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楊振寧是當代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眾多物理巨匠之後的又一新高度,他的成就與之家庭是分不開的,從小受父母的家庭薰陶。楊振寧不僅對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方面有貢獻。但他的貢獻不僅僅限於物理學方面的,更有一份為祖國發展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救命的名單。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這份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名單,今天我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位人。
楊振寧,1922年在安徽合肥三河鎮出生,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教楊振寧學習識字,由於家庭的原因註定了他非凡的人生,在高二時便報名統一招考,以優秀的分數被西南聯大錄取,楊振寧在西南聯合大學當研究生時,就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清華大學的王教授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也就是在那時,他也漸漸地欣賞了物理學家的研究風格,並培養了他對物理學的情感。之後的楊振寧就讀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並獲得博士學位,便開始了與李政道的合作之路,在與李政道合作時,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他倆也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後二人各奔東西,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但在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他仍舊是中國公民。
不管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地位多高,在科學的貢獻多大,但很多的中國人卻還是噴他,並不買他的帳,這就要從他加入美國國籍開始說了,當時正值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他並沒有像鄧稼先和錢學森那樣選擇回國為祖國效力,是選擇留在美國,當時其父親楊武之也多次勸他回國,但都沒有成功,而是選擇繼續留在美國搞科研。這也就是那麼多國人噴他的原因了。
也許楊振寧的科學地位比鄧稼先和錢學森都高,但是他沒有像鄧稼先和錢學森那樣無法與之比擬的愛國精神,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他,他缺少讓人民敬仰的奉獻和愛國精神。
儘管在這件事上備受爭議,但楊振寧也是一位受中國人敬仰,值得驕傲的科學家,除了在國籍這一事情上受人非議,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是不容我們妄加評判與忽視的,楊振寧在對是對祖國有貢獻的人,祖國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很多人都在說楊振寧年輕時在美國留學,現在老了回國享福,還總是與錢學森鄧稼先作對,這種認知太過片面,也並不理性。也許是不了解當時的社會情形,在當時的中國科學領域是不完善的,也是落後的。在當時這樣特殊的時刻,如果我們不向有技術優秀的人學習,我們就不會那麼成功的製造原子彈,就會再像清朝一樣閉關鎖國沒有與外界的聯繫與學習,我們就像閉門造車一樣,很難成功,面對這樣的選擇,出國深造才是最明智的。出國學習西方最先進的理論科學,這樣才能更好的給祖國回報。
1971年楊振寧回國後,立馬向鄧稼先老先生介紹了量子理論和先進的科學理論,並將優秀的科學理論傳進中國。作為一位華裔科學家,她積極推動了中美人民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傳播積極的文化在促進中美科技合作方面做出巨大貢獻。擁有美國國籍的楊振寧多次返回祖國,那是中國的特殊時期,回國後的他看到很多的科學家,學者遭受迫害與折磨。於是他開出了一份親友名單,只要是在這份名單上的,以當時他的美國國籍身份這份名單上列出的每一位人都會受到特別的保護,使其減少迫害。正是因為有了這一份救命的名單,才為新中國的發展留下了眾多優秀的科學家,這份名單中就有兩彈元勳鄧稼先。這份名單無疑是非常寶貴的。
結語
隨著國家日益發展昌盛,科學技術理論的不斷壯大,楊振寧選擇回歸祖國,積極推動中國科研的發展,並擔任了清華大學的教授,在他的教學努力下,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不能只因為片面的認識就否定了楊振寧對祖國的巨大貢獻。一個國家的世界級科學巨匠,因為自己的私生活而遭受世人的不公待遇,這是我們的過錯,他們不是心懷天下的聖人,又怎麼會做到事事周全而不被世人所稱頌。不管世人怎樣評論,祖國會記住他,他的貢獻也將會名垂青史。
參考文獻:
《百年物理諾獎回顧:我們的崇敬與誤解》
《對困難的克服——重讀楊振寧《鄧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