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的院士們齊聚一堂 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

2021-01-09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大氣物理學界一眾院士專家,日前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顧震潮先生誕辰一百年。

顧震潮,著名的氣象學家與大氣科學家,我國數值預報、雲霧物理、人工影響天氣等諸多學科的開拓者。

顧震潮青年時期

他生於1920年,194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理系,1945年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7年考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氣象系作為研究生。1950年,他響應祖國的召喚,放棄了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排除萬難回到新中國。

留學瑞典期間(中)

此後,顧震潮應國家急需,從無到有建立起新中國的氣象預報事業,出色完成國防建設所需要的天氣預報業務,在「兩彈一星」研製工作中,在氣象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後來,他又為解決國內乾旱缺水問題,白手起家,開拓人工降雨和雲霧物理研究工作,開創了我國的大氣物理學研究。

顧震潮在20世紀50年代

20世紀70年代初,顧震潮在組織領導人工消雹外場試驗工作時,為當地農村一危重患者爭取獻血而驗血,不幸染上肝炎。後終因醫治無效,顧震潮於1976年3月英年辭世。

獲得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三等獎獎狀

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舉行的「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上,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曾慶存院士和丁一匯院士、醜紀範院士、呂達仁院士等科學家回顧了顧震潮的學術生涯、創新思想以及曾與顧震潮學習或共事的經歷。

「今天,站在新的時代轉折點,我們在這裡研討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目的之一就是把顧先生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加以傳承、發揚和光大。」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周天軍說。

