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救過鄧稼先三次命,科學成就最高的中國人,卻被國人誤解

2020-10-21 史論

「對一個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首先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任何一位科學家的存在都是偉大的,他們的成就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科學文明的進步,通常也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的飛躍。

因此,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他們的科學家都是彌足珍貴且稀缺的。一位科學家的存在需要數十年的培養,一如他們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十年、數十年的沉澱與積累。這一周期是漫長的,但是對於人類發展而言亦是值得的。對於中國而言同樣如此,我們的科學家亦是如此卻也並非如此。

一、楊振寧所承受的非議

「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自己的國家。」關於楊振寧的非議之中,這一句約莫是所有人用以抨擊他最為無懈可擊的理由。

的確,楊振寧先生曾經改換門庭加入美國國籍,為此他的父親大失所望,此事亦成為了他終其一生抹不去的汙點所在。除此以外他娶了年齡相差懸殊的翁帆為妻,此兩者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大肆攻擊楊振寧的依據。

他們全然不顧楊振寧的其它作為,僅僅抓住這兩點肆意謾罵攻擊。那些大肆抨擊的人真的了解楊振寧先生嗎?對於任何人的評價是通過綜合其一生功過事跡之後,才能有所定論的。

無論出於身為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不知者不論」「謠言止於智者」抑或者是現代唯物主義之下的就事論事,這些流言蜚語的盛行都是不應該的。

二、三救鄧稼先

空口無憑,不妨看一看真正的楊振寧先生是否如眾人所言般一文不值?鄧稼先先生的一生功過自不必多說,「兩彈一星」功勳也是為所有中國人銘記感恩不容忘卻的。他的存在註定是中國歷史當中永不衰落的裡程碑。

然而楊振寧卻是三度施以援手,令鄧稼先倖免於難,其中一次更是從彼時盲目無知的中國自己人手中救出的。

鄧稼先曾經有過一段北平求學的經歷,而在此期間北平淪陷在日本軍的鐵蹄之下。在親眼目睹日本人暴行之後,鄧稼先與諸多有志之士公開反對日本軍。

因此,鄧稼先一度被敵對分子惦記上,欲圖除之而後快,而他本人卻對此恍然不覺,依舊明目張胆的宣揚愛國運動。身處雲南的楊振寧卻是旁觀者清,深知鄧稼先的舉動早晚要激怒日本人,長此以往必定為此白白犧牲。

因此他寫了一封信送往北平,勸誡鄧稼先暫且離開局勢動蕩的北平,報國之法何其多?另謀他法才是真理。在楊振寧的勸說之下,鄧稼先方才匆匆離開了北平,避開了敵對分子尚未來得及落下的屠刀。而在逃離北平的過程當中,楊振寧亦是提供過某些援助。

楊振寧第二次救下鄧稼先,是在兩人共同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時期。彼時日本突如其來的空襲幾乎讓所有的人猝不及防,事先並沒有任何消息傳來,直到飛機轟鳴而過,炮彈炸裂之時人們方才反應過來。

而鄧稼先本就性格純樸,缺乏應變能力,因此當災難降臨之時他卻四顧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熟悉楊振寧的都清楚,他自幼便非常的機靈,當察覺危機降臨之時,他毫不猶豫的逃進了防空洞。

然而又突然想起鄧稼先,便義無反顧的折返而去,將鄧稼先帶入防空洞。待到一切風平浪靜之時,鄧稼先方才躲藏之處,已然淪為一片廢墟。

至於楊振寧第三次對鄧稼先施以援手,則是在楊振寧由美歸國之時。縱觀楊振寧的履歷,不難發現他乃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對於時代而言,當時中美關係並不融洽,楊振寧此舉無異於如履薄冰,為無數華僑做出表率,並且此後相繼在世界各國為中國作出宣傳,尤其是在美國數次自費發表報刊,督促美國政府與中國恢復正常關係。

而在他這次歸國訪問之時亦是不經意間救下了鄧稼先的性命。在他回國之前得知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而在美方報紙之中認定了其中一位便是鄧稼先。

因此,楊振寧歸國之後在與總理會談之時所列出的親友名單之中,第一個想要見到的便是鄧稼先。那麼彼時的鄧稼先身在何處呢?

