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以系列學術活動迎接65周年校慶
10月22日上午,「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在華東理工大學正式揭牌。建設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教授命名的「聯合研究中心」,既是國家與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級研究機構的有力舉措,也是把上海建設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更是華東理工大學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
費林加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田禾教授團隊有著長期的學術交流,並於2016年受聘為該校客座教授。「聯合研究中心」是在費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的倡議下,在上海市徐匯區政府以及張江科技園區支持下,依託華東理工大學建立的高端研究機構。
「聯合研究中心」聚焦源頭創新,依託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製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圍繞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電功能研究的前沿領域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聯合費林加教授團隊及所在的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開展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實質性國際合作。
「聯合研究中心」人員由中外雙方共同組成,依照雙方合作協議,圍繞聯合研究中心的發展目標,藉助中外雙方各自的研究優勢,在研究方向和內容、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證,明確各自分工。「聯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擔任,外方主任由費林加教授擔任。
「聯合研究中心」以培養國際知名科學人才、實現研究領域原創性突破為目標,通過化學、材料、能源、生物、計算化學、納米技術、分子工程等多學科相互交叉,與國際一流大學的相關課題組、國際一流科學家合作,打造科技創新氣氛濃厚、高層次人才聚集、學術交流活躍、科研裝備先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特色研究平臺。
化學學科是華東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自2010年起,在國際化學學科ESI排名已處於top1‰,並於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除了費林加教授,田禾院士團隊還與多位國際頂尖科學家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這其中,就包括因「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而與費林加教授共同分享了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讓-皮埃爾·索瓦日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的弗雷澤·斯託達特爵士。
長期以來,這3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對田禾院士開展的分子機器等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與幫助,尤其在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科的發展與建設方面,已聯合培養了多名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科學家和研究生,產出了一批世界一流、原創性科研成果。
正值華東理工大學建校65周年,3位諾獎大咖齊聚華理開展學術訪問和交流,使該校的學術校慶更加濃墨重彩,颳起了一起「科學旋風」,引來眾多異常興奮的師生求籤名、求合影,他們的學術報告更是場場爆滿。
10月21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杜慧芳、校長曲景平、副校長劉昌勝、副校長胡寶國以及田禾院士與3位教授進行了會見交流。
在會談中,費林加教授說,他很喜歡跟華東理工大學裡腳踏實地、活力無限的同事一起進行科研工作,期待「聯合研究中心」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加盟,產出全世界最優秀的科研成果。讓-皮埃爾·索瓦日教授和弗雷澤·斯託達特爵士均表示全力支持「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
早在2005年,弗雷澤·斯託達特爵士就來到華東理工大學進行過學術交流訪問,並被聘為華理名譽教授;讓-皮埃爾·索瓦日教授此次到訪華理,在帶來一場精彩學術報告的同時,也受聘為華東理工名譽教授。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和諾貝爾獎科學家校園行,是華東理工大學6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秉承著「勤奮求實 勵志明德」的校訓精神,華東理工大學沒有舉辦隆重的慶典活動,而是以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打造學術校慶和人文校慶。
諾獎得主與華理學生合影
諾獎得主與華理學生合影
如10月20日閉幕的2017年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就是其中極具份量的一場。包括1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多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近5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在為期4天的會期裡,圍繞「化學創新 點亮生命」的主題凝聚智慧,尋求新思維、新模式、新合作,共同推進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這是國際化學生物學會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標誌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增大。大會進行期間,200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Karl Barry Sharpless 教授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劉鴻文教授受聘為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教授,今後將定期為華理學生開設專題講座和指導科研工作。
此外,10月24日,利物浦大學材料創新工廠主任、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Andrew I. Cooper教授還將受聘為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華理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龍億濤教授代表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Andrew I. Cooper教授籤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研、學生聯合培養、國際合作項目申報、舉行雙邊會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轉播到騰訊微博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