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知乎聲音對立,楊振寧、姚期智做回百分百中國人有什麼錯?

2020-11-23 中國青年報

  導讀

  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昨天宣布,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已依照相關章程和辦法,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為什麼選擇放棄外國國籍?兩位院士作出回應……

  二位科學家歸國,在中科院學部歷史上是首次,兩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愫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卻完全理解錯了這條重大新聞的意義……

  科學家歸國,網絡中兩種不同的聲音

  很多人關注點首先就被在中國社會有著很多「爭議」的楊振寧先生搶走了:

  大部分網友質疑,楊先生是否是回國養老,還能為中國做多大貢獻?以至於沒人關心另外一位名叫姚期智的科學家…很明顯,放在年齡和國籍的角度看很多人把這件事理解的太狹隘了,而在知乎上,不少網友都予以正面評價:

  他們的回國創造了中科院學部歷史!

  如今,楊振寧教授夙願得成,從其個人角度而言,漂泊海外多年後最終於晚年落葉歸根,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這是其個人選擇,當被理解與尊重。值得注意的是,是中國科學院官方的態度。

  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科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為此,中科院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妥善解決了楊教授的「歸來」問題。

  從更漫長的時間軸上看,中科院自成立以來,孕誕了大批優秀的科研工作者,但從來沒有外籍院士轉入,這或許有中國科研環境和水平制約的因素,也可能有很多外界不為所知的原因。而楊振寧「歸來」的意義恰恰在此: 改變了「零入籍」的歷史,這或許是中國科研人才培養的一個轉折點,受楊教授的影響,將會有越來越多在海外的遊子、乃至外國科學家加入中國的科研事業。

  為什麼放棄外國國籍?楊振寧、姚期智這樣回應

  楊振寧表示,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國國籍的,當時做這個決定曾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1983年在一本書裡我曾經說我父親到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放棄中國國籍。

  他說,2015年4月1日我放棄了美國國籍,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是一個給了我做科學研究非常好的機會的國家。

  他說,今天,我94歲了。很欣慰,多年來,為了幫助建造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友誼橋梁曾做過一些努力。我曾經說:「沒有這座橋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與安定」。

  姚期智表示:「我於2004年辭去美國普林斯頓教職,回歸祖國,在清華大學投入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劃時代壯舉。多年來,得以培養我們的青年才俊,促進高端科研的開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義的工作。此次感謝中科院特別立法,讓我由外籍院士轉為本國院士。 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覺得萬分的欣慰與驕傲!」

  楊振寧曾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姚期智於2000年獲得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成為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也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

  其實他們早已把人生重心轉向祖國

  雖然以前加入外國國籍身在海外,但是二位院士對祖國的貢獻依然突出!

  楊振寧給年輕一代帶來不僅僅是信心

  按照美國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物理學全才!

  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的科研水平和條件還比較落後,可鄧稼先卻站出來說「中國人也可以造原子彈」,而與此同時,楊振寧也站出來說,「中國人也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所以,這給中國人帶來的精神衝擊是突破性的,給了中國年輕一代科學人很大的信心。

  另外,楊振寧還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而且是在1957年!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這件事的意義也絕不亞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雖然身在海外,確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

  1983年12月28日,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為,搞軟體15—18歲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

  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縣數學獎」相繼成立。

  1997年,在楊振寧建議下,清華大學決定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2003年底,楊振寧回北京定居。清華大學蓋了三幢「大師邸」,一幢給楊振寧,一幢給姚期志,一幢給林家翹,姚和林都是楊振寧勸回來的。 而姚期智正是這次新聞裡的另一個主角大咖。

  姚期智十年心血,為中國鋪一條「圖靈之路」

  2004年,姚期智從普林斯頓來到清華大學時,帶給周遭世界的不平靜。「姚期智就這樣走了嗎?」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的回國,成了美國人、尤其是旅美華人眼中的一件「大事」。美國的主流報紙《紐約時報》以及眾多華人媒體,均對此事作了報導,甚至在紐約街頭的小飯館裡,普通的工薪族也都在討論此事……

  人常說「葉落歸根」,而姚期智則是在剛剛獲得圖靈獎僅4年後的58歲——對一個科學家而言,最黃金也是最成熟的年歲,辭掉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賣掉在普林斯頓的房子。一個人,一張機票,回到祖國。

  他的全職回國,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這不只是因為他無可爭議的學術地位,更因為在他所從事的算法和複雜性領域,當時幾乎還看不到中國國內學者的身影。而這一領域既是美國理論計算機科學的主流方向,又是計算機界最高獎項——「圖靈獎」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個方向。