「十年動蕩」期間,縱觀中華大地一片狼藉,無數無辜之人慘遭迫害因此隕落,而鄧稼先先生居然赫然在列,因此遭受到了慘無人道的對待,而在此之前那些鄧稼先的同事已有數位隕落。這些事件的發生,何其令人悲哀憤慨?

楊振寧提出想要見鄧稼先之後,總理派人將正在承受非人待遇的鄧稼先接了過去,因而鄧稼先與于敏、陳能寬等一批人方才得以倖免於難。對此鄧稼先夫人後來感慨,「楊振寧與鄧稼先的會見無意之中救了中國一大批人。我為此非常感激他!」

楊振寧三救鄧稼先尤其是最後一次,儼然避免了更大的悲劇上演,若非楊振寧的出現那麼鄧稼先先生與一眾國家功勳的下場又將如何?「十年動蕩」之下,豈有「功勳」可言?

三、楊振寧的成就

不可否認,單單拯救鄧稼先一事上,換作尋常人已然足以名垂史冊,不過多數人是不願承認的,只因他曾改變國籍,娶了一位年輕的妻子。而這件事情並未進入楊振寧的履歷,因為他的一生功過並不在與此。

楊振寧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不必多提,放眼當下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地位,無論對於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堪居首位的。人類歷史之上,似楊振寧一般成就者亦是屈指可數的。

然而楊振寧這位救過鄧稼先三次命,自古以來科學成就最高的中國人,為何卻被國人誤解?或許在國人看來,楊振寧無論做出怎樣的貢獻,皆是在美國期間做出的,即便現如今回到中國,回歸中國國籍也只是為了養老而已。究其本質,他並沒有為中國做出任何貢獻。

這般說法究竟如何不理智,不做反駁。且看一點,楊振寧作為最早華人諾獎獲得者之一。其中的華人二字代表了什麼不言而喻。而楊振寧是最早在華人二字之后冠以「諾獎得主」的中國人。

那些認為楊振寧一文不值毫無功勳可言的人,不妨也如這般,在華人之後填上「諾獎得主」四字,在獲獎宣言之中面向世界說一聲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彼時再來討論楊振寧的功過尚且為時不晚。

「保衛釣魚島」一事、各校「楊振寧獎學金」的設立……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這位年歲近百的老人置若未聞,依舊默默無聞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中國人,為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施展最後一分餘熱。

坦而言之,或許楊振寧先生一節課所傳授的知識,對於無數學生的引導與解惑,便是許許多多一生碌碌為為的人所難以企及的。

不僅僅是對於楊振寧,部分國人素來如此。常常因為小小一塊山石砸到了腳,繼而覺得整座大山都是不應該存在的。身處於社會之中受到了任何的委屈,繼而以不負責任的言論,抨擊國家與社會。

