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科研思路是啥?為啥他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

2020-10-17 小彭來給您解惑

前面的文章我多次講解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是愛因斯坦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為啥能夠給在年輕的時候做出如此卓越的科學成就,這一點不禁讓無數科學家感到好奇,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問題來和大家談談。

首先你還是需要了解愛因斯坦所處年代的物理學發展情況,當時是牛頓力學無所不能的時代,所以有科學家直接斷言:牛頓力學就是這個宇宙力學的終極理論。因為當時牛頓力學的確是把99%的問題都解決了(注意:當時還沒有研究到微觀領域,所以對微觀世界的研究還沒有進展)。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按道理來說,後人再努力也無法做出突破性的物理成果,因為牛頓力學相當於給物理學大廈打了一個穩固的地基,後人只能在地基上面做一些修補工作。但是當時有個問題一直沒解決,那就是光速問題。

按照經典的伽利略變換,速度這個物理量是可以疊加的,比如一列火車以速度4m/s往左走,此時車裡有個人也往左跑在車裡計算出來的速度是1m/s,那麼地面上看車裡面的人速度肯定就是4+1=5m/s。也就是說速度是可以直接相加的。

但是隨著人們的測速儀器越來越先進,人們終於可以精確的去測量光的速度,這一測量不打緊,居然發現光速相對於任意參考系速度都是固定值。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還是有一列火車往前走,如果車裡面有個東西在跑,速度的確是可以簡單加起來。但是車裡面跑的東西不能是光,如果是光的話,無論車裡面看光速度還是地面上看光速度都是C不變。這也就意味著說光速是不需要任何參考系永遠都是C不變。

這與我們的直覺非常違背,速度這個物理量應該是相對的才對,換了一個參考系原來處於高速運動的物體也可能速度變為0,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也就是說速度本身就是可變的,看你選參考系是啥速度就是啥,但是光例外。

為啥光例外,當時無人能解釋。所以大家明白了沒?其實「光速不變」並不是某個科學家用某種理論推導出來的結論,而是大量人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和原理,採用不同的儀器測量出來的。雖然我們理論告訴大家光速應該是可以變的,取決於選的參考系。但是實驗卻打臉理論了,實驗告訴大家光速不依賴任何參考系且永遠固定為C。

面對這樣的問題,一般的科學家可能畢生都去研究光為啥不變,去尋找各種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但是愛因斯坦卻不一樣,愛因斯坦認為既然實驗說光速不變,那我就姑且把這個當做真理,看看往後推理能得出啥結論。結果一推理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我們的時間和空間居然也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1秒,也沒有絕對的1米,相同的物理過程在某個參考系下是1秒,換了一個參考系也許是1年,同樣的道理,相同的棍子在某個參考系下是1米,換了一個參考系也許是0.01米。

所以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直接以實驗的結論作為真理,去挑戰了人類幾年前的直覺和常識。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愛因斯坦當時的思路,其實是直接把實驗結果當真理,然後往下推理,得出一個結論,儘管這個結論與直覺違背,但是相信這個結論,看看能做出啥,所以才發現了狹義相對論

這種科研的思路其實在愛因斯坦之前尚未有人做過,以前的人都是先猜想某個理論,然後再去做實驗來驗證這個理論,不斷去修復完善這個理論,也就是先猜想理論後實驗,而愛因斯坦則是直接以實驗的結果為前提,往下推理出一個理論來,相當於是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打破常規的科研思路,敢於挑戰人類直覺的智慧,才是愛因斯坦做出偉大成就的法寶。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

