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馮康科學人生: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 |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020-08-25 中國科學報

作者 | 韓揚眉

為紀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

1993年8月17日,馮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

他的一生,為中國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與應用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諸多傑出貢獻。

馮康最著名的學術成就是有限元方法和辛幾何算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主任江松說,這兩項工作均為從無到有的原始創新。

20世紀60年代,馮康創立了有限元方法,為國際認可;20世紀80年代,他首次提出基於哈密爾頓體系的辛幾何算法,在天體力學、粒子加速器中的軌道計算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成果於1997年底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計算數學學科長期與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甚至領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馮先生領銜的一批知名計算數學專家,使該學科的起點和定位比很多其他學科都高,學術視野也更開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理事長張平文說。他也是「1999年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

馮康積極倡導並推動計算數學科學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科學與工程計算的發展。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計算數學在大型水壩、核武器、數學天氣預報等應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說,他向馮康請教並受益良多,後來能較自如地運用新的數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大氣科學發展中的新問題。

「馮康先生的偉大在於思想的偉大、人格的偉大,他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這是未來計算數學發展非常值得重視的方向。」曾慶存說。

馮康還特別重視和關心年輕人的成長。為推動我國計算科學人才成長、促進全球青年學者的交流,1993年,馮康作為學術委員會主席,在北京發起並組織「華人科學與工程計算青年學者會議」,國內外該領域最優秀的華人青年幾乎全部被邀請。

「這場會議對計算數學和科學工程計算學科的引領作用十分顯著。馮先生彌留之際,還在關心會議的籌備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崔俊芝深情地說,馮康引領數以千計的學者投入其中,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學者在這些領域辛勤耕耘、開創新天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鐘慈記憶中的馮康朝氣蓬勃。

「他喜歡打桌球,動作敏捷、反應迅速,打得特別好。他很喜歡古典音樂,有很高的修養。他知道我喜歡音樂,經常邀請我到家裡欣賞唱片。」

「馮康先生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每一位在他身邊的人都能強烈感受到。他對數學最高標準的追求、強烈的創新精神,他對我國計算數學事業的深刻洞察和長遠布局,他對年輕後輩的盡心提攜和培養都十分感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南華說。

紀念會由馮康的研究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主持,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和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協辦。

會後,「計算數學與科學計算國際研討會」在線上召開,為期4天,來自全球的專家分享了計算數學和科學計算的最新進展。

《中國科學報》 (2020-08-20 第1版 要聞)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相關焦點

