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忘了自己的「成就」?伴他一生的「怪癖」,原來是這個!

2020-12-06 勵新科技

愛因斯坦,相信大家「如雷貫耳」。他被稱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科學巨匠。但是人無完人,即便是在眾多領域上有所成就的愛因斯坦,也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偉人的怪癖,我們不懂

原來,伴隨他一生的「怪癖」就是健忘。對很多人而言,健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擺在不少老年人面前的一個事實是,健忘就代表著他們大腦的衰老,那麼,愛因斯坦也是因這種情況才會健忘的麼?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所創下的科學壯舉數不勝數。但奇怪的是,愛因斯坦本人似乎不太記得自己的「豐功偉績」。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家人集體出動,用「紙條」提高記憶

事實上,據愛因斯坦的妹妹回憶。愛因斯坦似乎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壞毛病了。最令愛因斯坦家人受不了的就是他的健忘,因為他總是忘記寫作業被老式訓斥,他家裡人交代給他需要辦的事情,愛因斯坦轉眼就可以忘得一乾二淨。無奈之下,愛因斯坦的家人只能用「寫紙條」的方式幫助他把需要記住的事情記錄下來,避免忘記。但誰也沒想到,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愛因斯坦竟然連這些記錄著重要事情的紙條也會忘記帶。

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愛因斯坦」

但與眾不同的是,當其他小孩子都在無憂無慮地玩耍的時候,愛因斯坦卻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著天空思考。後來,研究學的學者發現這種怪癖在許多天才人物身上都有出現過。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難道是這個「怪癖」可以鑄就偉人們與眾不同的獨特思維能力?

從小就與眾不同,這就是天才的「日常癖好」

答案當然不是。其實,愛因斯坦的家人一直很擔心愛因斯坦是不是得了健忘症,還帶他看了醫生。但是後來,再一次記者的採訪中,人們才得知愛因斯坦是刻意地忘記某些事情的。他覺得只需要記住一些必要的事情就可以了,而其它一些瑣碎的事只會佔據他的大腦容量,並且還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因此,愛因斯坦也許是在選擇性地忘記一些事情罷了。不過據了解,愛因斯坦自己的確承認過自己有「遺忘症」,在他的「自述」裡多次提起。

自己的「新家」不知在何處,令人尷尬

在他功成名就後,公司為他安排了專屬秘書和辦公室,可是他的「老毛病」依然經常犯。記得有一次辦公室的電話響起,愛因斯坦的秘書拿起電話問道:「您好,請問您是找愛因斯坦博士嗎?他今天沒來!」電話另一頭卻問:「請您告訴我,愛因斯坦博士的新家在哪兒?」秘書一聽立刻警覺起來並當場表示不能說。這時,電話裡傳來低沉的聲音:「我就是愛因斯坦,我忘記我的新家搬去哪裡了,請幫我查一下。」這樣的記性,真是讓人尷尬。

