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兩彈一星元勳,有一半是他的弟子,他卻幾乎不為人知

2020-12-05 夜讀史書

1999年9月18日,23位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被授予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這23位科學家也因此被人們尊稱為「兩彈一星」元勳。

不過,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想不到,在這23位來自天南海北的科學家中,有一半人師出同門。他們都有同一位老師,他的名字叫:葉企孫。

葉企孫照片

葉企孫是誰?恐怕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在我國的物理學界,葉企孫卻是大神級別的人物。

葉企孫13歲進入清華學堂(今天的清華大學),成為清華的第一批學生。20歲前往美國,先後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師從實驗物理大師布裡奇曼。在美留學期間,葉企孫和他的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h的值,被物理學界沿用16年之久。

1924年,26歲的葉企孫學成歸國,他希望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全部奉獻給還非常貧窮落後的祖國。兩年後,清華學校(現清華大學)成立了物理系,葉企孫擔任物理系主任、教授,成為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葉企孫(右三)

葉企孫桃李滿天下,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衛星之父」趙九章、「氫彈之父」彭桓武、「光學之父」王大珩、「飛彈之父」錢學森、「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力學之父」錢偉長、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粒子物理學家周光召、核科學事業主要開拓者之一的朱光亞、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固體物理學家葛庭燧。他們都是葉企孫的學生。

李政道與楊振寧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楊振寧、李政道,是葉企孫的學生;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林家翹,是葉企孫的學生;第一位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戴振鐸,是葉企孫的學生。

借用著名科學家牛頓的一句經典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許多葉企孫的學生而言,葉老師無疑就是他們心中的這位巨人。

王淦昌(左)為葉企孫銅像揭幕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葉企孫毅然放棄了出國訪問的機會,投身到抗日洪流之中。1948年,葉企孫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葉企孫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常委委員。

