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振寧,除了翁帆、國籍、諾貝爾,還該知道這些事

2020-11-24 騰訊網

[摘要]關於楊振寧的評價,網上的風氣已然形成,一篇文章扭轉不了。筆者也不認為楊振寧私德上毫無瑕疵,只是在他放棄美國籍的今天,想為他說句話:這老頭的研究,對全世界有很大貢獻。

作者:李巖

2月21日,各大媒體都被這麼一條新聞刷屏:《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 轉為中科院院士》。雖然新聞提到了兩個人,但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那個拿過諾貝爾獎,80多歲娶了年輕漂亮老婆的美籍華人楊振寧,又變成中國籍了!

自從有網際網路以來,楊振寧就幾乎可以說是網上口碑最差的老人。從沒有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會有他這麼「招罵」,有關他的新聞跟帖、論壇帖子等,各種惡評從沒斷過:不要臉,那麼大歲數娶小老婆!不要臉,年輕時候不為祖國做貢獻!不要臉,老了老了回國享福來了!……

如今,楊振寧放棄了美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有些事還是說清楚點為好。

一、楊振寧是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比他差得遠

關於楊振寧在物理學專業上有多牛,普通人很難直觀感受,我們用三個維度來說明一下:物理學專業的網友、物理學學者、頂級物理學家。

1. 物理學專業的網友

這塊的觀點主要來自知乎,畢竟這是比較公認的網上靠譜信息來源。其中一位理論物理博士是這麼寫的:「這兩天聽Guan Xiwen 老師講Lieb-Liniger model,幾位老師八卦說,李楊二人對楊幾項工作的評價很一致,楊米爾斯規範理論是一流的工作,楊巴克斯特方程是二流的工作,宇稱不守恆是三流的工作...」

咱普通網友不用知道Guan Xiwen、Lieb-Liniger model是啥,只需要知道業內大牛的看法即可。楊-米爾斯規範理論、楊-巴克斯特方程這兩項工作,顧名思義,就是楊振寧與一個叫米爾斯的人一起研究了一種理論,和一個叫巴克斯特的人一起研究出了一種方程。這兩項工作楊振寧都是佔主要貢獻的,所以他的名字在前邊。業內人士認為,這兩項工作更牛。那他們口中的「三流工作」——宇稱不守恆,是個啥?

那個,宇稱不守恆定律是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貢獻。

也就是說,在這個物理學博士網友以及他的師友圈認為,楊振寧拿到諾獎的貢獻,不是他最牛的,要是敞開了給,他能得好幾個諾貝爾獎。

霍金因《時間簡史》被大眾熟知,但單論科學貢獻,他比楊振寧還差不少

有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知乎另一位實名註冊為中國科學院科研工作者的網友陳墨曦如是說:「楊振寧是有資格拿兩次諾貝爾獎的人, 在科學上的成就不僅拋開了霍金一個身位, 也高於地攤文學中常出現的另一個主角——李振道。」

2. 專業物理學學者

如果說知乎網友即便實名,也有假冒的可能的話,那科學雜誌上的署名文章就更靠譜一點。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施鬱,在《物理》雜誌第43卷(2014年)第1期(57-62頁)發表了一篇物理學史文章——《物理學之美:楊振寧的13項重要科學貢獻》,詳述了楊振寧的各項貢獻。

楊振寧和米爾斯。他們兩人研究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被公認是20世紀傑出的物理學創見

在這其中,獲諾獎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只是其中的一項普通貢獻,作者的評論與其他貢獻無異。但對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則評價甚高:「1954年,楊—Mills規範場論(即非阿貝爾規範場論)發表。這個當時沒有被物理學界看重的理論,通過後來許多學者於1960 到1970年代引入的自發對稱破缺觀念,發展成今天的標準模型。這被普遍認為是20 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

這個評價可謂至高。施鬱教授總結的楊振寧13項重要科學貢獻我附在篇尾,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先說一句,反正我是一點沒看懂……

3. 頂級物理學家

這個就簡單多了,他們說的都是硬貨。華人科學家中,前兩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第三個是丁肇中,那丁肇中怎麼評價楊振寧呢?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他一度因為家裡四兄弟的名字而成為網紅

丁肇中在楊振寧70歲生日宴會上曾這樣說: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裡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範場(楊振寧)。

說實話,這要是某個網友說的,肯定被噴死了:楊振寧何德何能,敢跟愛因斯坦相提並論?但這話從大牛嘴裡說出來,總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吧。楊振寧70歲是1992年,丁肇中獲諾獎是1976年的事。彼時早已功成名就的丁肇中,不會為了生日會上恭維一句就瞎說八道吧?

