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搖籃!檢驗領域國家傑青都有誰?

2020-12-05 騰訊網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在此,檢驗君僅代表全國廣大的檢驗同胞,恭喜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科主任鄭磊教授入選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鄭磊教授也是今年檢驗領域唯一一位入選的專家。

檢驗君朋友圈已經被眾多檢驗大咖對鄭磊教授的祝賀所刷屏,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檢驗科主任李林海教授發來賀電:

鄭磊教授

簡介

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科主任,廣東省重大疾病快速診斷生物傳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執委、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分會副主委兼秘書長、廣東省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檢驗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液體活檢新技術轉化研究、功能納米材料體外診斷應用研究、血栓性與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檢驗教育信息化研究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AACC CPOCT項目、省部級科研課題十餘項,以通訊作者在Adv Sci ,Materials Horizons、Nano letters、Small、Adv Funct Mater、Biosens Bioelectron、 Arterioscl Throm Vasc Biol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文四十餘篇,其中I區論文1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編或副主編教材及專著10部。

從醫歷程

1997年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第一軍醫大學外科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南方醫院檢驗科工作至今。2006年獲得第一軍醫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2006-2007年在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生物工程與材料學院作訪問學者。

科研情況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AACC CPOCT項目、省部級科研課題十餘項,以通訊作者在Adv Sci ,Materials Horizons、Nano letters、Small、Adv Funct Mater、Biosens Bioelectron、 Arterioscl Throm Vasc Biol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文四十餘篇,其中I區論文1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編或副主編教材及專著10部。

學術任職

現任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執委、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分會副主委兼秘書長、廣東省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檢驗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何檢驗領域只有一位專家入選「傑青」?在這裡就檢驗君就和大家說道說道。

什麼是「傑青」?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

國家傑青在我國含金量僅次於院士,也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或「院士搖籃」,入選「國家傑青」的學者會獲得較為豐厚的資助資金。

入選「傑青」有多難?

國家傑青基金每年受理一次,自1994年正式設立以來,2019年首次擴增到300人,而往年入選國家傑青名單僅有200人。評審過程十分嚴格,平均資助率不超過10%。目前「傑青」獲得者大多成為各自領域內的權威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並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領軍人物。

「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科技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

作為青年基金,兩者都有年齡限制。國家「傑青」獲得者要求不能超過45歲,國家「優青」申請者要求不能超過38歲(女性不能超過40歲)。2005年以後,入選「傑青」年齡平均值都在40歲以上。

醫學部每年入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0人左右,佔比約為12%。

近五年醫學部傑青獲資助數情況

國家傑出青年作為我國僅次於院士的獎項,入選的難度很大,含金量非常之高,能在這麼多人中脫穎而出,非常之優秀,在背後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檢驗領域其他入選「傑青」專家

2016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輝教授(研究領域 臨床微生物學)是檢驗界第一位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的學者。

王輝教授

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檢驗學系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細菌耐藥機制研究,領導團隊率先發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MRSA、CRE、CRAB等動態流行病學數據和耐藥的分子機制,為耐藥菌的防控和新藥研發提供重要科學依據。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課題20餘項,曾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之名醫 優秀風範」獎、中國實驗醫學獎傑出青年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高水平雜誌上發表SCI論文113篇,多次受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報告,參與制定3部國際標準和1部亞太指南。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行業規範,主持及參與制定行業標準5項、臨床指南3項、專家共識17項;主編「十二五」精品書籍《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主譯專業領域經典書籍美國《臨床微生物學手冊》(第11版)。作為亞洲唯一代表,擔任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藥敏折點制定工作組委員,擔任亞洲耐藥菌監測網(ANSORP)委員會常務委員、全球華人臨床和感染病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療保健和國際交流促進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會常務委員、秘書長和臨床微生物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委員和臨床微生物學組組長、中國女醫師協會檢驗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中華醫學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和臨床微生物學組組長、北京醫學會檢驗學會分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常務委員、北京藥理學會抗感染藥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會第七屆委會會委員、臨床檢驗雜誌(電子版)副主編、全國高等學校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第5輪衛生部規劃教材「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副主編、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全國普及計劃核心專家、亞洲耐藥菌檢測合作組織執行委員、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編委、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呼吸病學分卷編委,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擔任SCI期刊J Glob Antimicrob Resist、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編委。