  • 追憶馮康科學人生: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
    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馮康積極倡導並推動計算數學科學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科學與工程計算的發展。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計算數學在大型水壩、核武器、數學天氣預報等應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將科學研究與國家應用結合起來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為紀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數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百年誕辰,8月17日,計算數學領域的院士專家與馮康的學生及家人等在線上線下共同追憶馮康的科學人生與數學思想。1993年8月17日,馮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
  • 馮康的科學生涯——我的回憶
    為緬懷馮康先生為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追憶他生活中的片光零羽,發揚他克難創新的治學精神和甘於奉獻的育人理念,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聯合編輯出版《馮康先生紀念文集》。文集主要收錄了馮先生的至親家人、門下弟子、學界同行、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等撰寫的回憶和紀念文章。
  • 馮端回憶:馮康的科學生涯
    所以我也不避嫌地而且毫無保留地將我對馮康的科學生涯所知道的事實以及我個人的見解,和盤託出,以表達我對馮康的深深的懷念之情,寄託我們的哀思。深厚的文化素養科學家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星宿,而是在人間的凡人,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培養和鍛鍊,逐漸成長起來的。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計算數學|應用數學|華羅庚|科學_網易訂閱
    20 世紀80 年代,馮康將研究重點從以橢圓方程為主的穩態問題轉向以哈密爾頓方程和波動方程為主的動態問題。1984 年,他首次提出基於辛幾何計算哈密爾頓體系的方法,即哈密爾頓體系的保結構算法,開創了哈密爾頓體系計算方法新領域。新的算法解決了動力學長期預測計算方法問題,促進了天體軌道、高能加速器、分子動力學等領域計算的革新。
  • 馮端:馮康的科學生涯——我的回憶
    所以我也不避嫌地而且毫無保留地將我對馮康的科學生涯所知道的事實以及我個人的見解,和盤託出,以表達我對馮康的深深的懷念之情,寄託我們的哀思。深厚的文化素養科學家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星宿,而是在人間的凡人,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培養和鍛鍊,逐漸成長起來的。
  • 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優良作風學風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1月8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以及千名中國科協青年託舉工程全體入選者共同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弘揚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立德為先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
  • 弘揚科學家精神 做新時代追夢人
    弘揚科學家精神,首先必須知道何為科學家精神?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張衡發明地動儀,亦有蔡倫改進造紙術;今有錢學森、鄧稼先等「兩彈一星」功勳,亦有屠呦呦淡泊名利,半世紀執著追尋青蒿素,解決瘧疾難題。
  •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今年2月,張伯禮和他的研究團隊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科技部等部門對新冠病毒應急科技攻關給予了大力支持。國家花數十年時間建成的多個國家醫學重點實驗室在疫情中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在迅速確認病患「輕轉重」的核心治療指標、結合臨床現象研究病毒症狀和發病規律、及時篩選可用藥品、開展新藥研發工作等方面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的科學抗疫。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20 世紀80 年代,馮康將研究重點從以橢圓方程為主的穩態問題轉向以哈密爾頓方程和波動方程為主的動態問題。1984 年,他首次提出基於辛幾何計算哈密爾頓體系的方法,即哈密爾頓體系的保結構算法,開創了哈密爾頓體系計算方法新領域。新的算法解決了動力學長期預測計算方法問題,促進了天體軌道、高能加速器、分子動力學等領域計算的革新。
  • 學習閔恩澤事跡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通知強調,要大力弘揚閔恩澤等老一輩科學家以國家為重、事業為先的愛國精神,一絲不苟、追求真理的求實精神,銳意進取、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淡泊名利、堅韌執著的奉獻精神,同心協力、提攜幫帶的協作精神。 通知指出,當前集團公司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窗口期和機遇期,迫切需要我們大力弘揚閔恩澤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愛崗敬業、奉獻石化的工作熱情,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要大力弘揚閔恩澤等老一輩科學家以國家為重、事業為先的愛國精神。
  •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文/攝 吉林大學報記者 子軒】5月28日,由江蘇省無錫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和市科協共同舉辦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無錫匯演暨無錫市人才專場演出在江南大學文浩科學館禮堂舉行。
  • 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原標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科學家精神蘊含著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以及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時期,廣大青年肩負沉甸甸的歷史使命,要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特別需要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
  • 陳寶生:偉大時代需要弘揚黃大年精神
    要增強創新意識,把握創新特點,遵循創新規律,投身創新實踐,得風氣之先、開風氣之先、敢為天下先,敢於當先鋒,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力爭有所突破、有所發展、有所建樹,搶佔科技高地,勇攀科技高峰,努力為創新型國家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是黃大年精神的厚重底色。人生有底色,不同的底色往往能決定人生發展的不同路徑。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科學家精神蘊含著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以及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時期,廣大青年肩負沉甸甸的歷史使命,要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特別需要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
  • 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周年
    馮康先生於1920年生於江蘇南京,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的小學和中學時代。1951年至1953年在蘇聯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工作,從事拓撲群和李群方面的研究;1957年調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將方向轉向應用數學領域。20世紀80年代,他首次提出基於哈密爾頓體系的辛幾何算法,在天體力學、粒子加速器中的軌道計算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成果於1997年底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3年8月17日,先生逝世。
  • 他與陳省身、華羅庚並稱為中國數學三駕馬車——《馮康傳》,書寫中國數學家傳奇
    馮康一生實現了科學上的兩次重大突破,一是在1964年,獨立開創有限元方法理論。二是在1984年及之後,創建了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算法及其應用。當他在1993年去世時,「不僅老百姓不知道馮康是誰,就連嗅覺靈敏的記者,也對這個名字十分陌生,沒有一家國內大報刊登消息。」
  • 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和升華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變化和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的使命要求,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科學精神結合問題作出新的闡釋,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
  • 弘揚科學家精神:砥礪初心 共築使命
    弘揚科學家精神2019年5月,黨中央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科學家精神的內涵: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