另一個對楊振寧高度評價的人,是中國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很多人把他們二人比較,認為是兩個極端上的人。其實他們倆互相對對方評價都很高,鄧稼先夫人許鹿希曾在《至今熱血猶殷紅——謹以此文紀念兩彈元勳鄧稼先院士逝世20周年》說道:

「鄧稼先對楊振寧的學術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多次講過:楊振寧的『規範場理論』是可以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相媲美的,要比他獲得的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定律』有更深遠的意義 」。

上一個是把他跟愛因斯坦並列,這位更狠,直接搬出牛頓了。物理咱不懂,這些評價可能也稍微誇張了點,但楊振寧強於霍金,是目前仍健在的物理學家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這點應該是沒有疑問。

二、楊振寧之前是美籍華人不假,但他獲諾獎時是個中國人

此次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是他第二次轉換國籍。之前他曾由中華民國國籍轉為美籍。在之前的報導中,楊振寧好像是以美籍華人的身份獲得的諾獎,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報導。關於這一點,沒什麼可質疑的,時間線就能確定。

諾貝爾獎官網上的楊振寧、李政道。他倆獲獎時分別只有35歲和31歲。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

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

1945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

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

1971年,回中國訪問,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並宴請了楊振寧和他的親屬。宴會持續三個小時,飯後又談話兩小時。

從這個時間線清楚無疑地看到,楊振寧是在中國完成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並公派出國。他出國是在1945年,當時手持的是中華民國護照,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1957年獲諾獎時,他還沒有加入美籍,因此也是中國人的身份。直到1964年,他才加入美國籍。

由於歷史問題,楊振寧以及那個時代所有留學海外的中國學者,包括鄧稼先、錢學森等後來歸國的科學家,他們出國時拿的都是中華民國的護照。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們還都在美國,區別只是鄧稼先、錢學森等後來回了國,而楊振寧留在了美國。但如果因此而認為1957年獲諾獎時的楊振寧不是中國人,那就略顯荒謬了。

楊振寧1970年代回國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了他至高的禮遇

鑑於當時大陸與臺灣劍拔弩張的態勢,官方不認可他的中國人身份,代之以模糊的華人稱之,是可以理解的。而1971年他回國時,日理萬機的周總理抽出五個小時來與他見面暢談,可見官方對他本人還是非常肯定的。在如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大勢之下,關於獲諾獎時的楊振寧是不是個中國人,這一點不該再被質疑。

三、老被拿來跟他作比較的鄧稼先,其實非常感激楊振寧

鄧稼先、楊振寧,這兩位老友是網上最常被對比的兩個人。兩人一同留學美國,先後獲得博士學位,但鄧稼先回國投身原子彈研究,成為了兩彈一星元勳,並因為當時的設備簡陋而遭受輻射,在60多歲英年早逝;楊振寧留在美國研究,功成名就,獲得諾貝爾獎,加入美籍,在82歲時迎娶28歲的美女翁帆。兩個人的人生軌跡的確在決定回國與留美那一剎那,就徹底改變了。

鄧稼先(中)與楊振寧(左)、楊振平(楊振寧的弟弟)1949年在美國的合影

網上很多人為鄧稼先的事跡感動,進而貶低、斥責楊振寧。但鄧稼先及其家人,又是怎麼說楊振寧的呢?