曾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此外,還獲得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第五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第二屆中國檢驗醫學中青年論壇暨第二屆「陽普杯」優秀論文一等獎、北京檢驗學會中青年貝克曼庫爾特杯學術會議論文特等獎、第五屆全國中青年檢驗醫師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特等獎等。

2019年,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周宏偉教授(研究領域人體微生物組診斷方法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科學部學科代碼H20(檢驗醫學)首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

周宏偉教授

現任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青、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入選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創建南方醫科大學微生物組醫學中心。

以通訊作者在Nature Medicine, Gut, Microbiome 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Medicine in Microecology(Elsevier)主編,mSystems(IF6.5)編委。

在人體微生物組這一新興方向做出了系統的創新工作。揭示腸道菌群在卒中、子癇前期、代謝症候群等代謝紊亂疾病中的關鍵菌及其潛在因果機制;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國家科技部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

檢驗君在此祝福所有入選「傑青」的老師能在科研路上走的更遠,為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期盼更多檢驗醫學領域專家學者獲此殊榮,引領檢驗醫學學科發展!

南方醫科大學旗下附屬醫院已連續兩屆斬獲國家傑青,您覺得下一位檢驗傑青會花落誰家?

相關焦點

  • 院士搖籃!檢驗領域國家傑青都有誰?
    學術任職現任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執委、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分會副主委兼秘書長、廣東省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檢驗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何檢驗領域只有一位專家入選「傑青」?在這裡就檢驗君就和大家說道說道。什麼是「傑青」?
  •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傑青、優青的項目名單。一時間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畢竟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說到人才培養與引進,就不得不提中國的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國家「傑青」張榜,看看今年深圳入圍的3位「小院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示時間為8月11日至25日。據記者統計,今年入選國家傑青建議資助名單共300人,其中深圳有3人入選。
  • 安徽這所普通師範大學火了,竟然出了兩個國家傑青!
    近幾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中相當一部分都曾獲得國家傑青資助,因此國家傑青有著「院士搖籃」的美譽。在「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傑青已然成為高校和青年科學家必爭的科研項目。通過對申請人的依託單位進行統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入選人數蟬聯第一各15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校入選人數也在10人以上。
  • 2020「國家傑青」齊聚生物醫藥領域
    在廣東的15名「國家傑青」中,超過半數來自生物醫藥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從申請人研究領域來看,本次廣東入選「國家傑青」名單的15人中有9位來自生物醫藥領域,超過半數,體現出廣東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實力
  • 2020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成「中國院士搖籃」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界的最傑出人才代表和最高學術榮譽稱號獲得者,代表著中國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頂尖人才和領軍人物。畢業生中兩院院士校友人數多少是評價一所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質量、教育教學質量、畢業生質量和傑出科學家培養狀況的核心指標,體現了一所大學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需科技人才的貢獻能力,是檢驗一所大學是否為研究型大學的核心標誌。
  • 「傑青」和院士一樣,其實就是一個頭銜!
    8月1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人名單。這兩天,網絡上對於「傑青」這份名單討論非常熱烈。首先討論,哪些學校得的多,哪些學校得到的少。學校攀比之風可見一斑,尤其是名校之間。緊接著,又有人開始討論一件事情就是,關於「傑青」離職潮的問題。
  • 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寧波這位女研究員上榜!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寧波有2人入選,其中1位是女性,他們是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吳愛國和汪愛英。)該基金對於入選者要求極高,入選者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
  • 檢驗醫學領域「國自科」大數據盤點
    ,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H2005)和臨床檢驗新技術(H2006)作為檢驗醫學的熱門研究領域,獲得基金資助的金額和項目數量都遠超過其他幾個細分門類。檢驗君在之前的報導中統計了我國檢驗醫學領域歷年入選的專家,但是有疏漏,所以這裡再次補充說明:我國檢驗醫學領域入選「國傑青「的專家共6人,除鄭磊教授外其他5位專家分別是:檢驗醫學領域第一位「國傑青「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原檢驗醫學部主任車小燕教授