相關焦點

  • 聰明跟成就成正比嗎?他智商碾壓愛因斯坦,為何成就一般?聊泡利
    理科成績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從這份成績單以及日後的成就推算,愛因斯坦的智商必定很高。但是,愛因斯坦的智商,絕對沒有高到什麼智商兩百,古往今來排第六啊之類那麼誇張的地步。在真實的科學史中,就有這麼一個物理學家,他的智商完全碾壓愛因斯坦,讓愛因斯坦因為他的質疑而惴惴不安。然而,他在物理上的成就,卻遠不如愛因斯坦。他,就是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
  • 楊振寧的科學成就能和愛因斯坦比肩嗎?他只能排到第四梯隊!
    很多朋友都喜歡將楊振寧和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還有麥克斯韋等偉大的科學家相比較,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楊振寧是在科學界的華人中成就最高的。縱觀整個科學史,能夠得上如此頂尖水準的也屈指可數,那麼楊振寧和他們比起來,究竟誰高誰低呢?
  • 中國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成就不輸愛因斯坦,他的學術貢獻有多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楊振寧,而正是因為這個獎項才得以讓他聞名於世界。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並不是因為他做出了多少成就、搞出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他在1964年的時候加入了美國國籍。
  • 智商跟成就成正比嗎?他們都比愛因斯坦聰明,為何成就卻不如他?
    ,然而,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名聲,地位,都不如愛因斯坦。他的科學成就,可以概括為朗道十誡,這十大成就涉及物理學各個領域。如果朗道跟馮諾依曼兩人,能像愛因斯坦那樣,把畢生的聰明才智,都聚焦在一個更重要的科學領域上,也許兩人的成就,可以比現在更高。2 直覺我們的手機晶片,既有負責計算邏輯的CPU,也有負責處理圖形的GPU,這兩者性能的綜合,才是晶片的真正性能。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偷後,到底研究出了啥?愛因斯坦為何如此聰明?
    愛因斯坦,相信沒有人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著名的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開創者、奠基人,先後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而後又在1999年被評選《時代周刊》選為「世紀偉大人物」而且他與牛頓、伽利略共同擔任高中物理書「三霸」,一看見愛因斯坦,就讓小編我回憶起了當初被物理公式折磨的痛苦日子
  • 楊振寧為理論物理學做出了哪些成就?
    關於楊振寧的科學成就以及他所做出的貢獻,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不了解。這主要是因為楊振寧的主要貢獻都在理論物理學領域,而且很多人接觸到的物理學都是牛頓理論,對他們來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也僅僅是一個名詞,你要問具體都說了啥,其實絕大多數人是回答不上來的。
  • 他「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全身心投入研究,後來發現了啥?
    他「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全身心投入研究,後來發現了啥?一個人聰不聰明,取決於大腦的開發程度。每個人都擁有大腦,開發程度卻不同。在上學的時候,班上總會有成績差和成績好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成績好的人,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的腦子為什麼這麼好使,什麼問題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次次都能維持班級的第一名,有些人無論怎麼努力,卻始終沒有進步。等走上社會後,也常常遇到一些工作能力很強的人,任何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小菜一碟,有些人卻處理得相當糟糕。
  • 楊振寧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成就在全球中能排到第幾位?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楊振寧,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科學成就豐碩,更是中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楊振寧如今已經97歲,算是非常長壽的科學家。說到在世的科學家,很多人覺得楊振寧的科學貢獻排第一。如果說所有科學家的排名,楊振寧也能排在前二十名,科學成果豐碩。
  • 在未來,能夠比肩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應該做出什麼成就?
    這就像愛因斯坦想當年做的就是牛頓曾經做過的一樣,只是比牛頓研究的更深了。對同樣問題的不斷地深入研究,這也體現了真理的相對性特徵。另外,他們研究的都是基礎和影響全局的根本性問題,這也是愛因斯坦和牛頓之所以成為最偉大科學家的根本原因,否則,如果只研究局部和非根本性問題,只能算普通科學家。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曾經研究的是些什麼問題,也就知道未來的愛因斯坦需要做出什麼樣的成就。
  • 霍金去世,他的偉大能否比肩愛因斯坦?
    今天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139歲誕辰,不過今天也爆出了另外一個重大新聞,那就是76歲的史蒂芬·霍金去世,他是與愛因斯坦齊名的物理學家。小爆的朋友圈瞬間被刷爆了,各位朋友紛紛表達了對霍金的緬懷或者評價。
