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牛頓的一生非常極端,他是一個智商290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作與成就不計其數,在此不再過多贅述,讓我們共同探索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人生——醜陋的德行
牛頓vs胡克 萬有引力之爭
胡克是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設計和發明許多科學儀器,被譽為英國的「雙眼和雙手」。後世公認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也奠定了他科學巨擘的地位。但胡克早於牛頓就發現了「引力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現象,而當時牛頓甚至錯誤的認為引力大小不隨距離變化,天真的胡克將自己的發現和感想寫信告訴牛頓,糾正其中的錯誤概念。可牛頓翻臉不認人,不承認自己得到過胡克的幫助,並且先發制人,出版成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將書中涉及胡克的引用統統刪掉,牛頓的名聲大噪,坐實萬有引力之父。在胡剋死後,身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長的牛頓,將皇家學會的胡克實驗室和胡克圖書館解散。胡克的所有研究成果、研究資料和實驗儀器也被分散或者銷毀,牛頓還下令銷毀胡克的畫像。
牛頓vs萊布尼茨 微積分之爭
萊布尼茨,涉及數學、法學、力學、光學、語言學等40多個範疇,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牛頓和萊布尼茨各自獨立發明了微積分,而牛頓聲稱自己先於萊布尼茨得出了方法,可當時牛頓幾乎沒有發表過任何內容,而期間萊布尼茨已發表了微積分學的完整敘述。而萊布尼茨的符號「微分法」早就被被歐洲大陸全面採用。1699年,英國皇家學會搶佔頭條,指控萊布尼茨剽竊了牛頓的成果,爭論全面爆發。氣候皇家學會發布了調查聲明,宣布牛頓才是真正的發現者,萊布尼茨被斥為騙子。但後來,人們發現該調查中評論萊布尼茨的結語是牛頓本人寫成。本來兩人關係默契,互相通信,討論學術,但這場爭論破壞了兩人的關係,牛頓暗使手段打壓萊布尼茨的經濟來源,萊布尼茨晚景悽涼。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都覺得牛頓是個謙遜的人,而這句話出自牛頓寫給胡可的信中,當時兩人正因為光學研究的問題互相攻擊。因此這句名言其實是對胡克的嘲弄,傳言胡克身材矮小且其貌不揚。
牛頓一生之中有太多令人不齒的事跡,但即便這樣也不能掩蓋他的成就,我們應該學習他對科學認真探索的精神,卻要摒棄他令人不齒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