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2020-12-04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邱樂意 記者 仲茜/文 劉暢/攝)他試製了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榮獲「特等功臣」嘉獎;他是我國力學振動領域的泰鬥,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教授。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趙淳生、胡海巖、方岱寧、閆楚良、鄭曉靜、魏悅廣、郭萬林等12位院士從各地趕來,紀念張阿舟百年誕辰,探討力學學科發展,並為振動科學界泰鬥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

【故事】他是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一號」功臣

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從他懂事起,國家一直內憂外患、貧窮落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從小他就樹立了「科學救國、振興中華」的理想。193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後,他留校任航空工程系助教,後又參加庚子賠款考試,考上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生,他仍然選擇的是航空工程專業。畢業後,導師推薦他進入英國飛機工廠研究和發展部工作,任技術員。之後,他又回到布裡斯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49年12月,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剛剛通過博士答辯的張阿舟,內心十分激動,亟盼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次年1月,他經香港回國,途中接到獲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喜訊。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舉。1951年,張阿舟被分配到南昌飛機製造廠工作,任主任工程師、設計科長。廠裡接到試製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初教5」的任務。憑藉深厚的航空工程知識,張阿舟全身心地投入該飛機的設計、強度計算及其試驗任務。

1954年5月,在張阿舟的指揮下,飛機製造廠完成了部件和全機靜力試驗,證明飛機強度合格。7月,張阿舟登機參加飛機試飛,體驗和紀錄了最大平飛速度、最大升限等飛行性能。經過一系列飛行試驗後,國家試飛委員會認定「初教5」飛機性能符合技術要求,可以進行成批生產,提供空軍訓練使用,由此開創了新中國自製飛機的歷史。當時,毛澤東主席為此給南昌飛機製造廠發了賀信,並在當年10日18日,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上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張阿舟也因在試製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而榮獲「特等功臣」,獎狀編號為「第一號」。

【傳承】從設計師到「王牌教授」,他培養出三位院士

「他是中國航空界公認的學術帶頭人,他的一生就是航空報國的真實寫照。」紀念會當天,張阿舟先生的助教、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淳生,和眾人一起回憶了張阿舟先生為中國航空、力學和教育事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55年,張阿舟學生從南昌飛機製造廠調入南京航空學院,從一名富有實際經驗的工程師,變成一位名教授。當時恰逢南京航空專科學校改為南京航空學院(本科),師資力量缺乏,諸多課程無教師上課。「張老師是哪門課沒人上,他就上哪門課。」

據介紹,張阿舟先後講過《飛機構造與強度》《高等數學》《工程數學》《自動調節原理》《薄壁結構力學》《飛機強度計算》等十幾門課,主編或參與編寫《飛機強度計算》《飛行器振動基礎》等多種教材,為南航的教學和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代初,張阿舟開始招收研究生,指導青年教師對振動理論和工程應用開展系統研究。1981年,張阿舟成為改革開放後的全國第一批博士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開始招收固體力學博士研究生,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他們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家科技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其中包括趙淳生、胡海巖、向錦武三名院士。

1985年,南航把振動研究室擴建成振動工程研究所,張阿舟擔任首任所長。2011年,機械結構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也落戶南航。當時,在實驗室申報答辯時,趙淳生院士曾這樣說:「在南航建立一個『機械振動與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南航人多年的夢想,也是著名力學家、振動專家、航空工程專家張阿舟教授的遺願!」

今年,為了繼承張教授遺志,傳承航空報國精神,南航又正式掛牌成立智能裝備動力學中心,努力建設一流力學學科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並進行交叉學科專業理論與實踐研究。