不過小編認為,我們在記憶某些事情的時候,應該多去學習一下愛因斯坦的「遺忘症」。要有所記憶,有所不記憶。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一生都有的「怪癖」,很多天才都有,一般人無法理解
    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很多時候都在網絡上看一定的消息卻也漏了很多我們不知道或者印象不深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以前或者現在發生的,因為這些事情的性質所以很少人會去注意,但是小編來滿足你們的好奇心,這更多是有趣的事情,希望你會喜歡這些話題,都是小編通過資料編寫而成的,今天和大家說說愛因斯坦一生都有的「怪癖」,很多天才都有,一般人無法理解
  • 為什麼愛因斯坦26歲就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原來他有這個秘訣
    愛因斯坦為什麼年僅26歲就在物理學的幾個領域做出第一流的貢獻?試想,當時愛因斯坦二十多歲,學習物理學的時間不算長,作為一個業餘研究者,他的時間更是極為有限。而物理學的知識浩如煙海,如果他不是運用直接目標法,就不可能在物理學的三個領域都取得第一流的成就。他在《自述》中說:「我把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耗盡我們短暫的一生。
  • 他雖不出眾,卻三度出手助愛因斯坦登頂,最終也成就了自己
    馬塞爾·格羅斯曼,瑞士數學家,愛因斯坦大學時的同窗好友。他一生在學術上並沒有多大建樹,但他曾經三次出手,幫助愛因斯坦,成就了他不朽的科研事業。也正是因為對愛因斯坦的幫助,他也得以在科學史上留下大名,為後人所傳頌。
  • 他官至宰相,可最大的成就卻在科技上,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他,出身於閩南望族(今廈門同安),一生好學,天文、地理、歷算、音樂、醫藥等方面無所不通;他,一生仕途漫長,官位顯赫,但其最大的成就不是在政治上的建樹,而是在科技上取得的成果。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也被很多人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愛因斯坦」。可能是由於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歷史人物挖掘不夠,此人並不被大家熟知,他就是被遺忘的中國歷史名人——蘇頌。
  • 愛因斯坦:一個人愛吐舌頭的、「健忘」的科學怪人
    愛因斯坦:一個人愛吐舌頭的、「健忘」的科學怪人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成就令人矚目,比如他創立狹義相對論、提出光子假設、解釋光電效應、創立廣義相對論等等。正是愛因斯坦對工作狂熱到偏執,才會他那些令人仰望的光輝成就,才會有「天才」的稱號。實際上,愛因斯坦還十分健忘。雖然他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聰明的人,但是他的記憶力並不是很強,甚至他本人還多次承認,他很健忘。小時候的愛因斯坦,除了性孤僻、愛發呆之外,就顯示了他的健忘。
  • 他一生坎坷,卻以量子物理參透萬物,終與愛因斯坦齊名!(下)
    為開闢探索微觀物質運動規律新途徑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現在量子理論已成為現代理論和實驗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理論,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普朗克成了德國科學界的中心人物,和愛因斯坦並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物理學家,他的量子理論物理學的飛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基於這樣的成就,1918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他一句話反而成就了現在的他
    楊振寧的一生都為了物理學,最終沒有讓自己失望,取得了很多驚人的成就。楊振寧不止一次在全世界表示自己喜歡愛因斯坦,尊重愛因斯坦,他把愛因斯坦當做是自己物理學上面的榜樣,為了能夠好好的學習每一次都會去聽愛因斯坦的成果發布會,而且還會跟愛因斯坦交流。最可惜的就是這兩個人沒有一個合影過,在愛因斯坦死的那天,楊振寧在葬禮上面痛苦。楊振寧想到自己最後一次跟愛因斯坦見過,而且自己還表現的非常的不好,楊振寧的心裡很難受。
  • 聰明跟成就成正比嗎?他智商碾壓愛因斯坦,為何成就一般?聊泡利
    ,現在我們看到的所謂愛因斯坦智商值,是一個叫布贊的西洋棋大師,他把不同時代的天才,按照他們的成就啊影響啊等一一打分,然後把打分匯總,再轉化為智商。理科成績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從這份成績單以及日後的成就推算,愛因斯坦的智商必定很高。但是,愛因斯坦的智商,絕對沒有高到什麼智商兩百,古往今來排第六啊之類那麼誇張的地步。在真實的科學史中,就有這麼一個物理學家,他的智商完全碾壓愛因斯坦,讓愛因斯坦因為他的質疑而惴惴不安。然而,他在物理上的成就,卻遠不如愛因斯坦。他,就是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
  • 天才愛因斯坦的五個怪癖
    許多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包括周期表,DNA結構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據說都是在發現者無意識的時候得到突破。愛因斯坦夢見牛觸電,從而總結出狹義相對論。這是真的嗎?早在2004年,德國呂貝克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ubeck)的科學家們就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檢驗這個想法。首先,他們訓練志願者玩數字遊戲。
  • 愛因斯坦為何會在生前,燒毀自己的筆記,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愛因斯坦為何會在生前,燒毀自己的筆記,難道他發現了什麼?愛因斯坦是我們科學發展道路上的寶藏,他是可以在眾多個科學家中穩坐C位的人,他的一生創造可以說是推動了整個科學的發展。如果說誰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愛因斯坦當之不讓。
  • 愛因斯坦:小提琴伴隨他一生
