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選擇,不一樣的人生。
鄧稼先與楊振寧,一位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兩彈元勳」,一位是諾貝爾獎得主,被世界公認為還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是安徽老鄉,是鄰居,是同學,是一起長大的密友,他們就讀的都是西南聯大,赴美留學主攻的方向同是理論物理。
1950年,兩人的人生軌跡岔開了。鄧稼先為中國研製原子彈隱姓埋名,楊振寧則因獲得諾貝爾獎名震世界。為什麼兩人會走上兩條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呢,我們來看看兩人的成長經歷,或許可以窺探出一二。
楊振寧1922年出生,父親楊武之,是數學家和教育家,楊武之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廈門大學等頂尖學府。南開大學校長陳省身,數學家華羅庚都是楊武之的學生。楊武之也是芝加哥大學歷史上第一位華人博士。楊家可以說是一個理科世家,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楊振寧跟隨父親,先後輾轉於廈門,北平,安徽,1937年日本發動77事變,全家逃難到了昆明,在這樣的家庭氛圍和歷史背景下,楊振寧從小就展露出非凡的才華,1938年,年僅16歲的楊振寧便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1945年23歲的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師從當時美國物理學家「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1948年拿到博士學位,後任芝加哥大學講師、1949年,楊振寧與原子能之父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1955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理論》一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傳來,舉國震驚。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的那年,鄧稼先正在青海基地和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組建研究中心,研究原子彈。
鄧稼先1924 年生人,是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的六世孫,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是北大,清華,北京醫科大學的哲學系教授, 鄧家是一個文藝世家,年幼的鄧稼先跟隨父親定居北平,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後,由於鄧父重病,鄧稼先一家沒有逃離北平,1940年鄧稼先因為當街撕碎踩踏日本國旗,被人舉報,全家逃難前往昆明,1941年鄧稼先被西南聯大錄取,抗日勝利後,鄧稼先也畢業了,他成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在學生運動中擔任要職。1946年聞一多因為發起學生愛國運動,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給鄧稼先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鄧稼先與楊振寧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也決定了後來的鄧稼先做出了與楊振寧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1947年,鄧稼先考上赴美研究生,需要自己聯繫學校,楊振寧幫忙聯繫芝加哥大學附近的普渡大學。在美期間,兩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問題,這對鄧稼先後面的核物理研究幫助很大。
1950年,鄧稼先提前拿到博士學位,便立刻啟程回國。
1958年,毛澤東下令要研製出自己的原子彈,氫彈,洲際飛彈。中國啟動了第一個原子反應堆,鄧稼先被任命核武器研究總負責人。
1964年鄧稼先作為總工程師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震驚世界。
1966年氫彈試驗成功。
現在的中國國富民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可能意識不到,鄧稼先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的意義,當年如果沒有鄧稼先和他的原子彈,全體中國人的命運都將被改寫。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9日,又在日本長崎投下另一顆原子彈,兩座城市化為廢墟,全世界被原子彈的毀滅性的威力震驚了。
2002年,美國解密的41份絕密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曾經多次企圖對中國進行核突襲,韓戰期間,核飛彈一度運到日本衝繩島,美國揚言要將核武器當成普通炸彈來使用,國際普遍認為,新中國是離核威脅最近的國家,居裡夫人的女婿,一位一生致力於和平而戰的法國物理學家約裡奧居裡,通過自己的學生轉告毛澤東,要保衛世界和平,就要反對原子彈,而要反對原子彈,必須自己擁有原子彈。
1958年,在緊張的國際局勢下,毛澤東任命鄧稼先出任核研究理論部負責人,要知道,當時我國的核研究人才幾乎沒有,而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究隊伍中光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鄧稼先找來幾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組建了研究隊伍,從零開始,自主研製出了中國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升起來,幾乎同時,美國總統被人從被窩中叫醒,但是第二天,詹森發表廣播講話,說中國爆炸的原子彈是一個非常差勁的東西,然而,當美國人取樣分析大氣雲層,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引爆的這顆原子彈當量遠超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
當天晚上,北京城區滿街都是慶祝的人群,全中國人都慶祝這一民族復興的時刻。
楊振寧在凝聚態物理、統計力學、場論、粒子物理四個領域中都有世界級的突出貢獻,世界物理界將楊振寧稱為現在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愛因斯坦,牛頓齊名。楊振寧的物理學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
楊振寧與鄧稼先,兩人的人生軌跡是有很多重疊的,1950年鄧稼先毅然回國,楊振寧卻選擇留在美國,可以想見的是,從小到大的學術薰陶,讓楊振寧對數字產生深深的迷戀,導致楊對自己的物理學成就要求苛刻, 12歲的楊振寧就曾放出豪言要拿諾貝爾獎。而鄧稼先則更加關注時政,組織參加各種學生運動,風雨飄搖的祖國時刻喚起他的家國情懷。
今天,我們緬懷歌頌「兩彈元勳」鄧稼先,也同樣為楊振寧這樣為人類物理學做出卓越貢獻的物理學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