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院士是納米領域先驅,桃李滿天下卻為何引發爭議?別有內情!

2021-01-13 英俊談教育

前言

在中國現代科技和教育歷史上,湧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和學者。在這其中,江蘇地區錢氏家族可謂是不可忽視的力量。錢氏家族自古名人輩出,培養出無數國學大師和科學家。譬如我們所熟悉的錢鍾書,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等。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家,還有一位著名學者同樣名滿天下。他是中國納米材料領域的先驅,在納米材料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是「稻草變黃金」的操刀者,卻因此引起學界數年爭議;他桃李滿天下,四大弟子全部入選院士。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教授。

錢逸泰教授

人物梗概

錢逸泰出生於江蘇無錫,家裡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之後他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一生之緣。改革開放後,錢逸泰數次出國訪問,後任教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教授長期從事納米材料化學製備和超導材料製備的研究,並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就。憑藉優異的科研成績,1997年錢逸泰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山東大學校門

在此期間,錢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時反應製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被科學家們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不過由於製備方法非常危險,卻引起了科學界長達數年的爭議。值得一提的是,錢逸泰院士一生桃李滿天下。他最得意的的四位門生,全部當選為院士,被稱為錢教授的四大金剛。

錢逸泰求學於山東大學,留學歸國後任職中科大從事超導體探索研究。

錢逸泰1941年出生於江蘇無錫,家裡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江蘇作為我國的人才大省,歷來重視教育,名人輩出。受此影響,錢逸泰自幼酷愛讀書。之後錢逸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62年本科畢業之後,他到中國科技大學任教。當時由於動亂時期,學校的科研教學工作基本停止。之後,他隨學校遷到安徽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門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大量派遣技術人員出國留學,錢逸泰也因到美國布朗大學作學術訪問。在美國三年期間,他主要研究方向是催化研究和薄膜製備。結束留學生涯之後,1986年他選擇回歸中科大任教,正式開始獨立從事科研。回國之後,他僅有7000元科研啟動費和一間20平方米的實驗室。儘管條件艱苦,他不管不顧地就開始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經過慎重考慮和調研,他經尋找新的超導體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由於在美國期間,他從事的是催化劑的固體化學反應過程方面的研究,因此他決定從新型氧化物超導體開始。萬事開頭難,錢逸泰熱火朝天地做了半年實驗,卻毫無進展。儘管如此,他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就這樣一幹就是七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在氧化物超導材料探索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發現了多種新超導體,並且創新了超導材料的製備方法。

中科大校園一景

開創納米材料有機溶劑研究新領域,科研成果突出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但是由於在超導體系的科研中,科研工作越來越側重於理論,難以進行產業化,因此他決定尋找新的科研方向。對於已經年逾五旬的錢逸泰,轉換科研方向風險非常之大。當時納米技術方興未艾,全世界正掀起納米技術的新潮,因此錢逸泰將研究方向拓展到納米材料領域。中國科技大學作為中科院直屬院校,科研平臺先進,這也為他研究納米材料課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科研優勢。

中科大校園一景

考慮到實驗室的博士生大多數是化學背景,做一些無機材料化學合成似乎更合適。經過調研,錢逸泰確定了有機溶劑熱反應製備非氧化物這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5年錢逸泰和他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製備實驗大獲成功。1996年文章成功發表在Science雜誌,審稿人對於此項成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由於科研成果突出,錢逸泰教授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稻草變黃金」引起學界爭議,桃李滿天下被稱為頂尖科學家的搖籃!

在有機溶劑熱合成過程中,錢逸泰教授發現如果實驗溫度較高,經常會產生石墨。這讓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可以通過化學方法置換得到金剛石?錢逸泰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探索金剛石之路。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在高壓釜中合成了金剛石。他們的試驗成果1998年發表在Science雜誌,一經發表,瞬間在科技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一成果被世界知名雜誌評價為「稻草變黃金」。為了驗證實驗的真實性,學校專門邀請眾多科學家進行驗證,結果證明實驗結果真實有效。但是由於製備方法很危險,並且回收率不高,因此是否該推行此方法引起了數年的學術爭議。

中科大校園一景

除了突出的科研成績,錢老最為人津津樂道是他的育才能力。錢逸泰教授一生桃李滿天下,培養了很多優秀的科技人才。錢逸泰的學生中,最為人熟知的有四大弟子(也被稱為四大金剛):謝毅、李亞棟、陳仙輝、俞書宏,全部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陳仙輝是超導領域的領軍人物,而謝毅、李亞棟、俞書宏三人是國際納米科技領域的頂尖人物。除此之外,他還有數位弟子成為長江學者和國家傑青。另外,國際納米界最傑出的科學家楊培東,在中科大讀本科時同樣接受過他的指導。因此,錢逸泰教授也被稱為「頂尖科學家的搖籃」。

結語

錢逸泰教授作為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在超導和納米領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創造性地提出納米製備新方法,使「稻草變黃金」成為了可能,不過卻引起了學界數年的爭議。他培養人才能力突出,一生桃李滿天下,四大金剛全部成為中科院院士。因此,錢逸泰教授被稱為「頂尖科學家的搖籃」可謂實至名歸。你覺得呢?祝願錢逸泰教授工作生活順利!

