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20-08-25 仔仔歡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

出現這種質疑,那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楊振寧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含義。楊振寧教授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還身兼包括中、美、日、俄在內的「九國科學院院士」頭銜。

楊振寧教授從70年代開始參與「保釣運動」,在美國紐約大學創立「與中國學術交流會」,資助中國留學生;推動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等多所學校成立高等研究院,介紹人工智慧領域傑出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到清華工作。

2003楊振寧回國定居,他不但拒領清華百萬年薪,反而替清華高等數學研究中心籌款。次年,楊振寧以82歲高齡,重返清華講壇,為國家培養人才,他在國內的親傳弟子翟薈,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冷原子研究專家」。他還有一位弟子,就是替華為研究晶片取得成果,卻意外身亡的楊首晟!

一、楊振寧早期的經歷

楊振寧1922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親叫楊克純,原來是安慶一個中學的教員。在他出生沒多久之後,楊克純就考上了公派留學生,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回國後,輾轉到了清華大學教數學。

讓人意外的是,楊振寧並不是從小就特別聰明,他的天賦大約是在他上中學時代才開始展露的。父親楊克純發現他有數學方面的長才,於是找了很多近代西方的數學教材向他灌輸。楊振寧學習效率極高。不滿16歲時,他就躍級考進了西南聯大,成了當時學校裡最小的大學生。

四年之後,年僅22歲的楊振寧就拿到了清華物理學碩士文憑,並於同年考取留美公費生。第二年楊振寧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但是他自己跑到芝加哥大學去註冊。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父親楊克純曾在該校畢業,還因為他聽說當時該校有一個叫費米的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後來,楊振寧還在芝加哥大學認識了李政道。兩人一起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又一同進入普林斯頓深造。最後兩人在1957年一起發表論文,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楊振寧和李政道都還是中國國籍。

楊振寧、李政道獲獎之後,臺灣當局想方設法拉攏他們到臺灣。先是借蔣介石生日之名,邀請二人赴臺,後來又叫當時擔任「中國研究院」院長的胡適拍電報勸說。胡適和楊振寧父親關係很好,楊振寧27歲的時候,楊父曾經委託胡適前去關心他的婚姻問題,但是楊振寧仍然拒絕赴臺。

於是,臺灣方面又發動原西南聯大的校長蔣夢麟、臺灣清華大學的校長梅貽琦以及合肥同鄉會前去遊說。最後還抬出楊振寧的嶽母來打親情牌,要送他嶽母去諾獎頒獎禮,結果因為中、瑞建交,臺灣方面沒有得到邀請才作罷。當時楊振寧的父親楊克純還在清華任教,他的好友鄧稼先也在內地,他怎麼也不可能去臺灣。

二、「保釣」及以後的楊振寧

1970年,中國、日本為釣魚島事件起紛爭。有三千餘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各大州舉行遊行,一批愛國科學家發起了聲援保釣的行動,楊振寧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們在《紐約時報》上發表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公開信,聲明中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指責美國《歸還琉球條約》違反了美國一直以來的「保持中立」的立場。在楊振寧、陳省身等人的號召下,組織了600多位華裔教授2000多位學生公共署名。後來楊振寧又參與了一場相關的聽證會。結果楊振寧的保釣行動,還招致英國情報部門的懷疑,因為他是「重量級的學術人物」。

1971年代以後,中美關係「破冰」。楊振寧得知消息,馬上申請回國籤證。他一直想要回來探親,但是他家的親戚在北京,妻子杜致禮的家人卻在臺灣。楊振寧為了先去那邊而發愁,杜致禮卻鼓勵他先到北京。

楊振寧回國後受到周總理親切接見,隨後去北京、上海各大高校參觀,還去了一趟老家安徽。他參觀完畢後十分高興,接受了一次採訪。他在採訪中認為當時的中國已經發展得很好,「整個國家生機勃勃,精神之高非其它國家所能比」,並且認為更可貴的是中國人的心態變好了。

從前的國人,要麼自卑,要麼自大。現在的國人更加實事求是,更加自信。楊振寧的採訪談話錄音一出,轟動美國華人圈。很多人前來索要,並請他四處去開講座,結果招來一些人的質疑。美國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報紙甚至故意歪曲事實,挑起是非,說楊振寧借大陸抹黑臺灣云云。

