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1月7日電 (廖靜 張圓圓 李宏圖)連日來,以「永不畢業,長葆青春」為主題的紀念蔡尚思誕辰110周年暨蔡尚思生平事跡展正在福建泉州市德化縣尚思小學進行。這一跨年展,展示了百歲學術泰鬥蔡尚思不平凡的學術人生。
蔡尚思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史學家,1905年出生於現德化縣潯中鎮潯中村詩墩外洋,2008年去世,享年104歲。蔡尚思教授的一生以「永不畢業、長葆青春」為座右銘,治學嚴謹,勤勉奮進,卓有成就,論著20餘部,論文300餘篇,約計400萬字。其在歷史學術界影響很大,與錢鍾書並稱「北錢南蔡」。
為紀念蔡老,德化縣在尚思小學專門設展,展館分為12個部分,通過照片、文字、實物、情景再現、塑像等形式,展示了蔡尚思先生求學、工作、學術研究到百年華誕,再現了德化籍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蔡尚思教授的生平、書稿及尚思精神。
「太興奮,太驚喜了!」今年66歲的傅德華,是蔡尚思在復旦大學的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曾牽頭為蔡尚思編輯出版了《永不畢業的世紀學人——蔡尚思》等相關紀念書籍。得知事跡展開展的消息,他特意從上海趕到德化。
看到熟悉的實物,傅德華想起與恩師相處的往事。他說:「以前,我每天都要到他家,這些沙發、書桌等讓我仿佛又回到了當時的情景。」他還興致勃勃指著蔡先生生前的一個樟木箱介紹說,「正是因為了有了這樟木箱,蔡先生的好多手稿、信件才得以完好保存。」
蔡尚思的另一個學生、擔任過其助手的魏達志也特意從深圳趕來參觀展覽,並事先為展覽題寫了幾幅書法,紀念先生。他說,對蔡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學術的追求和修身養性之道,以及他對後學的提攜。
談到這,魏達志不禁回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復旦大學擔任蔡先生助手時的難忘時光。至今,他仍懷念與蔡先生一同出差時拎著大包小包跑了10分鐘追趕到火車的場景。他說,他自己第一次去到北京,80歲的蔡先生極具童心地答應了他去天安門廣場中央朝四面八方各照一張相片留念的願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