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楊振寧,作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科學成就豐碩,更是中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楊振寧如今已經97歲,算是非常長壽的科學家。說到在世的科學家,很多人覺得楊振寧的科學貢獻排第一。如果說所有科學家的排名,楊振寧也能排在前二十名,科學成果豐碩。那麼,你知道楊振寧有哪些突出的科學貢獻?
一、宇稱不守恆定律
攻讀博士後期間,楊振寧和李政道合作做科研,兩人合作密切。1952年的時候,二人都致力於研究相變理論,發表的論文還引起愛因斯坦的關注。1957年二人合作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因此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這一理論獲得了世界的認可,為物理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玻色子多體問題
1957年左右,楊振寧還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研究稀薄玻色子多體問題,發表了學術論文。通過不懈的實驗探究,不斷修正改進理論,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項。當時並沒有被證實,但是這一理論的突出引起物理界的轟動。近些年,這一修正項獲得了實驗證實,也證明了楊振寧的科學貢獻。
三、楊-米爾斯理論
科學研究離不開合作,他與Mills的合作密切,二人共同努力,提出的理論具有開天闢地的作用,也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在複雜物理現象背後尋找原理、建立秩序。這一理論的提出給之後的科學家研究提供了基礎,後續有十幾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從一定意義上看,楊振寧的貢獻已經超越了諾貝爾獎本身,是對很多物理研究的重大貢獻。
除了這三個科學貢獻,還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統計力學等很多方面都有科研成就,對現代物理的發展進步有突出的貢獻。換個說法,如果沒有楊振寧,物理科學不會達到現在的水平。除了已經去世的偉大科學家,比如愛因斯坦、錢學森等,沒有幾位科學家可以達到楊振寧的水平,他的貢獻值得全人類銘記。
人無完人,很多人只記得他沒有及時回國以及私生活,其實真正有才華的人可以為全人類服務,他的貢獻遠遠超過他的不足。回國後,也為我國培育了很多物理人才,為國家引薦了優秀的國外科學家,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楊振寧的科學成果豐碩,應當被記載在科學發展的史冊上,值得全世界人民尊重。看完楊振寧的科學貢獻,你覺得在全球科學家排行中,楊振寧可以排名第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