歸結起來兩個字,感激。

按照鄧稼先夫人許鹿希的說法,楊振寧無意中救了鄧稼先一命。以下文字來自倪既新:《許德珩女兒、兩彈元勳鄧稼先夫人——許鹿希的人生故事》,摘自《檔案春秋》2009年第7期,人民網、中國網等都有轉載——

那時「四人幫」有個計劃,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年輕些的已被搞得非常之慘,那些忠實可靠功勞很大的人都被打成了特務,很多人遭了殃。當時有兩個口號:「會英文的就是美國特務,會俄文的就是蘇聯特務」,可見迫害之烈。有個很有貢獻的炸彈專家錢晉,他們拷打要他承認是特務,他堅決不承認,結果被活活打死。年輕的一批搞光後就輪到高層的了。因為不能在北京搞,他們就把鄧稼先調到青海的「221基地」去,組織了一批士兵和工人去鬥他,理由是有兩次核試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抓住科學測試的失誤上綱上線,目的就是要把負責人鄧稼先搞掉。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楊振寧要見他。周恩來命令把鄧稼先召回了北京,僥倖得救。

許鹿希感嘆道:「我儘管不信佛,但是對這件事情總覺得冥冥之中上天有個安排,讓楊振寧來救鄧稼先一命!1990年我去美國時,與楊振寧談起,他大吃一驚:『有這樣的事?'其實,無意之中他還救了一大批中國搞核武器的人。這樣的巧合真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簡直太絕妙了!我至今想不出該怎麼表達,我為此非常感激他!」

可見,許鹿希作為鄧稼先的家人,對楊振寧是心懷感激的。

晚年的鄧稼先(左)與楊振寧(右)。兩人頭髮一黑一白,但楊振寧其實比鄧稼先還大兩歲

有關鄧稼先、楊振寧的另一個謠言是,楊振寧曾經問垂死的鄧稼先,為10元錢搞科研值不值?(鄧稼先搞原子彈、氫彈的獎金,原子彈5元,氫彈5元)關於這件事,許鹿希也有過闢謠。

她說,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我就在旁邊,楊振寧只是詢問病情。1986年6月13日,楊振寧又來看望稼先那個時候稼先開始大出血,醫生已無法控制病情的惡化。鄧稼先要許鹿希代他送楊振寧下樓,楊振寧上車前,許鹿希告訴他說,稼先病情已非常危險,幾乎無治癒的希望了。楊振寧回到美國以後,找到當時還沒有上市的治癌新藥,請韓敘大使通過信使迅速送往北京。我沒有聽他問過稼先獎金的事情。

鄧稼先一家人與楊振寧的友誼,在鄧稼先去世後依然延續。2008年三聯書店發行楊振寧與翁帆的文集《曙光集》時,舉行了一個發布會,許鹿希親臨現場並發言。她事先準備了一個發言稿,時任三聯書店總編輯的李昕曾在博客上回憶過這段往事,並發出過這段講話稿的原文:

「鄧稼先對於楊振寧先生在學術上的造詣十分推崇。他多次對我和朋友們說:『如果不是諾貝爾獎規定每人只能在同一個領域獲得一次的話,楊振寧應當再獲得一次諾貝爾獎。你知道不,楊-Mills場,就是規範場,他在這方面造詣非常高。它比起宇稱不守恆來,對物理學的貢獻還要基本,意義還要深遠。它不但影響當代,其前瞻性是以世紀來論的。』」

結語:

關於楊振寧的評價,網上的風氣已然形成,一篇文章扭轉不了。筆者也不認為楊振寧私德上毫無瑕疵,只是在他放棄美國籍的今天,想為他說句話:這老頭的研究,對全世界有很大貢獻,作為中國人,即使不為我們出了這麼一個大牛而驕傲,也請在罵之前稍微查查他的事跡再開口。

附錄: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施鬱在《物理學之美:楊振寧的13項重要科學貢獻》,列舉的楊振寧13項貢獻。

(A) 統計力學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論文序號:52a,52b,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論文序號: 57h,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論文序號: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 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論文序號:69a。

(B) 凝聚態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論文序號:61c。

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論文序號:62j。

(C) 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論文序號:56h。

C2. 1957 T,C and 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論文序號: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 (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論文序號: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 (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論文序號:64f。

(D) 場論

D1. 1954 Gauge Theory( 楊—Mills規範場論)。論文序號:54b,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序號:74c。

