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獲諾貝爾後入美籍,現卻被指責回來養老,那是你的無知

2020-08-27 小伍看教育

說起楊振寧,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同時也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也是目前在世的最早的諾貝爾獎得主。


留學海外,加入外籍

楊振寧生於安徽省合肥縣。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

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導師是愛德華·泰勒教授。1949年,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


促進中美交流的第一人

1971年,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影響,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並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


回國執教,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發展

1997年,楊振寧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推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幫助清華引進了姚期智等頂尖人才,為清華在香港、美國分別設立了兩個基金會,並成功募集巨額辦學資金。

2003年底,楊振寧回中國定居,2004年9月13日,81歲的楊振寧在清華大學開始為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


改回中國籍,為中國科研指明方向

2016年底,楊振寧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2017年2月,楊振寧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所長龍以明說,25年來,理論物理研究室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與楊振寧先生的指導和幫助是分不開的,在楊先生「寧拙毋華、寧拙毋巧」、「做好活的物理」等思想指導下,師生不斷深入固有研究方向,關注新的發展,在學術競爭中鍛鍊成長。


他的成就有多大呢?

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規範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

楊-米爾斯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精確的數學框架,在這個框架裡,只要選擇了某種對稱性,或者說你只要確定了某個群,後面的相互作用幾乎就被完全確定了,它的規範玻色子的數目也完全被確定了。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大家能直接從強力和弱電理論裡預言那麼多還未被發現的粒子的原因。


楊振寧先生晚年的歸國不是養老,而是餘生被用來幫助中國物理專業發展。

對於楊振寧,愛國永遠在他的心中,他不是一個優雅的利己主義者,而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相關焦點

  • 楊振寧81歲時選擇回國,為何子孫卻沒有回來,晚年真是回國養老?
    ——楊振寧 楊振寧先生在物理方面有著非常高的成就,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可以說在物理學方面他的造詣是非常高的,而且楊振寧先生也為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可以說楊振寧先生是一位值得所有尊敬的科學家。
  • 楊振寧的兒女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僅僅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這個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愛因斯坦後的第一人」不是浪得虛名。楊振寧先生也是最具有實力,最有資格與同時代偉大的前沿物理學家相提並論。儘管光環圍繞,卻也掩蓋不了楊振寧美籍華人的事實。也正是因為國籍問題,讓楊振寧先生多年來飽受質疑。
  • 獲諾貝爾獎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引言: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偉大物理學家,兩人因共同完成宇稱不守恆的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後來,在1957年,兩人又同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成為了榮辱與共的朋友。後來兩人都選擇拒絕回國,加入了美籍。
  • 兩人獲諾獎都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加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兩人獲獎後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引言: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偉大物理學家,兩人因共同完成宇稱不守恆的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 美籍華人崔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託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 物理學全才楊振寧,身在美國時,為什麼沒有進入核武器研發領域?
    不過現在網絡上有許多人都認為楊振寧老先生對祖國貢獻不大,只是"回來養老"。他對國人的貢獻有很多,比如上面提到的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再者,楊老先生在美國期間,幫助了無數的中國留學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他們找好的專業介紹厲害的導師,讓其更好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且楊振寧的回國帶動了成千上萬的海外遊子回來建設祖國。
  • 獲諾獎後共同拒絕回國,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獲諾獎後,兩人共同拒絕回國,事後的連環反應更是激烈,楊振寧被國人謾罵,李政道卻低調的仿佛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基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即使是再偉大的科學家都免不了被國人謾罵,李政道和楊振寧自然是躲不了,然而李政道比楊振寧更早入美籍,卻為何只有楊振寧被罵?
  •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3-09-10 16:1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楊振寧自述
    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後來他考入西南聯大,當時正值日本侵華,中國大地上烽火遍地山河破粹,那時候,他的理想是科學報國。1945年,楊振寧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遠赴美國學習物理。然而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百般打壓,美國禁止在美留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回國。
  • 2017年恢復國籍的楊振寧,為何評價普遍較低,這兩點原因或是關鍵
    ,於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因而不少人曾指責,楊振寧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沒能回國報效祖國,反而是在年齡大了以後,才言不由衷的選擇回國養老,事實上,這種觀點完全不對,當時,在中國的大環境下,較為需要的當數應用科學人才,所謂應用科學是指研究核彈、載人航天工程等項目,與其相反的是,該時期的楊振寧所學的是理論物理學,偏向理論研究而非應用,或者說,此時的中國尚且不需要楊振寧這類的人才,再加上物理學科學理論的研究需要優異的科研條件和儀器設備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2016年,享譽世界的頂級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2017年,楊振寧與姚期智一同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消息傳出後,網絡輿論褒貶不一。許多人質疑楊振寧95歲高齡改回國籍,只是想「回國養老」。出現這種質疑,那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楊振寧這三個字背後所代表的真實含義。楊振寧教授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他還身兼包括中、美、日、俄在內的「九國科學院院士」頭銜。
  • 最具爭議科學家,獲諾獎後入美籍,晚年改回中國籍,82歲娶嬌妻
    但是中國有位科學家,獲諾獎後入美籍,晚年改回中國籍,82歲娶嬌妻,堪稱最具爭議的科學家。抗戰爆發後,楊振寧全家南遷到昆明,他在高二時就考到了西南聯大,畢業後又拿到了碩士學位。這也導致不少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親,開始中美科技文化交流。當時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楊振寧這樣做無疑是擔當一定風險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楊振寧改回中國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前言楊振寧,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可以說楊振宇的起點很高,成就也很大,他值得我們尊重而不是懷疑。
  • 關於楊振寧,除了翁帆、國籍、諾貝爾,還該知道這些事
    楊-米爾斯規範理論、楊-巴克斯特方程這兩項工作,顧名思義,就是楊振寧與一個叫米爾斯的人一起研究了一種理論,和一個叫巴克斯特的人一起研究出了一種方程。這兩項工作楊振寧都是佔主要貢獻的,所以他的名字在前邊。業內人士認為,這兩項工作更牛。那他們口中的「三流工作」——宇稱不守恆,是個啥?那個,宇稱不守恆定律是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貢獻。
  • 1986年10月15日 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6年10月15日,李遠哲博士榮獲該年諾貝爾化學獎,為炎黃子孫增添了光彩和榮譽,美國華人引以自豪。李遠哲是繼美國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之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美籍華人。他也是第一位獲得這項獎金的原籍為臺灣省的科學家。1936年,李遠哲出生在臺灣新竹縣,父親李澤藩是一位八十高齡的臺灣老畫家。
  • 加入美籍、相差54歲的婚姻,楊振寧真的做錯了嗎?
    天才與眾不同,他們有著很強的能力,在世界上華人著名的科學家非常稀少,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中國獲得這個獎項第一個人,之後他還被外國著名雜誌評選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結束本科的學習後,楊振寧繼續攻讀碩士,此時的他萌生了到外國留學的念頭。抗戰結束後,楊振寧靠著庚子賠款獲得了留學美國的機會,之後他來到芝加哥大學學習,正式開始自己的留學生活。
  • 楊振寧的子孫全在美國定居,他為何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類似地,我國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也曾因曾在國外學習而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但他卻被指責為「不愛國」,雖然最近這類質疑的聲音已逐漸消失。但在網上,有人指出,楊振寧的後代都定居美國,並堅信楊振寧「早就把祖國拋在腦後」,雖然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胡說八道,畢竟他回國後對我國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楊振寧後代全在美國,他卻在晚年恢復中國國籍?真是為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