事件平息之後,楊振寧仍然留在美國繼續搞他的物理學研究,他從事的是理論物理研究。有人問楊振寧為什麼不肯回國?假如他回國進行理論物理研究,缺的不是「科研器材」,而是「人」,這種研究需要學術氛圍。一個不具備美國人身份的華人,想要打入學術的圈子是十分困難的。

當然,楊振寧當初決定加入美國,遭到父親的堅決反對。雖然楊克純沒有親口說什麼。但是楊振寧始終覺得父親一生都沒有原諒自己。此後楊振寧在科研工作之餘,一直致力於中美科學技術交流。

晚年,楊振寧選擇了「葉落歸根」,並說服了在人工智慧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一同改回中國籍。

結語

楊振寧是國際物理學界公認的,在愛因斯坦之後最有影響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今天中國科學界最傑出的代表之一。楊振寧青年時代身在美國搞物理研究,但是他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中國。晚年榮歸故裡也沒有閒下來,一直著手替國家培養物理學人才,並卓有成效。他曾經推動中科院少年班創立,提倡計算機從娃娃抓起。身兼「九國科學院院士」頭銜,葉落歸根,不為名利。實在無可指責!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前言楊振寧,安徽省合肥市人。後來老夫少妻成為了楊振寧先生繼「國籍變更」這件事之後引發的最大爭議,那麼,楊振寧先生到底對中國有什麼貢獻?許多不明真相的一些人卻將這位老人的歸國之心視為只為安度晚年,其實楊振宇雖然早年沒有回國發展,但不代表他內心不愛國。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引子2016年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楊振寧改回了中國國籍,2017年他成為中科院院士。楊振寧被稱為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科學家,曾獲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更是身兼中、美、俄等9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他集一身榮譽,可是因為他返還國籍的事,卻遭到了無數國民的議論和辱罵。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出現這種質疑,那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楊振寧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含義。楊振寧教授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還身兼包括中、美、日、俄在內的「九國科學院院士」頭銜。
  • 成功改回國籍的楊振寧,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
    改回國籍的楊振寧教授,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我們能有現在的好生活不得不感謝很多科學家,但是我國有一些科學家卻因為之前加入過美國的國籍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國籍,而重新回到中國國籍的時候遭到了人們的謾罵。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他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引子2016年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楊振寧改回了中國國籍,2017年他成為中科院院士。楊振寧被稱為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科學家,曾獲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更是身兼中、美、俄等9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他集一身榮譽,可是因為他返還國籍的事,卻遭到了無數國民的議論和辱罵。
  • 改回國籍的楊振寧教授,真是為了養老?看看他做出貢獻就明白了
    我們能有現在的好生活不得不感謝很多科學家,但是我國有一些科學家卻因為之前加入過美國的國籍或者是其他國家的國籍,而重新回到中國國籍的時候遭到了人們的謾罵。了,楊振寧在官方上的評價都是極高的,但是在民間或者是網上對他的評價卻相當的低,這些人都認為楊振寧回到中國只是為了養老,但如果仔細去分析我們應該質問那些低評價的人,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 2017年改回國籍的楊振寧,只是為回國養老?來看看他做的貢獻
    2017年,已經90多歲的楊振寧,突然捨棄自己的美國國籍,改回中國國籍,而且成為了中科院的院士,這個消息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一陣熱議。有不少人認為,楊振寧現在才回來,只不過是為了養老。有專家對此評論稱,這樣的結論非常片面,你也不看一看楊振寧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 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只為養老?我們不該忽視他在這3方面的貢獻
    大家都知道,錢學森院士在改革開放初期,不顧美國阻攔,毅然決然地回歸了祖國的懷抱,但楊振寧卻並未選擇回國,不僅如此,他還加入了美國的國籍,因此才引來了愛國人士的謾罵。許多人都說,如今已經年老的楊振寧,之所以想改回國籍,只是為了養老,這樣數典忘祖的人,根本不配得到尊重。其實這樣說的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們忽略了楊老這些年,對於國家做出的貢獻。
  • 楊振寧獲諾貝爾後入美籍,現卻被指責回來養老,那是你的無知