中科大校園一景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相關焦點

  • 沉痛哀悼:材料學家、金展鵬院士逝世!被譽為「中國霍金」
  • 納米領域的院士盤點(上)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納米科學與技術主要包括:納米體系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加工學、納米力學等,而納米材料的製備和研究是整個納米科技的基礎。納米技術已逐步成為交叉性、引領性和支撐性的前沿研究領域,在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發展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納米領域的院士盤點(下)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納米科學與技術主要包括:納米體系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加工學、納米力學等,而納米材料的製備和研究是整個納米科技的基礎。納米技術已逐步成為交叉性、引領性和支撐性的前沿研究領域,在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發展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這位中國物理學家堪比霍金,備受外國人崇拜,為何在中國飽受爭議
    雖然經過了幾十年時間的發展,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在科學領域,很多方面仍然落後於西方國家。從近一個多世紀來看,大部分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都來自於外國,比如愛因斯坦、霍金、波爾等等。當然,中國也並非沒有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有一位中國物理學家堪比霍金,他的成就甚至能夠讓他在整個物理學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備受外國人崇拜,但是為何他在中國卻飽受爭議呢?
  • 李圭白院士、湯鴻霄院士、張杰院士為哈工大百年校慶送祝福
    學院歷百年弦歌不輟、育桃李譽滿天下。辦學百年,培養了上萬名校友。廣大校友奮鬥在市政環保領域各條戰線,為老百姓喝上安全健康的水,為碧水、藍天、淨土辛勤工作,努力奮鬥。是廣大校友的優異表現,為母校贏得了人才培養的搖籃的讚譽。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 這位蘇州出生的物理學泰鬥走了,但「馮端星」永遠閃耀……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20世紀80年代,主攻凝聚態物理學與材料科學,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準位相匹配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倍頻增強效應;90年代,他轉向「納米材料」課題,與嚴東生院士共同出任國家基礎研究攀登計劃「納米材料學」的首席科學家,有力推動了中國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的研究進程。
  • ...的新院士就是45歲的他!遠不滿足用DNA摺紙術做一幅納米級中國地圖
    陳先生是我國著名分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分析化學概念的創導者和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創始人。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桃李滿天下。2015年,陳洪淵先生被授予《自然》傑出導師終身成就獎。李根喜老師於1996年留在生物化學系任教,樊春海在此時恰好進入實驗室做畢業設計,在李老師建議下決定跟隨朱德煦、李根喜兩位導師攻讀研究生。
  • 納米塗料有毒?院士建議需開展毒性研究
    現在,納米技術日益廣泛運用於塗料行業,納米塗料也成為塗料市場的另一道風景。不過,近段時間有關納米材料有毒的消息卻為這股「納米」風潮潑了一盆冷水。    其實早在幾年前,就有科學家開始關注納米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作用。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有一半是他的弟子,他卻幾乎不為人知
    不過,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想不到,在這23位來自天南海北的科學家中,有一半人師出同門。他們都有同一位老師,他的名字叫:葉企孫。葉企孫(右三)葉企孫桃李滿天下,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衛星之父」趙九章、「氫彈之父
  • 佳業佳境董事長黃建軍出席李圭白院士工作站學術交流活動
    2018年9月7-8日,北京佳業佳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軍教授隨同李圭白院士一行,到山東省乳山市出席了院士工作站與地方政府的學術交流活動。
  • 射頻微波專家孫忠良院士逝世,沉重悼念!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1年至2003年,任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東南大學電磁場與微波學科負責人 [3]  。2001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2019年6月29日3時24分,中國毫米波技術領域傑出專家和教育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高校科技先進工作者、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
  • Goddard III院士做客天津大學「求是名師講堂」
    勇於探索:不必以100%的時間做一件事,70%時間做好本職工作,30%的時間去涉足新的領域。重視家庭:與妻子61年的金婚,見證了愛情的從一而終。家庭不是負擔,是科研創造力的無盡源泉。重視學生:只有學生的成功,老師才能算的上成功。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盡心盡責,桃李滿天下。
  • 悼念孫儒泳院士,一位出現在我們生物課本選修三的老者
    孫儒泳院士,常常翻閱高中生物課本選修三的同學們應該知道,書的開篇講述的就是記者去採訪孫院士,問他一些相關的問題和知識來向青少年們解惑,當時的孫院士已經是高齡,但他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甚至當記者去採訪他時,他也是在百忙之中抽出的時間,這種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綠色化學先驅 張俐娜院士
    她是武漢大學的首位女院士,她被譽為「中國綠色化學的先驅和鬥士」 。她曾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安塞姆•佩恩獎。       她將毫不起眼的生物材料變廢為寶,通過開發出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 中國水泥、化工專業創導者 中科院院士時鈞逝世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光明日報報導,9月1日凌晨3時15分,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時鈞院士  60多年來,他在化工高等教育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有不少是蜚聲中外的科學家,兩院院士就有14位。時鈞先生是中國水泥專業、化學工程專業的創導者和開拓者,對吸收、乾燥技術、膜分離技術和化工熱力學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貢獻,先後獲得了「全國化工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 ...報導黃維院士、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重大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4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記者今天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這位姜堰籍院士獲獎了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以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數學大師、人工智慧先驅、我國智能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吳文俊(1919年-2017年)先生命名,依託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具備提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資格,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代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徵
  • 張俐娜院士:中國「綠色」化學的先驅和鬥士
    到了大三時,我對這位厲害的女教授實在感到好奇,便趁一次下課時和同學一起偷偷跑到張老師的實驗室去看看。張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風度優雅、端莊秀麗。後來,我進入張老師創建的武漢大學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實驗室。有一次,張老師和我談起將來的打算,聽我講完正在選修雙學位和想做科研之後,她問:「你想要做什麼?要雙學位就別到我這裡。」
  • 2015年諾貝爾獎預測公布,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成熱門
    鑑別高引用文章,找出過去2、30年特別有影響的工作;2. 確定這些工作所對應的研究領域和主要貢獻者;3. 搜索這些工作和貢獻者是否獲得其他獎項,特別是對諾貝爾獎有指標意義的大獎,比如生理學方面的Lasker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