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去世,終年79歲。葉企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和教育事業。相比他那麼多名滿天下的學生而言,他自己卻是顯得如此默默無聞。但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將會永遠被歷史所銘記,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他是我國物理學奠基人,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一半都是他的學生!
    在一九九年的九月十八日,曾經我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作出努力的二十三位科學家被授予了相應的獎章,他們也因此被認為是這項事業的元勳,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想像,這二十三位科學家中有一半都曾經在一個老師那裡求學。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到底有多偉大?
    清明節,寫字紀念下偉大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兩彈一星是指核彈、飛彈和衛星,它們對新中國的意義恐怕無需贅述,這23位偉人就是背後的國之棟梁。這23位,即便放在國際上,又是個什麼地位呢?事實上,23位元勳中有21位都有留學經歷,16位是博士,最終學歷大都是國外頂級院校研究所。在那個年代,從航空航天、核物理、高新材料、力學等專業優秀畢業,世界頂級學校和頂級專業,這23位本身已經是世界頂級的人才。例如錢學森,1938-1947年發表了幾十篇在該領域內舉足輕重的文章,可以說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在超高速空氣動力學方向和他導師馮卡門共同是鼻祖級存在。
  • 中國物理界的鼻祖,世界欠他一個諾獎,兩彈一星中他的弟子有八位
    雖說以上幾位中國的物理界大佬幾乎家喻戶曉,但在中國物理界,還有一位大牛,他是中國核物理學科的奠基人,對物理的貢獻以上幾位都要大,他就是趙忠堯,很多人好奇,趙老先生乃何許人也?趙忠堯是「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錢三強的老師,除了二人外,趙忠堯還培養出王淦昌、趙九章、彭桓武、王大珩、陳芳允、朱光亞六位兩彈一星元勳,中國一共二十三位「兩彈一星」元勳,趙老的弟子就有八位,佔三分之一還多。可以說,沒有趙老就沒有中國物理的今天!讓我們截取趙忠堯先生人生的幾個片段,從中領略這位傑出物理學家的風骨吧。
  • 錢三強一句話他「消失」17年,鄧稼先是他學生,晚年被撞無人扶
    國家共授予23人兩彈一星元勳獎章,而其中有七位先生在獲得此榮耀之前已與世長辭,他們兢兢業業、隱姓埋名,在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而出,又在實現自我價值後繼續勤懇鑽研,深藏功與名。牛頓曾說自己取得的成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科學具有傳遞性,老一輩科學家們把自己畢生所學授予子弟,弟子們在此基礎上總結、創新,科學的發展就是這樣不斷繁榮壯大起來,因此在科學界有許多赫赫有名的「師徒」。
  • 兩彈一星帷幕後的英雄,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時代欠他一個勳章
    榮獲兩彈一星的院士之中,至少有一半人是葉企孫的弟子,其他兩彈一星榮譽獲得者也或多或少接受過老先生的指導,王淦昌、錢三強、彭桓武、趙九章、鄧稼先、朱光亞、鄧稼先、李政道等等科學家都是葉企孫老前輩的徒子徒孫,整個中國的物理界有一半江山都是老先生和他的學生打下來的。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相信前幾天的國慶70周年大閱兵有不少讀者朋友肯定是觀看了直播的。在地面方陣中最後一個亮相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東風41和戰略飛彈,它是我們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殺手鐧。而提到核戰略飛彈的發展,就不得不感謝一群人,他們就是兩彈一星元勳。
  • 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毛主席對錢學森評價是,他不只值五個師,是無價之寶,必須一切服從錢學森領導!錢學森給中國做出的貢獻遠遠不止兩彈一星,是錢學森給我們帶來了如今和平的生活,沒有錢老等一眾留洋人才的歸國,中國絕對沒有今天的光景,沒有兩彈的話外國資本主義一定會干擾我們的發展,更不談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成就。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畢業於國內哪些大學?有什麼樣的學歷?
    策劃|冷絲欄目|絲說大學人物從學歷學位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中,本科學歷3人,約佔13%;碩士研究生6人,約佔26%;博士研究生14人,約佔61%。他們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名牌大學。從就讀學校看,「兩彈一星」23位元勳所受的本科教育,全為國內外一流高校。此後,他們中的20人,或在國內,或在國外名牌大學繼續深造。
  •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 風雲中帝釋天不會教弟子?長生不死神的弟子遠超他弟子,神醫太驚豔
    而他的弟子則只有兩個,分別是武林三神之一的神醫以及大弟子神將。我們就來比較一下帝釋天的弟子和長生不死神的弟子之間的差距。可惜因此受傷,被帝釋天派大弟子冰皇追殺,他身受重傷,但是冰皇也奈何不了他,可惜他為了一個小女孩,結果被冰皇擊殺。
  • 倆山大教授,他的學生財富23億,他成就山東首富,自己不是富豪
    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韓愈在《師說》裡說: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政,如是而已。只有「弟子不必不如師」,才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浪把前浪拍在沙灘,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規律。
  • 23位兩彈一星功臣,半數以上是他的學生
    葉企孫這個人的名字可能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太熟悉,網上能查到的只知道他是上海市人,但他具體在上海哪裡出生、居住?幾乎無人知曉。葉企孫祖上世居滬上蓬萊路東首數百年。他和我們這個時代交臂而過,是—個我們知道得最晚,了解得最少,然而卻對中國科學界貢獻巨大的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
  • 他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卻培養出中國一半的兩彈一星元勳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表彰在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王淦昌、周光召、趙九章等23位科技專家,為他們頒發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牛頓,他是科學上的巨匠,卻是道德上的矮子探索他不為人知的一生
    牛頓像艾薩克-牛頓的一生非常極端,他是一個智商290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作與成就不計其數,在此不再過多贅述,讓我們共同探索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人生——醜陋的德行牛頓vs胡克 萬有引力之爭胡克像胡克是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設計和發明許多科學儀器,被譽為英國的「雙眼和雙手」。後世公認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也奠定了他科學巨擘的地位。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只是這麼優秀的人才,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 他是鮮為人知的兩彈一星元勳!是他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在23位獲獎人中,有一位叫史麗君的女士。 她是替自己的丈夫來領獎的,她滿臉熱淚感慨萬千。 因為她的丈夫去世整整十六年了。 史麗君丈夫叫錢驥,正是他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
  • 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外村的都想來學拳,「四大金剛」弟子遍天下
    太極拳從誕生到成為人類「非遺」,中間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又經歷了怎樣綿延曲折的歷程?12月25日來到陳家溝,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感受申遺成功後陳家溝的變化。「外村的都想來學拳,討個好營生」陳家溝位於焦作溫縣城東,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到這裡,陳氏人丁漸多,佔據了村裡的絕大多數。而村裡又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因此改名叫了「陳家溝」。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很多人可能會遺忘那個曾經無私給予自己的教師,即便他已經用過往一切執念奉行著教師的責任,甚至跌落塵埃之中。 往昔中國曾有一位投身教育的科學家,他一生清貧且孑然一身,卻為中國培養了無數科學人才,甚至兩彈元勳之中一半都是他的學生。
  • 12歲入清華,他終身未娶卻培養79名院士,晚年精神失常成乞丐
    他的學生名滿天下,他在專業領域如雷貫耳。他令無數學生敬佩,又令無數學生感傷。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位兩彈功勳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學生。這一年,他23歲。 27歲那年,他回國,在清華創建物理系。31歲那年,他在清華創建了理學院,其中包括算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地學6系。 當時請不到老師。他就把千辛萬苦請來、年齡資歷都不如自己的教師吳有訓的工資,定的比自己還高。後來又在自己盛年時,接連力薦吳有訓代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一職。
  • 鴻鈞將通天教主帶走,究竟是救他還是罰他?看看三清的排名就知曉
    萬仙陣大戰後,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通天教主門下仙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尤其是他的四大親傳弟子和隨侍七仙一個都不在身邊,通天教主欲哭無淚,於是萌生了毀滅世界的念頭,畢竟聖人擁有"再立地水火風換個世界"的能力。當通天教主這種可怕的念頭出現後,鴻鈞老祖似乎能心靈感應,立即就來到他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