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韓揚眉
為紀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
1993年8月17日,馮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
他的一生,為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與應用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諸多傑出貢獻。
馮康最著名的學術成就是有限元方法和辛幾何算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主任江松說,這兩項工作均為從無到有的原始創新。
20世紀60年代,馮康創立了有限元方法,為國際認可;20世紀80年代,他首次提出基於哈密爾頓體系的辛幾何算法,在天體力學、粒子加速器中的軌道計算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成果於1997年底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計算數學學科長期與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甚至領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馮先生領銜的一批知名計算數學專家,使該學科的起點和定位比很多其他學科都高,學術視野也更開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理事長張平文說。他也是「1999年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
馮康積極倡導並推動計算數學科學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科學與工程計算的發展。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計算數學在大型水壩、核武器、數學天氣預報等應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說,他向馮康請教並受益良多,後來能較自如地運用新的數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大氣科學發展中的新問題。
「馮康先生的偉大在於思想的偉大、人格的偉大,他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這是未來計算數學發展非常值得重視的方向。」曾慶存說。
馮康還特別重視和關心年輕人的成長。為推動我國計算科學人才成長、促進全球青年學者的交流,1993年,馮康作為學術委員會主席,在北京發起並組織「華人科學與工程計算青年學者會議」,國內外該領域最優秀的華人青年幾乎全部被邀請。
「這場會議對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的引領作用十分顯著。馮先生彌留之際,還在關心會議的籌備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崔俊芝深情地說,馮康引領數以千計的學者投入其中,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學者在這些領域辛勤耕耘、開創新天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鐘慈記憶中的馮康朝氣蓬勃。
「他喜歡打桌球,動作敏捷、反應迅速,打得特別好。他很喜歡古典音樂,有很高的修養。他知道我喜歡音樂,經常邀請我到家裡欣賞唱片。」
「馮康先生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每一位在他身邊的人都能強烈感受到。他對數學最高標準的追求、強烈的創新精神,他對我國計算數學事業的深刻洞察和長遠布局,他對年輕後輩的盡心提攜和培養都十分感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南華說。
紀念會由馮康的研究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主持,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協辦。
會後,「計算數學與科學計算國際研討會」在線上召開,為期4天,來自全球的專家分享了計算數學和科學計算的最新進展。
《中國科學報》 (2020-08-20 第1版 要聞)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