生為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追憶他生活中的片光零羽,發揚他克難創新的治學精神和甘於奉獻的育人理念,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聯合編輯出版《馮康先生紀念文集》。文集主要收錄了馮先生的至親家人、門下弟子、學界同行、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等撰寫的回憶和紀念文章。

  

  《馮康先生紀念文集》目錄

  前言

  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馮康

  從一份會議紀要所想到的/江松 明平兵

  馮康的科學生涯——我的回憶/馮端

  昔日同事

  與馮先生在一起的日子/石鐘慈

  不斷創新,永不止步/林群

  回憶馮康院士——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與工程計算事業的領路人/崔俊芝

  壯志未酬後繼有人/黃鴻慈

  門下弟子

  懷念恩師馮康先生/王烈衡

  深切懷念恩師馮康先生/餘德浩

  紀念恩師馮康先生/袁亞湘

  懷念馮先生/尚在久

  學界同行

  紀念馮康先生/P.Lax

  紀念計算數學大師馮康先生/曾慶存

  馮康準則和它的計算力學指針性意義/周天孝

  回憶馮康先生/應隆安

  懷念馮康先生/韓厚德

  緬懷恩師馮康先生/孫家昶

  高山仰止馮康先生/祝家麟

  馮康與西安交通大學/李開泰 黃艾香

  馮獎得主

  追憶馮康先生/許進超

  紀念馮康先生/舒其望

  My Interaction with Professor Feng Kang/Thomas Yizhao Hou

  馮先生教導我打好純數學功底/鄂維南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張平文

  馮康先生的學術思想對我的影響/金石

  通過創作《馮康傳》再次感受到先生的偉大/湯濤

  馮康先生的傳承/杜強

  懷念馮康先生/張林波

  馮康大事記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作為 "紀念馮康先生百年華誕"活動的重要內容,《馮康文集》與《馮康先生紀念文集》同步出版發行。此外,2020年8月17日-8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協辦的「計算數學與科學計算國際研討會--暨紀念馮康先生百年華誕」線上活動歡迎您參與。

  《馮康文集》

  ISBN 978-7-03-065620-9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07

  《馮康文集》包括兩卷。第一卷主要收集了馮康教授關於廣義函數、有限元方法、廣義Mellin變換、基於變分原理的差分格式、邊界元方法和彈性力學等方面的論文。

  《馮康文集》第二卷主要收集了馮康教授關於數學物理反演問題,辛幾何與流體動力學中的數值方法,線性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差分格式,辛算法、切觸算法和保體積算法,常微分方程多步法的步進算子,歐拉型差分格式,動力系統的保結構算法,哈密爾頓系統的辛算法等方面的論文。

  歡迎參加「紀念馮康先生百年華誕」活動

  2020年8月17日-8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協辦的「計算數學與科學計算國際研討會--暨紀念馮康先生百年華誕」(線上)。

  參會進入騰訊會議直播間,請長按下方海報二維碼或輸入網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l/olkXHULzxcL5

  相關信息敬請關注國際會議網頁:http://lsec.cc.ac.cn/~iccmsc/

  (本文編輯:劉四旦)