    愛因斯坦是一個莫扎特迷,在趙鑫珊 周玉明 合著的《莫扎特之魂》一書序幕中「死亡意味著什麼?」。。。他4歲時才開口說話,上學後也沒有變得聰明起來。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都斷言:這孩子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到最後,他也認為自己是個「少見的笨孩子」,就像鄰居和長輩們說的那樣。他對這些眾口一詞的結論感到既惶恐又沮喪,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也沒有信心,甚至想退學算了。
  • 他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還切成240塊收藏,原來是因為這個!
    他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還切成240塊收藏,原來是因為這個!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直到現在愛因斯坦都被看作是一個1萬年才能夠遇到的天才,主要研究的是在物理學方面,而且在物理學方面所提出的理論也是讓現在的科學家認為有很大的幫助。
  • 愛因斯坦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大腦有關還是後天努力有關?
    愛因斯坦的「天才」揭秘像愛因斯坦那樣取得偉大成就的人,肯定具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事實上,愛因斯坦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他認為相比天賦,好奇心與後天的勤奮以及鍥而不捨的追求更加重要。大學時代多項成就1895年,愛因斯坦從慕尼黑的盧伊波爾德大學輟學後,在義大利米蘭的父母身邊悠閒地生活了一年。之後,他來到瑞士蘇黎世,參加了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結果因為語言和生物的成績不佳而落榜。但他尤為出色的數學和物理成績引起了該校韋伯教授的關注,便同意他來學校旁聽物理課。
  • 智商跟成就成正比嗎?他們都比愛因斯坦聰明,為何成就卻不如他?
    ,然而,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名聲,地位,都不如愛因斯坦。他的科學成就,可以概括為朗道十誡,這十大成就涉及物理學各個領域。這也是兩人成就不如愛因斯坦的一個關鍵原因。3 機遇一個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大時代的機遇,是離不開運氣的。愛因斯坦就非常幸運,他的科研能力最巔峰的時候,恰好正處於實驗推翻了經典物理,而現代物理又還沒建立起來那一刻。
  • 楊振寧的科學成就能和愛因斯坦比肩嗎?他只能排到第四梯隊!
    牛頓開創經典力學時代儘管牛頓有些睚眥必報的性格,但不得不承認牛頓的工作是開創性的,他將伽利略的實驗科學歸結成了科學體系的一部分,提出了科學的範式,是近代科學體系的開創者之一,當然這絕對不能忘了哥白尼還有克卜勒他們的貢獻,但總結性突破的窗戶紙被牛頓捅破了!
  • 中國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成就不輸愛因斯坦,他的學術貢獻有多大?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人叫做楊振寧,對於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楊振寧,而正是因為這個獎項才得以讓他聞名於世界。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並不是因為他做出了多少成就、搞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他在1964年的時候加入了美國國籍。而這一做法也讓他背負了很多罵名,很多民族自信心強的人就會覺得他是嫌棄自己的祖國,才會加入美國國籍,更有甚者還說他是一個賣國賊。但是這樣的看法終究只是表面的,因為入美國國籍終究是他個人的選擇。
  • 愛因斯坦的科研思路是啥?為啥他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
    前面的文章我多次講解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是愛因斯坦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為啥能夠給在年輕的時候做出如此卓越的科學成就,這一點不禁讓無數科學家感到好奇,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問題來和大家談談。這與我們的直覺非常違背,速度這個物理量應該是相對的才對,換了一個參考系原來處於高速運動的物體也可能速度變為0,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也就是說速度本身就是可變的,看你選參考系是啥速度就是啥,但是光例外。
  • 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
    、「如何知道自己懂得什麼?」、「人的本質是什麼?」、「何謂善?」等等這些問題時,往往能得出超出常人的真理,所以他們成了著名的哲學家,但是哲學家在生活中就很完美嗎?等你看完這些哲學家的怪癖,你絕對不會這麼想了。請看——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1、叔本華(1788-1860)——愛養捲毛狗叔本華是精神上的流浪兒,他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也不屬於任何人。
  • 有點怪癖也挺好:日常習慣如何塑造你的大腦
    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每天晚上都要反覆擠壓自己的腳趾,每隻腳100次。他說這有助於刺激他的腦細胞。20世紀最高產的數學家保羅·埃爾多斯也有自己的刺激物:安非他命。一個朋友跟他打賭,說他不能停用安非他命一個月,他贏了,但同時抱怨「你讓數學倒退了一個月」。牛頓一直在吹噓獨身的好處。
  • 霍金的成就到底有多大?他的去世對後人的影響如何
    很多人一說到霍金,第一想到的就是外星人,很多人也是通過對霍金的一些預言而認識他,尤其是霍金對外星人各種言論。其實大部分人霍金根本就不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從認識真實的霍金,讓我們去回顧霍金的一生及他的偉大成就。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年輕時的霍金還是小帥的,23歲結婚,還生了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