D3. 1975 Fibre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論文序號:75c。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忘年絕戀,翁帆已被「套牢」
    眾所周知,楊振寧是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落葉歸根,恢復中國國籍。
  • 楊振寧弟妹:翁帆這麼年輕願意照顧我哥哥,很懂事
    提起楊振寧,不少人都會知道。也是因為他的美國國籍,楊振寧在國內備受輿論的抨擊,他的心裡也在日日受到煎熬。他曾說「我知道,對於我放棄故國,父親他在心底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這也是楊振寧一生的遺憾。其中便有翁帆。1995年,楊振寧參加物理學家大會,來到了翁帆在讀的汕頭大學,作為對接負責人,翁帆接待了楊振寧夫婦。期間溫順清新的形象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以至於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夫婦還偶爾與翁帆進行書信往來。
  • 楊振寧翁帆的婚姻
    我現在知道老年人為什麼慢下來,慢下來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知道,他假如走得太快,出了問題的時候,他反應不夠快。那麼現在有了翁帆,我跟她走路,拉著她的手,這給我一個很大的安全感。  ——楊振寧  82歲的楊振寧花了多長時間去決定和28歲的翁帆結婚?楊振寧的兒女們如何看待「楊翁忘年之戀」?翁帆如何看待與楊振寧的結合?
  • 楊振寧翁帆的幸福生活
    科學出版社科學家傳記系列「科學與人生」中的一部新作———《人間重晚晴:楊振寧翁帆訪談錄》於近日正式出版。2004年12月,82歲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結婚,媒體隨之而來的報導,給大眾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談論與思考。
  • 28歲翁帆和82歲楊振寧結婚,是貪財貪色,還是愛情?
    2004年12月24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82歲的楊振寧先生,與28歲的翁帆女士結婚了。這個消息,瞬間就傳遍了全國,甚至全世界。世界一片譁然,質疑聲、指責聲遠遠大於祝賀聲。網民普遍認為,楊翁婚姻動機不純,是貪財貪色組合。事情果真如此嗎?
  • 楊振寧:我稱呼翁帆父母翁先生翁太太,我們也一起住一起旅遊
    ——楊振寧作為當代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一席話通俗易懂的同時亦惹人深思。關於楊振寧,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曾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之一。他廣為人所詬病的便是曾經加入美國國籍,雖然其間是因時代之局限性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卻註定他一生要因此蒙上「罵名」。
  • 楊振寧和翁帆這樣的爺孫戀是真愛嗎?
    編者按:楊振寧是美籍華裔科學家,曾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學術上是非常傑出的,甚至有人將他的科學貢獻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確在統計力學、量子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論文著作是非常多的2017年楊振寧放棄外國國籍,又加入到中國國籍,目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
  • 老夫少妻的無奈:為了98歲楊振寧身體著想,翁帆16年來堅持早睡!
    2015年4月,93歲的楊振寧宣布放棄美國國籍,重新成為一名中國公民,在世界科學界引起巨大反響。要知道,楊振寧先生可以說是繼愛因斯坦之後物理學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這一舉動需要無比巨大的魄力,為廣大海外華裔科學家樹立了良好榜樣。
  • 楊振寧弟妹:翁帆全心全意照顧他,很懂事,翁帆父親的話令人深思
    楊振寧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在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拿的還是中華民國的國籍。按照真正意義上來說,楊振寧先生才是中國第一位拿到諾貝爾獎的本國人。 原因就是當年82歲的楊振寧,竟是迎娶了28歲的翁帆。而楊振寧最小的孫子,都要比翁帆還大。他們二人,成為了當代最著名的爺孫戀戀人。也成為了眾多吃瓜群眾嘴裡的談資。