(編輯 高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2位院士,100餘名專家齊聚南航,共同紀念學會原副理事長「航空先驅...
    光陰荏苒,春華秋實百年滄桑,培育英才薪火相傳,澤及後人今年,是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今日,12位院士、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金陵,共同紀念航空先驅,百年阿舟2020年9月27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主辦的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市鐘山賓館舉行。
  • 12位院士、100餘名專家紀念「航空先驅」張阿舟:「他本身就是一所大學」
    9月27日,著名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包括12位院士在內的150餘名來自高校院所的領導專家、國內力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齊聚金陵,共同追憶我國「航空先驅」張阿舟,研討力學學科的發展大計與前沿問題。
  • 張阿舟百年誕辰:新中國首架飛機「特等功臣」
    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舉行,包括12位院士在內的150餘名來自高校院所的領導專家、國內力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齊聚金陵,共同追憶我國著名的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教授,研討力學學科的發展大計與前沿問題。在紀念會上,通過專題片和張阿舟弟子現場回憶,展現了張阿舟「科學救國、航空報國」的理想追求和「為國鑄重器、育英才」的燦爛一生。
  • 化工界多位院士專家聚首 紀念這位前輩科學家
    (2010年5月,郭慕孫的《思索 實踐 創新——我的一些專著、論文和手稿》出版)我國化學工程領域的多位院士專家9日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一百周年。1980年,郭慕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歷任第四、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獲「國際流態化成就獎」,1994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7年當選瑞士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入選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化學工程百年開創時代」50位傑出化工科學家,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
  •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至22日,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於9月21日在八裡臺校區石先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出席大會並致辭。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2020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教授誕辰100周年,《中國科學:化學》邀請蘭州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嚴純華教授擔任特約編輯,組織徐先生的學生以及在實驗室學習工作過的同仁撰文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的院士們齊聚一堂 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大氣物理學界一眾院士專家,日前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顧震潮先生誕辰一百年。顧震潮,著名的氣象學家與大氣科學家,我國數值預報、雲霧物理、人工影響天氣等諸多學科的開拓者。
  • 武大紀念李國平院士誕辰百年 函數論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
  • 氣象學界紀念 葉篤正百年誕辰
    但葉先生專門找到我,說『你應該到蘭大去,因為那裡更適合你發展。』我沒有猶豫,聽了葉先生的話,就到了蘭大。」如今已成中科院院士的醜紀範先生在談到葉篤正先生時,深情地回憶起葉先生對他的諄諄教導。  紀念葉篤正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思想研討會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舉行。葉先生當年的同事、學生,家人,國內氣象學界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共同追思了葉先生的科學功績和愛國情懷。
  • 趙忠賢院士: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材料人註:2020年10月10日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材料人平臺將推送兩篇紀念文章,以下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撰寫的《撰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二三事--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決定出版第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由錢三強先生負責。1982或83年的一天,錢臨照先生派人送來一張親筆籤字的紙條,讓我去他家一趟。原來是讓我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2020 年3 月30 日 在紀念他百年誕辰時,我百感交集。但我僅聚焦在創新這點上,因為這是他最突出的特徵。在「數學名著譯叢」《普林斯頓數學指南》第二卷的490 頁有一份名單,試圖確認數值分析史上最值得注意的算法上的發展,舉出了早期的關鍵人物。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力學所舉辦紀念中科院院士郭永懷誕辰110周年報告會
    力學所舉辦紀念中科院院士郭永懷誕辰110周年報告會 2019-03-29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3月3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舉辦紀念中科院院士郭永懷誕辰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
  •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2019-06-18 海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紀念曾呈奎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緬懷他「愛國敬業、耕海澤農、前瞻布局、甘為人梯」的偉大科學精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於6月18日舉行曾呈奎110周年誕辰系列紀念活動。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中國江蘇網11月12日常州訊(虞啟忠 沙芳如 趙家瑋) 傳承華羅庚精神,爭做時代棟梁。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狄志強致辭11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常州市金壇區委狄志強書記出席活動並致辭。
  •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院士專家聚其家鄉談「傳承」
    日電 (記者 唐娟)2020年11月12日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當日,「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華羅庚的家鄉——常州金壇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專家來到華羅庚的家鄉緬懷華羅庚先生。 110年前的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
  • 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舉行
    11月14日,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之女徐放女士及親屬代表,兩位院士的高足黎健博士、黃雲輝教授及弟子門生代表,紹興市上虞區區委常委王永表等徐院士家鄉的代表以及交大師生和校友代表出席紀念活動。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之際,11月7日,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