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1歲之前,他不是中國公民,但是他的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
2017年,他自願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竭盡全力為中國計算機學科培養拔尖人才,用世界上最好的教學方法來培養中國學生。
他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圖靈獎的華人,姚期智。
他榮譽等身,先後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是國際科學界神一樣的傳奇。
如今,他重新成為中國人,在中國培養計算機領域一流人才,用獨特教學方法開辦的「姚班」和「智班」,在國內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今天,我和你聊聊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教育家,姚期智院士的愛國奮鬥故事。
1946年,姚期智生於上海,祖籍湖北孝感,幼年跟隨父母到tw。他的成長之路,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之路。
tw大學物理學士、哈佛大學物理博士、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是他刻苦學習的見證和回報。從物理專業到計算機專業的轉型,是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是人類的未來。
畢業後,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等多所世界著名高校任教。
他始終關注著國際前沿學科發展,秉承「大膽、創新」的科學精神,在計算機領域和量子通信等尖端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基於複雜性的密碼學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貢獻,奠定了現代密碼學基礎。
他的科研為他帶來了諸多頂級榮譽,41歲獲得數學界大獎--波利亞獎,50歲獲得計算機科學界世界級大獎--高德納獎等等。
1998年,姚期智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因為對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複雜度的突出貢獻,2000年獲得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該獎的華人。
姚期智蜚聲國際科學界,成為眾人追逐的科學家男神。
2004年起,他決定接受清華大學的邀請,回國任全職教授,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中國學生培養上來。
他的根在中國,對祖國的思念常常讓他心潮澎湃。他不止一次地說,」中國是我的祖國,我有很深的感情,希望能為祖國盡點綿薄之力。「
終於,時機成熟了。
臨行前,他對學生說,「我要回去了,永遠的」,他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賣掉美國的房子,踏上歸國的徵程。
錢學森留學美國的恩師,馮·卡門教授曾說過,世界上有兩個民族最聰明,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就是中國人。
中國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往往表現的很好,但到了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會習慣性失去創新意識,這也制約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仍然迴蕩在中國上空,為何中國幾十年來遲遲培養不出影響世界的大師?
姚期智也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他在思索,「中國有這麼多聰明的學生,如果我們能夠把我們所知道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最好的教學材料,最好的帶領學生的方法,如果在中國來實行的話,會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早在2002年,姚期智就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成立了一個講席教授組,他調動個人資源去召集10位在國際上有成就的中國計算機領域科學家,請這些大師每人在中國待一兩個月,希望能夠在中國培養優秀的研究生。
另外,他同樣希望能夠在四五年時間內,為相關領域下中國最優秀的本科生帶來最優秀的本科教育。
姚期智親自給本科生上課
為了培養中國的計算機領軍人物,他在清華大學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共同創辦了著名的「軟體科學實驗班」,人們習慣叫它「姚班」。面向全校新生招募選拔,報名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數學、物理和英語特別優秀,另一個要求有一定計算機基礎,對軟體科學有濃厚興趣。
姚期智採取了「特殊定製」的教學手段,希望能把現代的計算機教育和培養創作力的方法教給中國最優秀的學生。
第一,使用全英文教案和全英文授課,培養國際思維;
第二,將之前不合現代發展的資料移除教學,引入和編寫世界上最現代的計算機教育教材,設計八到十門最基本、最核心的課程,為本科學生打好基礎;
第三,為中國優秀學生增加國際交流的機會,充分吸收和表達。
課堂上,打破了原來中國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師生之間可以充分探討,形成教學相長的有益局面。
以前,中國的教育提倡全面發展,消滅短板,偏才怪才會受到限制,這樣下去往往培養出的人才比較平庸,拔尖的不多。
而姚期智在教學中,打破了這種觀念,他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研究興趣在哪裡,哪一種能力最強。如果哪門課程成績一直不好,就不要在這個方向上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在本科生階段,就植入了「揚長避短」的意識,保護有特長的苗子,有利於將來出成績。
如今,「姚班」在中國和國際學術界已經如雷貫耳,至少三分之一的姚班本科生,都曾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過文章,其中一些成果甚至達到了博士生的水平。
從「姚班」走出去的學生,有的進入世界知名計算機公司,有的進入著名大學深造,取得扔人驚喜的成果。
清華大學校園內流傳著「姚班」的名言:「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能夠進入「姚班」,對一個學生來講,是莫大的榮譽和激勵。
但姚期智總會告誡學生們不要驕傲,要成為一個好的科學家,第一要素是人品,人品不好,走不遠。
2011年,他在清華大學創建了國內首個交叉信息研究院,推動中國理論計算機科學量子信息科學等信息科學發展,中國的計算機教育與世界領先水平逐漸同步。
漂泊在外多年的姚期智,雖然國籍是美國,但他的根始終在中國,永久歸國的想法越來成熟。
與國內接觸越多,他歸國越心切,他不斷憧憬著自己何時能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人。
2017年,姚期智和楊振寧兩人雙雙放棄美國國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因為他加入美國國籍,他的父親至死也沒有原諒他。在楊振寧身上,留著中國人的血液,所以在2015年4月1日,他正式放棄美國國籍,重新成為一名中國人。
而對於姚期智來講,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在中國教育學生有一種滿足感,這是在美國教育教學時沒有的。」
兩位世界頂尖院士的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讓無數國人動容。
姚期智的歸來,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在計算機安全領域,提出了著名的「姚氏百萬富翁問題「,為中國在量子計算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姚期智珠玉在前,帶動了很多海外優秀學者回國參與人才培養,逐漸地在中國形成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優秀氛圍,這對中國發展來講,影響極為深遠。
雖已76歲高齡,但姚期智院士至今仍奮鬥在科研第一線上。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出席各種科學會議場合,科普節目,不斷地去影響更多的人愛上科學,投身科學,為國效力。
2019年5月,為了主攻人工智慧,姚期智又創辦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並擔任首席教授。這對國家未來科技發展來講,又是一個重要舉措。
幾十年來,姚期智輾轉國內外,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更值得人欽佩的是他的選擇和取捨,讓我們看到了一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不愧是中國的脊梁!
向姚期智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