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12日,由民盟中央、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的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區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清華大學副校長向波濤,王恩哥、馬志明等8位中科院院士及華羅庚子女,市領導齊家濱、韓九雲、方國強、許崢等參加活動。
市委書記齊家濱等向省華羅庚中學、金壇圖書館、華羅庚紀念館贈送由王元院士所著《華羅庚》再版新書,並參觀提升改造後正式對外開放的華羅庚紀念館。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主任、原北京大學校長、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致辭時說,華羅庚雖然從事的是基礎研究,但時刻關注國家的宏觀戰略需求,在學部平臺上發揮了戰略科學家的決策諮詢等作用,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作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推動者,他為我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輝講話時表示,華羅庚的精神和事跡,感染、激勵和鞭策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鬥。華羅庚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要學習他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研討會還連線在北京同時召開的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紀念華羅庚學術研討會現場,中科院院士王元、楊樂通過視頻發言,表達對華老的思念和敬意。
11—12日,袁亞湘、武向平、賀賢土、趙政國、葉朝輝等中科院院士,分別走進省華羅庚中學、華羅庚實驗學校、中國(常州)德國中心,為學校師生和園區員工作「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報告,受到普遍歡迎。近期,金壇區還舉辦了華館館藏書畫作品展、勵志歌曲《嚮往》發布、弘揚和傳承華羅庚精神專題巡講及「弘揚科學精神 、建設美麗家鄉」王子詩會等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
華羅庚是常州金壇人
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
是蜚聲中外的數學家
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
自守函數論及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
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他的名字被載入國際著名科學家的史冊
他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於新中國誕生時,「懷著中國人應當站起來的心情」,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衝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國途中,他公開致信中國全體留美學生:「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他的愛國舉動,影響了許許多多在海外的知識分子。
1964年華羅庚和青年學生在一起
他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行動,完完全全地和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他說:「一滴水投進大海的時候,它就會發現要求變了,不再局限於如何不使自己乾涸的問題,而是服從滄海的要求了!」他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簡稱「雙法」),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拖著殘腿走過了全國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讓數學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雙法」也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即使在病魔的威脅面前,他仍然東奔西跑,堅持研究和工作,甚至把病床當成了工作室,真正實踐了自己「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的誓言,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1983年7月,華羅庚到大慶油田進行調查研究,幫助大慶油田制定開發建設總體規劃,解決油田建設中的計算難題。
他還利用出國訪問的機會,廣交朋友,在華裔知識分子中從事大統一、大團結的工作,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和實現祖國統一、為加強我國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今年是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他傳奇的一生啟迪、勉勵著後人
也時時讓我們銘記
求真、求善的科學精神,永不熄滅!
來源:常州新聞、中國民主同盟綜合整理
互動有禮第二季
小布這廂有禮了!從6月1日起,我們將為每月積極參與互動的網友,送上一份常州發布定製文創!
參與方式1:轉發常州發布推送至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參與方式2:在常州發布推送文末跟帖留言。(每人每篇僅入選一次)
小布將在每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本文僅可作非商業分享之用
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
原標題:《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