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院士與160位博士齊聚寧波,他們為何而來?

2020-12-05 瀟湘晨報

英才齊聚梅山、科技服務寧波。11月21日,來自中國工程院的李椿萱院士和國內外160位博士齊聚寧波,參加第二屆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這場高規格的論壇的舉辦,將為北航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寧波科技創新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論壇現場 謝舒奕/攝

該論壇由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主辦,來自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巴黎高等化學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等國內外多家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近130名青年學者及北航7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寧波,其中就包含了中國工程院李椿萱院士和160位博士。

「得益於首屆論壇的召開,一批學有專精的專家和青年學者紛紛加入到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這個大家庭,研究院的科研實力顯著增強,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張維維表示,北航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68年來始終秉承「尚德務實、求真拓新」的辦學理念,在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不懈探索、自主創新,並積極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他希望,廣大青年學者在寧波這片開發開放的熱土上,繼續暢所欲言、充分交流,虛心互鑑、共同進步,為北航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寧波科技創新及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活力與創意。

北侖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旭東致辭時指出,北航是全國一流、久負盛名的高等院校,與北侖氣場相投、緣分深重。研究院落戶北侖以來,圍繞「246」產業規劃和寧波「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雙方在科研合作、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碩果纍纍,「衷心希望,通過此次學術盛宴,能夠連結一批頂尖創新資源,推動一批優質科創成果落地轉化,培育一批領軍冠軍企業。」同時,北侖也將為天下英才搭建更好的舞臺、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優的環境,希望更多的海內外有為青年走進北航、紮根北侖,同繪創業宏圖、共襄創新盛舉。

會上,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院長焦宗夏作主論壇報告。他表示,北航是一所肩負神聖使命、承載宏偉願景的大學,學校的理想和抱負、傳承和發展始終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相系。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作為北航和寧波市共同打造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平臺,在短短兩年多的籌建時間裡,重點突破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科研項目申報、產業對接孵化等方面工作,研究院籌建運營已進入新階段。自建院以來,研究院就頻頻拋出聚才育才的「橄欖枝」,「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加強海內外廣大青年才俊對研究院的互信互通,進一步促進交流與合作,吸引更多青年學者入職研究院。」

近年來,寧波堅持開放攬才、產業聚智的人才工作導向,創新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寧波人才淨流入率特別是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高居全國城市前列,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團隊)2018、2019年度入選數連續兩年創新高。

本屆論壇採用現場交流和線上「雲論壇」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分論壇學術研討、人才籤約、參觀座談等形式,為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成果互鑑平臺。

據悉,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自2019年開始舉辦,論壇主題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工程前沿熱點和產業技術,依託北航雄厚的科研學術積累和寧波多元開放的政策資源優勢,為海內外青年才俊搭建學術交流、成果展示平臺,進一步激發科研攻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活力。通過首屆論壇,研究院已從海內外成功引進10餘名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