    說起楊振寧,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同時也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也是目前在世的最早的諾貝爾獎得主。2003年底,楊振寧回中國定居,2004年9月13日,81歲的楊振寧在清華大學開始為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
  • 改中國籍被指「撈金」,看過楊振寧的成就後,我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他入美籍,娶翁帆,回國改入中國籍後被網友噴圈錢,國內輿論一開始對他並不甚友好,近兩年才有改觀之勢。就如袁隆平看豪車被罵,張文宏說少吃粥被罵,科學專業工作者因為其對人類發展的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敏感的民族自尊「審視」之下,極其容易受到攻擊和指責。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
  • 楊振寧的兒女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僅僅為了養老嗎?
    原本以為2003年,是楊振寧獲得中國人民尊敬愛戴的一年,卻沒有想到,歸國後的楊振寧成為了網絡鍵盤俠攻擊的對象,接受了網絡的暴力。有人指責楊振寧不愛國,他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而他本人也在晚年回國,不是為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是為了自己享清福,回國養老。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回國養老的說法根本不堪一擊,本是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級,養老最好的選擇不應該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嗎?事實上,楊振寧和杜致禮的三個子女全部定居美國。經濟上,以楊振寧先生在物理界的地位,掙錢根本不是問題,三個子女也都事業有成,再說清華大學的別墅也只有使用權。
  • 楊振寧的兒女都定居美國,他為何晚年選擇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楊振寧的兒女都定居美國,他為何晚年選擇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 楊振寧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少大家知道嗎?
    但楊振寧的偉大,尤其是對中國的貢獻,你或許根本不了解。之所以大家會出現這樣的印象,是因為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像錢學森老先生也是第一時間就想回到中國參與建設,但是那時候楊振寧卻沒有回來。雖說楊振寧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回到祖國,但是在楊振寧心中對祖國的感情還是非常深厚,當初之所以沒有回來也是陰差陽錯。但是後來中美關係剛剛鬆動了一點,楊振寧就立馬決定要到中國來,其實那時候回國楊振寧受到的阻力還是不小的,可是他還是非常堅定的表示自己一定要回祖國看看。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晚年回國楊振寧於人生的晚年階段回國引發巨大討論,其主要爭議點在於,大眾認為他在祖國艱難的時候不回來,認為他曾背叛了祖國,也有人認為,楊振寧是為了回國養老,坐在功勳上「享福」的。儘管現在又恢復了中國國籍,但是中國人還是對此頗有微詞。
  • 楊振寧的子孫全在美國定居,他為何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此前,有一則消息登上熱搜,有人因多看了一眼我國某著名科學家的名車便大放厥詞,聲稱自己只知享樂;而一些院士則因戴著名牌皮帶便被另一個人唾棄。但實際上,他們都是為國為民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卻遭到別人的猜忌和懷疑,令人心寒。
  • 楊振寧晚年回國,到底為了什麼,他做的事值得所有人尊重
    楊振寧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他一輩子都在做科研研究,不過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加入了美國的國籍。現在的楊振寧已經上了年紀了,他選擇了回到中國,楊振寧的孩子們都已經定居在了美國,他還回到中國幹什麼呢?是想回到故鄉來養老嗎?如果你想知道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 總對楊振寧議論紛紛?來看看他為祖國做的貢獻
    相比錢學森等人不顧艱難,衝破重重阻礙回國發展新中國,楊振寧沒有選擇回國,反而加入了美國國籍,如今垂垂老矣的時候才回到中國養老,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楊振寧是個數典忘祖的人。然而這些不明真相的人們,只抓著楊老的國籍問題說事,卻從未關注過楊老這麼多年來對中國做出的貢獻。
  • 楊振寧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他有13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
    楊振寧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他獲得過諾貝爾獎,還有那句著名的詩:你是上帝恩賜給我最後的禮物。但楊振寧究竟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以及他在物理學上的影響程度,很多人就一無所知了,有人這樣評價楊振寧學術上的地位:他是成果豐碩的物理學家,與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處於同一級別,連霍金也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