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寧波有2人入選,其中1位是女性,他們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吳愛國和汪愛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截圖)
該基金對於入選者要求極高,入選者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為此,國家傑青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或「院士搖籃」。
本次公示的建議資助申請人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入選人數最多,各15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有10人以上。
據悉,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試行經費使用「包幹制」,資助經費不再區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每項資助經費為400萬元,其中數學和管理科學每項為280萬元。
今天就跟著小編來看看
上榜的這位女研究員~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所屬材料技術所所長,浙江省婦聯第十四屆執委。
此次汪愛英受資助的研究領域是「極端環境金屬表面強化塗層與功能改性」。
(圖片來源中國女攝影家協會)
汪愛英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學博士,之後成為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博士後。2005入職韓國JNL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入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
在學術研究上,汪愛英已在多個重要期刊上發表文章逾150篇,申請專利68件,授權36件,參與出版專著2部,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邀請報告並擔任分會主席。
汪愛英已主持承擔國家973課題、科技部國際合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國際合作交流基金項目等多項。
此前,汪愛英曾獲得浙江省科技創新萬人計劃 、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第一層次、寧波市優秀留學人才等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報告指出,在2016—2017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學歷層次越高,女性比重越大。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研究生層次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比例已經超過50%,成為名副其實的「半邊天」。
由於高等教育是科技人力資源來源的主要渠道,女性畢業生情況對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數量和比例有重要影響。2015—2017年,我國高等教育招生中女性比例(不包含高自考)總體穩定在54%左右。近年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0%左右。經計算,2016—2017年,我國女性科技人力資源的增長速度高於同期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女性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及比例還將進一步提升。
延伸閱讀
據了解,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由國務院1994年批准設立,用於資助已取得突出成績的45周歲以下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旨在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該基金對於入選者要求極高,入選者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
此前,寧波先後產生了葛子義、沈寶龍、李潤偉、王立平等4位傑青,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均來自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據報導,截至去年11月,寧波另引進了傑青4人,分別是樓森嶽(寧波大學)、陳劍平(寧波大學)、屈長徵(寧波大學)、姚槐應(中科院寧波城市環境觀測研究站)。
再次祝賀他們!
來源:甬派、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