  • 愛因斯坦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偉大嗎?他的成就有多重要呢?
    愛因斯坦究竟是多麼偉大的科學家呢?他有哪些成就?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認為愛因斯坦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今天就在這裡好好的說下愛因斯坦有哪些重量級成就。(大名鼎鼎,不用多介紹了吧)、光電效應、質能等價(E=mc^2)、分子大小的測定。
  • 愛因斯坦的數學造詣與他的物理成就是否有必然的關係
    最近出了一件新聞,說是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這個確實是非常離譜,這也讓我想起了愛因斯坦的一些故事。許多人曾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不好,還有的人說愛因斯坦的物理學領域的成就未能繼續向前一步是因為他的數學方面的造詣不高。這都是以訛傳訛罷了,其實並非是這樣的。
  • 下一位可以媲美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科學家,需要有什麼成就?
    「愛因斯坦」「瓦特」,他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他們的成果都讓人類的科學飛躍式發展,那麼,未來的科學家需要有什麼成就,才可以媲美愛因斯坦或者牛頓?03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的名字享譽全球,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在理論已經基本完備,現代科學十分發達的年代,愛因斯坦橫空出世,用他的理論重新修建了牛頓的力學大廈,給世人帶來了全新的時空觀,並且重新定義了光速。
  •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2個子女卻是「瘋子」?男人要引以為戒
    在人類歷史上,天才人物有很多,其中不負盛名的天才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光子假設、相對論等理論,大大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每個人的智商都是不一樣的,愛因斯坦的智商就是超高,已經脫離了人類正常的智商範疇了。
  • 牛頓的在科學上做出了許多重大成就,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牛頓的在科學上做出了許多重大成就,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伊薩克,牛頓(1642-1727年),是傑出的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是經典力學體系的創始人。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許多重大的成就。(恩格斯:《英國狀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57頁)具體地說,牛頓在科學上的重大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天文學上的成就:牛頓從對天體運動規律的多年研究分析,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愛因斯坦成就曠古絕今,未來會有人超越他嗎?有沒有可能是中國?
    ,一直到百年以後才被人證實,這種成就似乎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相對論這個結論形成以後,愛因斯坦曾到處去做演講和報告,但似乎能懂得的人並不多。局限於時代的限制,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理論物理的科學家,他的很多結論其實都是基於合理存在下做出的猜想。
  • 他雖不出眾,卻三度出手助愛因斯坦登頂,最終也成就了自己
    馬塞爾·格羅斯曼,瑞士數學家,愛因斯坦大學時的同窗好友。他一生在學術上並沒有多大建樹,但他曾經三次出手,幫助愛因斯坦,成就了他不朽的科研事業。也正是因為對愛因斯坦的幫助,他也得以在科學史上留下大名,為後人所傳頌。
  • 為什麼愛因斯坦26歲就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原來他有這個秘訣
    愛因斯坦為什麼年僅26歲就在物理學的幾個領域做出第一流的貢獻?試想,當時愛因斯坦二十多歲,學習物理學的時間不算長,作為一個業餘研究者,他的時間更是極為有限。而物理學的知識浩如煙海,如果他不是運用直接目標法,就不可能在物理學的三個領域都取得第一流的成就。他在《自述》中說:「我把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耗盡我們短暫的一生。
  • 如果有人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會有啥成就?
    導讀:如果有人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會有啥成就?「任意一個大於6的偶數都可以分解成兩個素數之和。」也就是1+1。如此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人們兩百多年仍然沒有解決完全。這個問題在整個19世紀是毫無進展的,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個猜想的內容,但是你就是不能從理論上證明他,直到20世紀,這場哥猜的攻堅戰才陸陸續續拉開序幕。
  • 他都有什麼科學成就?
    但是對於楊振寧而言,《宇稱不守恆》的成就在他一生的成果當中可能都很難能擠進前三位。他學術生涯之中最大的成就是他和他當時帶的研究生米爾斯聯合發表的《楊米爾斯理論》。如果論科學成就,楊振寧可以算是近幾十年物理學界的佼佼者,說他是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一點都不為過。他在四個領域都拿出了十分傑出的科學成果,而且他的研究生涯非常長。因此,在整個理論物理學界,他擁有巨大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