  

  由此,清華的計算機學科第一次集齊了理論、應用、系統結構和軟體四大領域的優秀學者,這在國際上也是不多見的。

  如今,全球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家,幾乎無人不知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更沒有一個科學家否認,這是世界級領先的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2010年,他發起了「中國計算機科學2020計劃」——用10年時間,建設一個相對獨立、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機制比較接近的中等大小的計算機學科,並在2020年能和世界上前10名的計算機學科相競爭。

  

  2011年,他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全量子網絡」973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啟動。該項目將在5年內創建新型的全量子網絡雛形,完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量子網絡。

  我們沒有資格用鄧稼先來批判楊振寧

  有人因為楊振寧當年沒有與鄧稼先一起回國而斥責他不愛國,這麼說或許鄧先生都不會答應!

  很多人都知道,當年錢學森被美國軍事部門攔阻拘押,歷經艱險回國的事,卻不知道1971年春中美關係解凍後不久,楊振寧馬上就決定回國看一看,是美籍知名學者中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而且,他也曾經遭到美國官方的阻攔,但被他頂了回去!

  即便身處美國時,楊振寧也會在美國到處演講,介紹新中國的情形,許多美國人恰恰是受他影響,開始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

  (楊振寧見毛主席)

  另外,當很多中國人近幾年在日本右翼不斷挑釁下才知道「釣魚島」時,早在上世紀70年代,楊振寧就已經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講述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他在那個時代海外華人自發的「保釣運動」中更多次發表演講,對當時臺灣留美學生影響巨大,他甚至因此被稱為保釣運動的精神導師!

  所以,當我們因為楊振寧當年沒有與鄧稼先一起回國斥責他不愛國的時候,想過鄧稼先會怎麼說嗎?鄧稼先和楊振寧是一生的摯友,楊振寧首次回國,點名要見鄧稼先。鄧患癌症之後,楊在美國為他找特效藥。所以,我們今天沒有資格用鄧稼先來批評楊振寧,如果鄧泉下有知,一定會感到不安。

