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在物理學界影響力很大。科學研究難度最大的是對空間宇宙的研究,物理學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研究四大基本作用力,牛頓創立經典力學,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用空間彎曲解釋引力,麥克斯韋統一電和磁,楊振寧提出楊米爾斯方程、基本統一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這四個在物理學中貢獻最大,老楊一個人基本上統一了三個半力…,是中國有史以來成就最高的科學家,沒有之一。在國際上為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地位,讓外國人從此對中國刮目相看。不僅如此,這位老人在之前還身體力行,親自出馬參加過保釣運動。
楊振寧先生71年就回中國了,是國家領導人的座上賓。楊振寧為中國協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實驗室60餘座,為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一共籌集2億美金的科研經費。他以一人之力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SCI論文三十多篇冷原子、凝聚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年!
楊-米爾斯理論對基礎物理學和現代微分幾何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楊-米爾斯理論的數學性質也是近三十多年來數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此外,與之相關的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問題至今無人解答,它與黎曼猜想、龐加萊猜想等多個意義重大的頂級數學難題一同被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列入2000年5月24日懸賞徵求解答的著名數學難題之一,每一題的獎金都高達100萬美元。
他本人在1967年首先發現的楊-巴克斯特方程為可積模型的研究開闢了全新的方向。他還提出了非對角長程序的概念。
楊-巴克斯特方程對物理和數學都有廣泛的影響。在1990年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4位菲爾茲獎獲得者中有3位的工作都與楊—巴克斯特方程有關。
楊振寧儘管在物理學界享有盛名,但也是在公眾輿論中爭議最大的華人科學家,網上對他的攻擊主要來自內地,內容主要集中在他的私生活、他的國籍變更、他與李政道的分道揚鑣、他對中國科學發展方向的觀點等與其具體研究工作沒有直接聯繫的話題上。他主要從事的量子場論本身是一個艱深的研究領域,針對該領域的大眾普及讀物也相當少,即使是專業教材也常常出現因新知識太多而越寫越厚的問題,普通人對他的研究貢獻的具體內容與重要性程度一般所知甚少。
楊振寧被抹黑是中國網絡言論暴力的一個縮影,攻擊他的網民多來自普通階層,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幾乎見到他的新聞就噴,將對他言論攻擊作為一種發洩和娛樂。無數道德家們對楊進行了長年累月的批判和攻擊,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對於他的調侃、譏諷、低俗笑話和子虛烏有的傳聞,無所不用其極,還冒充清華大學生發表網絡文章。他們沒反省過自己的貢獻不及楊振寧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