  親愛的讀者,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科學出版社」的推送。為了不與「科學出版社」失散, 您可將「科學出版社」點亮為星標帳號,並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ISBN 978-7-03-065716-9責任編輯: 李靜科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 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周年
    在他的書房裡,陳列著克朗恩、彭加萊、希爾伯特、庫朗、馮·諾依曼等眾多數學大師的本文集,這是他的科學知識和精神動力的源泉。後來,先生從師於陳省身、華羅庚、旁德雅琴等數學大家,開始逐漸展露他的數學才華。在數學的王國裡,一顆閃耀於東方的學術之星正冉冉升起。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記者 田姬熔 攝影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於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華羅庚先生也是譽滿天下的教育大家,以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發現了、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華羅庚先生也是科協事業的拓荒者,是中國運籌學會的創始人,為科協事業發展和科技社團建設匯智聚力。徐延豪指出,在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正迎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大變革的時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狄志強致辭11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常州市金壇區委狄志強書記出席活動並致辭。
  • 馮康的科學生涯——我的回憶
    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為緬懷馮康先生為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追憶他生活中的片光零羽,發揚他克難創新的治學精神和甘於奉獻的育人理念,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聯合編輯出版《馮康先生紀念文集》。文集主要收錄了馮先生的至親家人、門下弟子、學界同行、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等撰寫的回憶和紀念文章。
  • 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舉行
    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舉行 2020-1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院士專家聚其家鄉談「傳承」
    110周年紀念日。當日,「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華羅庚的家鄉——常州金壇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專家來到華羅庚的家鄉緬懷華羅庚先生。 110年前的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
  • 追憶馮康科學人生: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
    、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他的一生,為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與應用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諸多傑出貢獻。
  • 馮康——他撒播了計算數學的火種
    馮康是誰?他沒有得到「兩彈一星」的獎章,卻是推動我國核武器事業發展的幕後英雄;他沒有受到劉家峽水電站截流成功後的表彰,卻是破解劉家峽大壩應力分析計算難題的中流砥柱;他是著名的有限元方法創始人之一,是中國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湯濤院士和寧肯先生撰寫的《馮康傳》,就帶著我們走入了馮康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的生活。
  • 追憶馮康科學人生: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 |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1993年8月17日,馮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他的一生,為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與應用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諸多傑出貢獻。馮康最著名的學術成就是有限元方法和辛幾何算法。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
  • 他與陳省身、華羅庚並稱為中國數學三駕馬車——《馮康傳》,書寫中國數學家傳奇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2019年12月,作家寧肯先生和數學家湯濤院士合作出版了《馮康傳》,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再現了中國計算數學之父馮康先生曲折而光輝的人生軌跡應該被永遠銘記的英雄馮康院士生於1920年,與陳省身、華羅庚並稱為中國數學三駕馬車。他是我國計算數學的創始人,也是著名的有限元算法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在國際計算數學領域享有極高聲譽。
  • 紀念陳景潤先生誕辰80周年學術報告會召開
    2013年是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誕生八十周年。陳景潤先生出生於1933年5月22日,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從事數學研究,直到1996年3月19日因患帕金森氏綜合症不幸去世。
  • 馮端回憶:馮康的科學生涯
    馮康是馮端的哥哥。編者注 :今年是馮康院士(1920-1993)誕辰100周年,謹以此文紀念這位我國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的逝世,一代科學大師的殞沒,當時僅在我國新聞報導中引起一絲波粼,和他的科學業績極不相稱。甚至有些他的友好(數學界以外)對他過世竟毫不知曉,許久之後方始獲悉他已不在人世了。國內只有計算數學界(多數是他的弟子輩)對於他為我國計算數學事業所做的貢獻給予充分的評價,但知曉者幾乎全部限於行內。
  • 華羅庚的所長就職報告與中國科學院的數學事業
    1979 年,中科院將從事應用數學及相關理論研究的人員進行重新組合,分別成立應用數學研究所和系統科學研究所,形成應用數學研究的新格局。計算數學正如華羅庚就職報告中指出的:計算數學「是重要的但空白的部門,必須發展,現在應該是積極準備的階段」。最重要的準備當然是研製計算機。
  • 他的名字叫馮康,中國計算數學事業的開拓者
    年過花甲 勇探哈密爾頓體系馮康生於1920年9月9日,於1993年8月17日因病逝世,畢生從事數學研究,從純粹數學、應用數學到計算數學,成就卓著。他是國際著名數學家,我國計算數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 馮端:馮康的科學生涯——我的回憶
    編者注 : 今年是馮康院士(1920-1993)誕辰100周年,謹以此文紀念這位我國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陳省身教授在示性類方面的工作,一個是華羅庚在多複變函數方面的工作,一個是馮康在有限元計算方面的工作。
  • 四川大學舉行西南數學論壇暨劉應明院士誕辰80周年紀念會
    10月28-29日,學校舉行西南數學論壇暨劉應明院士誕辰80周年紀念會,深切緬懷劉應明先生,紀念他為推動科教興國和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尤其是西部數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他說,劉應明先生是我國模糊數學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在模糊數學及其應用方面作出了世界性貢獻。劉先生在川大從教53年,曾擔任過學校領導和首任研究生院院長,他的人品、學術思想和教育理念影響和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學者。同時,劉先生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社會活動家,作為九三學社的主要領導,長期擔任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常委,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為我國的科教事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南京情結|紀念華羅庚逝世35周年
    作為江蘇人,他對家鄉的感情很深厚,曾經多次在南京講學訪問,並推廣他的「統籌法」和「優選法」,他的很多師友弟子也都曾在南京工作生活過,因此,華羅庚和南京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今天是華羅庚逝世35周年紀念日,謹以此文紀念這位數學偉人。
  • 文字實錄---紀念華羅庚逝世25周年活動
    他們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躍飛研究員,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數學系統科學研究院王元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楊樂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萬哲先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陸啟鏗院士、越民義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李國傑院士,中國科學院華羅庚應用數學與信息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德莊教授,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計雷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院長陳德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