記者 謝舒奕 通訊員 李一 沈琴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寧波這位女研究員上榜!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寧波有2人入選,其中1位是女性,他們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吳愛國和汪愛英。為此,國家傑青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或「院士搖籃」。本次公示的建議資助申請人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入選人數最多,各15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有10人以上。據悉,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試行經費使用「包幹制」,資助經費不再區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每項資助經費為400萬元,其中數學和管理科學每項為280萬元。
  • 寧波首個全職中科院院士「安家」慈谿
    兩個多月前,寧波大學引進首個全職院士,在寧波引起轟動。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作為寧波首個全職中科院院士的趙玉芬教授落戶在慈谿,並在慈谿設立公司轉化科研成果。趙院士和她的項目為何落戶慈谿?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在寧波大學陽明學院三樓趙院士的辦公室,慈谿市的客人為院士送來了兩盆當地產的優質蘭花,趙院士直誇漂亮。同樣,對慈谿的環境,趙院士也是連連稱讚。
  • 今日觀察|136位院士抱團入川「智庫天團」為何而來?
    9月18日上午,「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在成都開幕。這場名字稍顯平實的活動,給出的數字卻「很燃很給力」——136位兩院院士親臨四川,25個院士牽頭的科技成果轉化及人才合作項目集中簽約。136位院士齊聚一堂是個什麼概念?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81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有908位,共計1726位院士,本次來川院士佔到了我國院士總數的近8%。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的院士們齊聚一堂 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大氣物理學界一眾院士專家,日前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顧震潮先生誕辰一百年。顧震潮,著名的氣象學家與大氣科學家,我國數值預報、雲霧物理、人工影響天氣等諸多學科的開拓者。
  • 19位院士齊聚南沙,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0119位院士齊聚探討海洋科技前景秦大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為更好的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可持續利用海洋,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形成條件和受控機制,釐清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因子和演變規律,建立「海—陸—天—空」四基綜合觀測網絡,發展新一代海洋觀測與監測技術,為國家海洋管理、開發
  • 40位院士齊聚創新港 共話創新 攜手未來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實習生 孫雨花)9月5日上午,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院士會見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領獎獲得者姚期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心澄等40名院士齊聚創新港,共話創新,攜手未來。
  • 化工界多位院士專家聚首 紀念這位前輩科學家
    (2010年5月,郭慕孫的《思索 實踐 創新——我的一些專著、論文和手稿》出版)我國化學工程領域的多位院士專家9日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一百周年。1980年,郭慕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歷任第四、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獲「國際流態化成就獎」,1994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7年當選瑞士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入選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化學工程百年開創時代」50位傑出化工科學家,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
  • 12位院士,100餘名專家齊聚南航,共同紀念學會原副理事長「航空先驅...
    光陰荏苒,春華秋實百年滄桑,培育英才薪火相傳,澤及後人今年,是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今日,12位院士、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金陵,共同紀念航空先驅,百年阿舟2020年9月27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主辦的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市鐘山賓館舉行。
  • 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為何齊聚華理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費林加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田禾教授團隊有著長期的學術交流,並於2016年受聘為該校客座教授。「聯合研究中心」是在費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的倡議下,在上海市徐匯區政府以及張江科技園區支持下,依託華東理工大學建立的高端研究機構。
  • 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趙淳生、胡海巖、方岱寧、閆楚良、鄭曉靜、魏悅廣、郭萬林等12位院士從各地趕來,紀念張阿舟百年誕辰,探討力學學科發展,並為振動科學界泰鬥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故事】他是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一號」功臣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從他懂事起,國家一直內憂外患、貧窮落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舉辦 24名院士齊聚合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7日,以「科創長三角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常印佛、龔知本、郭光燦、郝希山、張裕恆、王紅陽、崔向群、鄭永飛、鄭裕國、袁亮、楊善林、趙政國、謝毅、杜江峰、李建剛、陳學東、田志剛、王運敏、俞書宏、方家熊等24位院士,以及有關高校、科研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共450人齊聚一堂,開展深入研討交流。
  • 寧波中學120歲了!一起看看寧波還有哪些「百年名校」
    一個半多世紀以來,寧波四中為社會培養出大量人才,有中科院院士談家楨、孫儒泳,青島大學原校長、航天軌道專家竺苗龍,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漢達,監察部原副部長馮梯雲,民革中央常委、著名紅學家蔡義江,美國密西根大學數學系教授、著名青年數學家鄔似珏,雙博士學位獲得者生物工程專家黃萌珥,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朱意達、徐舫艇,以及中共早期黨員、前浙江省委書記張秋人、四明山遊擊隊徐嬰
  • 30多位諾獎獲得者和院士將齊聚煙臺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發達國家為何不能有效保護自己,科技又該如何賦能生命健康?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如何……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的30多位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30多位醫科大學校長、醫院院長和健康領域的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12月3—4日在煙臺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
  • 19位院士齊聚廣州,探討海洋科技前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9位院士齊聚探討海洋科技前景秦大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為更好的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可持續利用海洋,海洋領域科學的研究與發展,需要深入認識海洋資源的自然賦存據了解,本屆論壇聚焦「海洋觀測、監測與海試驗證」這一主題,共邀請秦大河、蘇紀蘭、丁德文、潘德爐、陳十一、吳立新、宋君強、陳大可、楊經綏、魏輔文、蔣興偉、孫金聲等19位兩院院士參會,設有特邀主題報告、分論壇報告、展板介紹、摘要選集等多種交流研討模式。活動現場還有水聲通信機、遙感衛星、海洋漂流浮標等科技產品及模型亮相展示。
  • 史上第三位!這位姜堰籍院士獲獎了
    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1967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1983年獲英國愛丁堡海裡奧特·瓦特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去年則是第二次授予清華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張鈸院士。
  • 五大計劃單列市,寧波院士最多,高等教育卻最差,何時能雄起?
    當前的中國只有五座計劃單列市,分別是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廈門。他們享受很多優惠政策,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越來越意識到,想要讓經濟長期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撐,而大學就是一座城市的人才培養基地。
  • 寧波工程學院有喜事:楊為佑博士當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張曉雁楊為佑7月28日,寧波工程學院材化學院楊為佑博士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FRSC)。
  • 多位院士齊聚煙臺共話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 鍾欣 攝中新網煙臺8月18日電 (張玉雷)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熹、宋振騏等人齊聚山東煙臺,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 2019年中國地理學會(華東地區)學術年會在寧波召開
    來自全國10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科學出版社(南京分社)、《地理學報》等地理資源類期刊出版單位,共計400餘名代表齊聚國際海港名城寧波,圍繞「地理學與綠色發展」開展專業學術研討。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寧波大學地理與空間信息技術系、寧波大學昂熱大學聯合學院/中歐旅遊與文化學院、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浙江省地理學會和中國地理學會華東地區代表處聯合承辦,上海市地理學會、江蘇省地理學會、安徽省地理學會、福建省地理學會協辦。 寧波大學副校長汪浩瀚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華東地區代表處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劉敏教授先後致辭。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徐冠華、戚發韌、李建成等11位院士出席年會,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就衛星導航定位和北鬥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院士大咖雲集年會2020年的衛星導航定位終身成就獎授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