楊振寧先生的貢獻,不容置疑,無可辯駁,何故執念於過去的種種,卻忽視了其之偉大。

相關焦點

  • 被誤解的楊振寧!當代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稱他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其它二位分別是愛因斯坦和費米。有人認為他的成就遠超霍金,清華大學為他專門蓋起了大師邸。他本應是國人的驕傲,追求的標杆,卻受著不該有的非議與責難。他就是楊振寧,被誤解的楊振寧!年少立志,求學報國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父是數學教育家楊武之,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華羅庚都是其父的學生,其父對我國現代數學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有人罵楊振寧,無非是從新中國成立時為什麼沒有回國、身為中國人為什麼要加入美國國籍諸如此類的問題進行切入,更有甚者從他娶了一位年輕妻子這點去噴他。 這個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先後回到國內,運用自身學識,在應用科學的領域,研究飛彈、研究原子彈,極大推動了國家的發展。
  • 楊振寧到底是不是中國當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科學巨匠媲美。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10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肯定會榜上有名的;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5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是大概率榜上有名的。
  • 中國的鄧稼先,世界的楊振寧
    1946年聞一多因為發起學生愛國運動,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給鄧稼先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鄧稼先與楊振寧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也決定了後來的鄧稼先做出了與楊振寧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選擇。1947年,鄧稼先考上赴美研究生,需要自己聯繫學校,楊振寧幫忙聯繫芝加哥大學附近的普渡大學。在美期間,兩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問題,這對鄧稼先後面的核物理研究幫助很大。
  • 科學巨匠楊振寧對中國有大貢獻,除科學理論,還有一份救人名單
    引言楊振寧是當代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眾多物理巨匠之後的又一新高度,他的成就與之家庭是分不開的,從小受父母的家庭薰陶。楊振寧不僅對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方面有貢獻。不管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地位多高,在科學的貢獻多大,但很多的中國人卻還是噴他,並不買他的帳,這就要從他加入美國國籍開始說了,當時正值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他並沒有像鄧稼先和錢學森那樣選擇回國為祖國效力,是選擇留在美國,當時其父親楊武之也多次勸他回國,但都沒有成功,而是選擇繼續留在美國搞科研。這也就是那麼多國人噴他的原因了。
  • 「人類千年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13項諾獎傍身,因妻子被誤解
    近期,一張關於世界物理學界的頂尖科學家照片刷爆網絡,照片當中的楊振寧身處C位,可見他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實力。你可能還不了解楊振寧所作貢獻,與他無人能比的成就,但你一定不能不知道這位世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 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嗎?國人為何如此詬病他?
    問題主要出在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拿著國家獎學金(庚子賠款獎學金),學有所成之後就了加入美國國籍,從此以後給美國做貢獻。這一點,從民族情感上來說,國人是接受不了的,難免給他戴上個「漢奸」、」叛國賊」之類之類的帽子。從個人道德層面,也難逃忘恩負義之嫌。
  • 楊振寧、李政道才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代表著科學界的最高學術水平的諾貝爾獎誕生已一百多年了,獎勵在各個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900多個,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或華人科學家卻屈指可數。就這寥寥無幾的幾位,大多數國人也難述其詳,不過對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科學家倒是比較熟悉。
  • 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貢獻屬於全人類他的科學成就可以和牛頓相提並論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在世界主流的物理學界中基本上沒有華人的參與,直到楊振寧的出現才徹底打破了歷來被西方世界所引導的世界科學發展然而如今圍繞著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爭議卻極大,這些爭議中多是:評價楊振寧先生直到2017年才恢復中國國籍或是年壽已高的他娶了一位小嬌妻,但是在他偉大的學術成就和對全人類的貢獻面前
  • 楊振寧真實身份終於曝光,國人感到後怕