  楊姚入籍毫無疑問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他們的選擇將引導著更多的海外英才。

  張小松綜合自海運倉內參(ID:hycplb)、環球時報(ID:hqsbwx )、文匯教育(ID:wenhuieducation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姚期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二人均有多個外國院士頭銜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代睿 許雯  據央視報導,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日前已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月21日,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注意到,中科院已公布楊振寧、姚期智的信息,二人分屬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和信息技術科學部。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
    、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 楊振寧姚期智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 楊振寧姚期智資料成就簡介
    楊振寧,物理學家。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22年9月出生於安徽合肥。1938至1944年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讀書,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1948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楊振寧到底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講清楚這個問題很重要!中國人!
    楊振寧在全世界科學家的排名是與愛因斯坦齊名的。他的《宇稱不守恆》在科學史上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同等重要。但卻居然有網友評論說「他不能算中國人,因為他研究這個理論是在美國。」那麼楊振寧到底是美國人還是華人?我認為這很重要。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中華民族到底有沒有科學基因科學精神的事情了。所以我又回答:「楊振寧早已寫入歷史了。而且是世界歷史。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據了解,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還為此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楊振寧的名字家喻戶曉,但人們對姚期智的了解並不大多。
  • 她,讓姚期智從物理學轉向計算機學,他,邀請姚期智來到清華!
    今年,姚期智院士在「姚班」的基礎上,又設立了「智班」,更讓人們有了更大更多的期待。姚期智院士1946年出生於上海,他學習和研究的是物理專業,1967年獲得臺灣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這是他的研究領域,一直都是物理。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物理學博士,轉向計算機領域的呢?
  • 姚期智:他到底有多厲害你知道嗎?
    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還不斷衝破學科的各個閉鎖和黑暗,用創新和努力譜寫了計算機科學的神話,他就是姚期智,一個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奠基現代密碼學基礎,在計算機學科可以和楊振寧並駕齊驅的大家能人。彼時正值楊振寧、李政道等物理學士乘風破浪,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等世界級獎項,父母對國家的發展滿心驕傲,便將他送到了臺灣大學物理系學習,期望姚期智也可以像他們一樣,通過物理學為中國人增光。
  • 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放棄美籍,被楊振寧請回國的他有多厲害
    這句話是清華大學對我國頂級科學家姚期智的評價之一,可能對他了解不太多的人們還不知道姚期智到底有多麼厲害。如果有學計算機或是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 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圖靈獎」吧,這是一個被稱作「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的獎項。
  •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院士(附醫學領域院士候選名單)
    Discussion寫作模板 | SCI作圖 | qPCR曲線 | 自噬相關mTOR信號 | ELISA實驗編輯:葉子(轉載請註: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開始了,今年增選的院士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科研明星——楊振寧。
  • 楊振寧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和愛因斯坦、牛頓並列,活著的教科書
    當時他也知道這張會客清單的重要性,所以列上了許多科學家的名單,拯救了許多科學家,其中包括鄧稼先,所以鄧稼先一家人都視楊振寧為救命恩人!楊振寧回國後憑藉自己的聲望和號召力,向全世界招募科學家,這其中就包括了物理學家文小剛、張首晟,數學家張守武等。
  • 挖來姚期智讓清華計算機問鼎全球、放棄美國國籍,他理應得到尊重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對於楊振寧先生,大多數人並不是特別了解,對於他最多的了解,可能就是關於他的婚姻了。對於他的婚姻,網絡上有很多質疑的聲音,甚至有些人因此辱罵他、批判他,但任何非議也都不能否認他在物理界的地位和巨大影響力力。
  • 姚期智: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他究竟有多厲害你知道嗎?
    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還不斷衝破學科的各個閉鎖和黑暗,用創新和努力譜寫了計算機科學的神話,他就是姚期智,一個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奠基現代密碼學基礎,在計算機學科可以和楊振寧並駕齊驅的大家能人。彼時正值楊振寧、李政道等物理學士乘風破浪,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等世界級獎項,父母對國家的發展滿心驕傲,便將他送到了臺灣大學物理系學習,期望姚期智也可以像他們一樣,通過物理學為中國人增光。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和堅定的意志,姚期智在臺灣讀完本科之後,便繼續赴美留學,最終在1972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博士的學歷。
  • 知乎問答:為何感覺Twitter比國內微博差
    日前, 用戶邵敬翔在問答網站知乎上對《Twitter 這樣的網站真的有前景麼?怎麼感覺這個產品做得比國內的微博差很多呢?》問題做出了精彩解答,編輯摘錄了全文內容分享給大家。
  • 圖靈獎獲得者放棄美國國籍並賣掉房產 和楊振寧一起入籍中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近日,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姚期智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不脛而走。   2月21日,新華社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證實了這一消息。
  • 姚期智:中國AI發展存在缺陷 「系統」「算法」不足是短板
    作為圖靈獎唯一的華人獲獎者,大名鼎鼎的「清華姚班」創建者,姚期智教授十足低調,近年來鮮有對外接受採訪和公開露面。這也是姚期智教授首次公開談論當前AI現狀、中國的機遇和挑戰,人才培養等話題。  在系統方面,姚期智認為,中國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個大的AI系統,可以實現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但這種系統在微軟和IBM就相對成熟。」姚期智提醒道:「未來國家與國家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競爭中,這樣系統的缺失可能會帶來劣勢。而且我們中國對於計算機系統工程一向重視不夠,我們在計算力、硬體方面很強,有全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但系統工程會是下一個階段的重要壁壘。」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而朋友圈裡類似的抨擊亦不絕於耳——《為什麼我死都不會用知乎?》、《知乎的惡和我的投訴史》、《知乎作了什麼惡?》都是近一年間曾經刷屏的內容。  如果在微博上評選最常見的群體性負面標籤,「直男癌」、「小粉紅」和「知乎精英」很可能位列前三。  最新的案例是,微博大V性感玉米在3月18日開啟了「知乎『精英用戶』造謠言論朗讀」活動,一天後,音樂人梁歡宣布接力這一活動。
  • 楊振寧是在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沒之一!我們卻幾乎都對他有誤解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文/李鵬森生命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他取得什麼,這句話是來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 世界頂級科學家姚期智,71歲放棄美國籍,回中國特殊方法培養尖子
    如今,他重新成為中國人,在中國培養計算機領域一流人才,用獨特教學方法開辦的「姚班」和「智班」,在國內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天,我和你聊聊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教育家,姚期智院士的愛國奮鬥故事。 02 錢學森留學美國的恩師,馮·卡門教授曾說過,世界上有兩個民族最聰明,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就是中國人。 中國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往往表現的很好,但到了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會習慣性失去創新意識,這也制約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在美國紐約大學創立「與中國學術交流會」,資助中國留學生;推動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等多所學校成立高等研究院,介紹人工智慧領域傑出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到清華工作。後來,楊振寧還在芝加哥大學認識了李政道。兩人一起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又一同進入普林斯頓深造。最後兩人在1957年一起發表論文,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還是中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