  • 歷屆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南京大學位列高校第二!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了25批,約4025人獲得了這一振奮殊榮。從1994年至2018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76人,位居高校排行榜第二。歷屆「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統計排名結果(截圖)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國家傑青基金)自1994年設立以來,
  • 這位院士是納米領域先驅,桃李滿天下卻為何引發爭議?別有內情!
    他是中國納米材料領域的先驅,在納米材料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是「稻草變黃金」的操刀者,卻因此引起學界數年爭議;他桃李滿天下,四大弟子全部入選院士。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教授。由於科研成果突出,錢逸泰教授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稻草變黃金」引起學界爭議,桃李滿天下被稱為頂尖科學家的搖籃!在有機溶劑熱合成過程中,錢逸泰教授發現如果實驗溫度較高,經常會產生石墨。這讓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可以通過化學方法置換得到金剛石?錢逸泰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探索金剛石之路。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在高壓釜中合成了金剛石。
  • 從院士傑青到學術排名,中科大用第一給安徽長臉爭氣
    八月初公布的最新自然指數全球學術排名穩居中國大學第一;八月中旬公布的2020年國家傑青中科大15人入選人數全國第一;八月底公布的中國青年科技獎,中科大6人入選全國第二!有一種聲音常說,中科大因為在安徽和合肥衰落了,這些看武書連、校友會野榜的人省省心吧!
  • 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據統計:北大雄踞第一,南大科大分獲二三
    自2007年以來,在每屆增選的兩院院士中,有大半增選者都曾獲得過國家傑青基金的贊助。對於各個高校來說,由於當選人數比院士多,偶然性較小,在理工科領域覆蓋面較強,因此其本科校友的當選數量能較為客觀和全面的反映出各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
  • 2020年度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14人都從南京大學走出
    近日,2020年度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今年共對300個項目予以資助。南京大學共有14人入選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總數在全國高校中並列第3位。2020年度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中,南京大學的喻良、宋鳳麒、史壯志、江德臣、趙勁、李朝升、陳帥、張愛鋮、趙坤、王孝磊、吳鏑、張徐祥、馬曉星、曹汛等14位教授入選,具體名單如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
  • 傑青基金:青年科學家如何「冒尖」
    田中群院士(中)與學生在實驗室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指出:未來總是屬於年青人的。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今年恰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周年。
  • 1994-2018年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排名,人才培養能力的比拼!
    最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8年全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的最終名單。國家傑青這份榮譽是相當高的,其含金量僅次於院士。能夠獲得這份榮譽的科研人員,也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到2018年共進行了25批,在這25批中共有約4025人獲得了振奮殊榮。由於當前高等教育環境下,本科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同學們的認可度也是最高。小編對歷屆獲獎人員的本科院校進行了統計,得到了這25批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排名,其詳情如下:通過上圖大家可以看到:在這25批國家傑青獲得者中,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人數最多,達到了212人。
  • 李圭白院士、湯鴻霄院士、張杰院士為哈工大百年校慶送祝福
    廣大校友奮鬥在市政環保領域各條戰線,為老百姓喝上安全健康的水,為碧水、藍天、淨土辛勤工作,努力奮鬥。是廣大校友的優異表現,為母校贏得了人才培養的搖籃的讚譽。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請傾聽八位院士對母校的祝福,體會他們對碧水藍天的暢想,聆聽他們對師恩的感懷、對後備的期望。
  • 33歲入選國家傑青,這位70後科學家在雙非大學崛起
    有了紮實的基礎,他順利地讀完了高中。17歲那年,他進入武漢的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就讀光電子學專業。經過自身的刻苦努力,他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回到家鄉山西的高校,跟隨導師彭堃墀院士繼續深造,花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攻讀。
  • 2019「國家傑青」名單公布 湖北16名科研人員入選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8月4日,記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獲悉,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發布,我省邵成剛等16名科研人員入選。其中華中科技大學5人,武漢大學3人。
  • 有多少國家「傑青」已經跳槽?中科院成最大的輸出單位
    文章摘自 2019 年的《我國高層次科技人才流動情況探析:以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資助者為例》,高層次科技人才流動是目前備受科技界關注的問題。經統計,在 2017 年以前 (含) 的 3796 名傑青基金獲資助者中,截至 2018 年 5 月份有 567 人的工作單位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