    為什麼這麼說呢,霍金一生的傑出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前沿物理學領域,霍金的物理學成就並不是頂尖成果。要知道,當時的新中國極度孱弱,西方有些國家個別政客甚至會直接罵中國人是黃禍、黃皮豬、垃圾人種。所以有些國際科學交流學術會議或場合,總是特別排斥中國科學家,這十分不利於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 血統加法律,楊振寧、李政道才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代表著科學界的最高學術水平的諾貝爾獎誕生已一百多年了,獎勵在各個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900多個,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或華人科學家卻屈指可數。就這寥寥無幾的幾位,大多數國人也難述其詳,不過對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科學家倒是比較熟悉。
  • 鄧稼先對楊振寧的評價,認為其「規範場理論」價值超牛頓萬有引力
    人們在談論霍金的離世時,另一個物理界的人物也被聯繫起來,他就是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人們談論的比較多的是二人誰的成就更高一點,我個人認為將兩位先驅做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兩人都為世界的發展進步做出了貢獻。相對於霍金,人們對楊振寧的爭議比較大,因為他在獲得諾貝爾獎後沒有回國發展建設,反而是在年老的時候回到了中國,許多人對他表示不滿。
  • 楊振寧被罵「滾出中國」:中國人,你真的不了解楊振寧
    好吧,雖然科學不比排名,我們尊重《時間簡史》的作者,但從科學成就上講,霍金沒有資格與楊振寧相提並論,他們之間相差了3個黑洞。 如果華人在世界上有足夠的話語權的話,楊振寧就是當代牛頓和愛因斯坦。
  • 「兩彈元勳」鄧稼先:假如生命可以再來,我仍選擇中國
    鄧稼先請示了周總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 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中國正是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在進入醫院的363天中,他動了三次手術,止痛的針劑不間斷,到最後竟演變成一小時打一針的地步。大量的針劑給鄧稼先造成了嚴重的身體負擔。到了治療的後期,他全身出現了大面積的溶血症狀,因為溶血他身上不停的出血,其痛苦可想而知。
  • 一個諾貝爾,一個造原子彈,朋友五十年鄧稼先與楊振寧,誰更偉大
    當年同樣被譽為神童,在楊振寧眼裡物理天賦要高過他的鄧稼先,默默無聞,卻沒有人知道他做了什麼,好像都沒有頂級的科學研究。當時鄧稼先並沒有回覆,在請示完周總理之後。在楊振寧告別晚宴中,鄧稼先將自己的一封信塞到了楊振寧的口袋。信中寫道:「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兩人都是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名字能夠鐫刻在物理學史上,流芳百世。楊振寧的研究是人類在物理學上跨出的一步,讓我們能夠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
  • 微博和知乎聲音對立,楊振寧、姚期智做回百分百中國人有什麼錯?
    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覺得萬分的欣慰與驕傲!」  楊振寧曾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姚期智於2000年獲得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成為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也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
  • 楊振寧比起霍金的成就更大,回國後貢獻巨大,理應受到大家追捧
    但是作為中國人,還是要有自己的信仰和底線,我記得當時很多人有些誇張,將霍金視為天人,說什麼 「最偉大的科學家」、「最聰明的大腦」等等。要說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和成就,愛因斯坦之後應該是楊振寧才對。但很遺憾的是,在國內流傳的最多的不是楊振寧的科學成果,而是花邊新聞和謠言。娛樂至死的時代,就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經常登上娛樂板塊,不得不說,真是時代的悲哀。霍金,物理學方面的貢獻遠不如楊振寧,大家對他全是讚譽,相反,面對我們的科學家,國人給的是誹謗和惡語。難道只是因為霍金是國外的嗎?
  • 關於楊振寧,除了翁帆、國籍、諾貝爾,還該知道這些事
    :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裡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範場(楊振寧)。物理咱不懂,這些評價可能也稍微誇張了點,但楊振寧強於霍金,是目前仍健在的物理學家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這點應該是沒有疑問。二、楊振寧之前是美籍華人不假,但他獲諾獎時是個中國人此次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是他第二次轉換國籍。之前他曾由中華民國國籍轉為美籍。在之前的報導中,楊振寧好像是以美籍華人的身份獲得的諾獎,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報導。
  • 被楊振寧問到研發獎金,鄧稼先:一共20元,原子彈10塊,氫彈10塊
    鄧稼先1986年,"兩彈元勳"鄧稼先住了近一年醫院,動了三次大手術後,因為一次大出血,在夫人許鹿希懷中永遠閉上了眼睛在我國一共45次核試驗中,鄧稼先參加過32次,其中有15次都是他親臨現場指揮,在那響徹世界的巨響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致敬楊振寧先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霍金一生的傑出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前沿物理學領域,霍金的物理學成就並不是頂尖成果。要知道,當時的新中國極度孱弱,西方有些國家個別政客甚至會直接罵中國人是黃禍、黃皮豬、垃圾人種。所以有些國際科學交流學術會議或場合,總是特別排斥中國科學家,這十分不利於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而楊振寧先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學界積累的人脈和影響,積極在國外活動,說服各個國際學術研究交流組織,幫助中國科學家參與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