相關焦點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12位院士,100餘名專家齊聚南航,共同紀念學會原副理事長「航空先驅...
    齊聚金陵,共同紀念航空先驅,百年阿舟2020年9月27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主辦的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市鐘山賓館舉行。紀念張阿舟先生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傳承他的崇高精神品質。我認為,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承擔好建設教育強國的光榮使命,全體南航人在全力以赴建設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中,尤其要學習傳承並發揚光大張阿舟先生的三種精神品質。一是心系航空、至誠報國的家國情懷。
  • 化工界多位院士專家聚首 紀念這位前輩科學家
    (2010年5月,郭慕孫的《思索 實踐 創新——我的一些專著、論文和手稿》出版)我國化學工程領域的多位院士專家9日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了將實驗室成果儘快應用於工業生產,郭慕孫總是奔波於全國各地,一邊開展實驗,一邊研究設計,一邊指導工業應用。他經常在一二十米高的流態化中試設備上爬上爬下觀測實驗結果;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他靠拉計算尺一點一點地計算參數、設計方案。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遼寧鞍山、貴州萬山、內蒙古包頭等廠礦企業都留下了他和同事們辛勤工作的汗水與足跡。
  • 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這次會議還有一個特別的內容,就是為95歲的楊振寧先生祝壽,歡迎楊振寧先生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此次為楊振寧祝壽的30位中科院院士,大多是物理學界的資深專家,他們是—— 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白以龍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原所長陳和生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南開大學原副校長陳永川
  • 發力新學科領域:復旦大學成立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據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官網介紹,4月20日,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儀式暨大氣與海洋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成立儀式上,20位兩院院士齊聚一堂,與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氣象、解放軍等相關業務單位、兄弟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學校各部處、院系的師生代表百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他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卻被無數國人遺忘
    他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卻被無數國人遺忘,他就是趙忠堯。 趙忠堯,浙江諸暨人,我國物理學家,1920年考入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大學前身), 1930年(民國十九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圖為趙忠堯。
  • 數學宗師柯召誕辰110周年:紀念專題片首發,女兒柯孚久緬懷慈父
    時值柯召誕辰110周年,為深切緬懷柯召,2020年7月17日,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大學舉行,包括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院士、中國科學院王元院士、中國科學院張景中院士在內的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直播互動的方式齊聚一堂,紀念追憶柯老。令人感動的是,身在北京的柯召女兒柯孚久特意連線會場,講述父親與數學的溫情故事。
  •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中科院院士鄭守儀、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乃勝,以及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民盟中央、中國僑聯、民盟山東省委、山東省僑聯、山東省科協、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青島藍谷管理局、民盟青島市委、青島市僑聯、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關領導專家,曾呈奎家屬,海洋所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在職職工、離退休老同志等150餘人參加活動。
  • 嵊州這位中科院院士剛過了90歲生日
    他,就是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老一代科學家的傑出代表邢球痕。前不久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又恰逢他邢球痕90周歲的生日,航天科技四院專門為他拍攝製作了,專題電視片,以表敬意和祝福。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物理學家
    今天小編帶你認識一下,在近代歷史來十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們吧~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曾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1985),首屆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4)獎項。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南京情結|紀念華羅庚逝世35周年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天是華羅庚逝世35周年紀念日,謹以此文紀念這位數學偉人。我這位中學老師,他不僅數學好而且在物理學、天文學方面造詣也很深,並且是一個有成就的翻譯家,他還是法國巴黎大學居裡夫人的第一個中國學生哩!」
  • 這位院士與160位博士齊聚寧波,他們為何而來?
    英才齊聚梅山、科技服務寧波。11月21日,來自中國工程院的李椿萱院士和國內外160位博士齊聚寧波,參加第二屆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這場高規格的論壇的舉辦,將為北航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寧波科技創新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四院士齊聚!首屆農業化學學術討論會在揚州舉行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30名代表齊聚一堂,暢所欲言。   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和揚州大學共同承辦。大會圍繞六個議題開展討論,包括作物營養與健康、動物營養與保健、農副產品加工與應用、農業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農業納米技術、農用高分子與新型功能材料等。
  • 劉寶珺院士:中國沉積地質學的開拓者
    中國沉積地質學的開拓者作為我國沉積學的奠基人之一,「我們必須關心中國的前途,大家都在思考要投身到哪一領域救國,要麼搞實業,要麼學技術,很少有人想將來要賺錢或者當官。」童年的經歷,讓劉寶珺堅定了日後的「走法」——科學救國。正是這樣的信念,成為他日後選擇中,最堅強的心理支撐。當然,這也是他們這一代科技人的選擇。
  • 粒子物理學界「三劍客」齊聚李政道圖書館 謝耳朵原型也是諾獎得主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滬召開之際,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的李政道圖書館今天也很熱鬧,一場超級大牛物理學家相聚的朋友圈「聚會」在此進行,提出GIM機制的「三劍客」到齊了,共同紀念這一弱相互作用基石模型發現50周年,討論當前粒子物理研究的下一步突破。
  • 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趙淳生、胡海巖、方岱寧、閆楚良、鄭曉靜、魏悅廣、郭萬林等12位院士從各地趕來,紀念張阿舟百年誕辰,探討力學學科發展,並為振動科學界泰鬥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故事】他是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一號」功臣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
  • 《中國現代科學家(八)》自提預售開始!科學家系列你集齊幾組?
    為展現科學家們的輝煌業績和偉大精神,從1988年起,我國已發行了7組《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郵票。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家們以堅定的愛國主義、頑強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勤奮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民族的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方寸間一覽科學家風採,看看這些郵票你都集齊了沒?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狄志強致辭11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常州市金壇區委狄志強書記出席活動並致辭。
  • 氣象人物誌: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葉篤正
    葉篤正又名葉平齋,出生於天津,祖籍安徽省安慶市,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開拓者。這個班出了3位中科院院士,除葉篤正外,還有化學家、教育家申泮文及地質學家關士聰,此外,美國工程院院士劉維正、詩人穆旦等亦是葉篤正的同班同學。依照申泮文的說法,葉篤正是全班的榜首。然而在南開中學的那段日子裡,葉篤正逐漸知道了官僚的驕奢淫逸、民生的艱難困苦、國家的多災多難、民族的存亡絕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