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他獲得過諾貝爾獎,還有那句著名的詩:你是上帝恩賜給我最後的禮物。但楊振寧究竟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以及他在物理學上的影響程度,很多人就一無所知了,有人這樣評價楊振寧學術上的地位:他是成果豐碩的物理學家,與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處於同一級別,連霍金也望塵莫及。
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於2000年評選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牛頓、愛因斯坦等這些著名科學家赫然在列,而楊振寧也名列其中排在第18位,如果把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列為第一階梯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當之無愧排在第二階梯,下面許許多多階梯的科學家就不說了。
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16歲高中畢業,並以出色的成績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20歲的楊振寧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1944年研究生畢業,然後公費出國留學,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研究院工作,當時的院長就是大名鼎鼎的奧本海姆,與李政道合作開展研究工作,奧本海姆曾經說,最喜歡的場景就是楊李二人走在普林斯頓的小道上討論學術問題。
1956年,楊振寧聯合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次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時年35歲。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得主,很多人只知道他獲得諾獎的這個成就,其實,楊振寧的成就遠不止於宇稱不守恆,在科學上的貢獻你絕對想不到,他有13個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成果,其中統計力學4個、凝聚態物理2個,粒子物理4個,場論3個,這13個理論,他的理論直接奠定了粒子物理的理論基礎。
楊振寧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高能物理學,著名的楊-規範場是由楊振寧和他的學生米爾斯學術合作的成果,這個理論有著遠超宇稱不守恆理論的影響,它成為此後數十年物理學發展的主要方向,楊-規範場被認為是一個物理的基本結構,也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標準模型。
楊振寧的理論影響了非常多的物理學家,後來許多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就是在楊振寧所奠定的理論基礎上實現的,可以說他的理論是諾獎級別科學家的孵化器,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只有愛因斯坦和波爾等這些大佬級別的科學家了,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標準理論所預測的例子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有7人,通過研究標準理論獲得成就間接獲得諾貝爾獎的有幾十個,楊振寧教出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幾乎壟斷了近60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的獎項。
科學家認為:在自然界中除了有萬有引力,還有三種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這四種力在楊振寧的理論基礎框架內得到統一,統一四種相互作用力,這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生前一直努力也沒有完成的憾事。按照世界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費米之後的第三個物理學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