  • 翁帆嫁給楊振寧,後悔嗎?16年過去了,她寫的書裡給出了答案
    楊振寧這個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提出了著名的規範場理論,社會上的一些人,除了大部分對他們的婚姻表示理解和支持外,也有一小撮不和諧的聲音,說什麼翁帆是為了出名,博眼球,都能當楊振寧孫女了,還能結婚走在一起。
  • 97歲楊振寧:你只知道她娶了翁帆,卻不知道他為何了不起
    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又真的能做到這些嗎?往往,對於自己的行徑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對於身邊人行為出現了一點點存在質疑的地方都會大肆評論。說到這,最為經典的也曾因「老夫少妻」而不斷被世人詬病的科學家楊振寧就是最為經典的例子,對於他來講,如若問到世人楊振寧如何如何,估計眾人熟知他與繼任妻子翁帆備受爭議的感情,卻忘記了這位老人曾在科技領域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 楊振寧:我與翁帆是彼此「深入了解」才在一起的
    那時的杜致禮身體不太好,走幾步就要歇緩,楊振寧一點沒有大男子主義的做派,特別暖心的照顧杜致禮。讓翁帆對老科學家除了敬仰之外,有了太多的感動。當然翁帆的英語流利人也機靈乖巧,回美國後,翁帆和他們一直有書信往來。透過字跡,楊振寧也能覺得翁帆是個上進好學的女孩。
  • 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嗎?國人為何如此詬病他?
    一、國籍問題了解楊振寧的國籍問題,關鍵看四個時間節點: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就讀於芝加哥大學;楊振寧1964年加入美籍,成為美國公民;2017年,楊振寧95歲高齡時,放棄自己的美國國籍,重新擁有了中國國籍。
  • 16年前,82歲楊振寧為何寧願背負罵名,也要娶28歲的翁帆?
    耄耋之年,楊振寧放棄美國公民的身份,恢復中國國籍。楊振寧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他在科學領域的貢獻,而且在於他幾十年來的一顆愛國心。但除了課堂上必要的交流,他們沒有過多的交集。還常常陪丈夫探親、訪友、會見學生。
  • 98歲的楊振寧,如何稱呼翁帆父母?僅6字,既不失體面又顯高情商
    國人對楊振寧的誤解很深很深,還停留在他不回國,以及與翁帆的「爺孫戀」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兩件事。  楊振寧最備受爭議的就是國籍,其實他早在2015年就把國籍重新改回了中國,他現在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就會去清華免費上課,還自費給清華捐了600萬美金用於教育。
  • 98歲楊振寧喜添千金?竟然成了「賣國賊」?英雄背後是時代的悲哀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恒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在57年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和李政道成為了最早獲得諾貝爾的華人。1964年加入了美國國籍,2017年放棄了美國國籍改回中國國籍。他為中國以及世界的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卻因為自己的私事被網友瘋狂的議論。
  • 物理之神楊振寧:少小離家老大回
    關於楊振寧先生的報導,媒體更多是為了利潤博人眼球,他們不需要真相,也不需要民族大義。楊振寧為中華民族和全人類所做的貢獻,是絕大多數人望塵莫及的。我們在啟蒙階段一定背過這樣一首詩:《回鄉偶書》。這是大唐「四明狂客」賀知章的得意絕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一天,82歲的楊振寧問28歲的翁帆:你願意嫁給我嗎?
    一天,82歲的楊振寧問28歲的翁帆:你願意嫁給我嗎?翁帆撒嬌說:哪有人求婚連玫瑰花都不送的嘛!楊振寧趕緊說:放心放心,我會補上。2004年,28歲,青春正當年的翁帆,嫁給了已經82歲,蒼蒼白髮的楊振寧,二人年齡差了54歲,典型的「爺孫戀」不是。如今已是2021年,期間有關他們的新聞,從未間斷過。
  • 44歲翁帆發福顯老,98歲楊振寧卻精神飽滿,網友:翁帆太不容易了
    只不過,人們其實還忘了一對「爺孫戀」楊振寧和翁帆,他們已經攜手走過了16年的時間。 02 相差54歲的爺孫戀 今年的國慶,恰逢楊振寧先生98歲的生日。
  • 楊振寧翁帆做客東大 遺憾吳健雄未獲諾貝爾獎 圖
    這回楊振寧說起了物理學的誘惑,談起中國人與諾貝爾,甚至為老朋友吳健雄叫屈,卻避口不談「翁帆和我」。然而,86歲的老先生講到盡興處還是說漏了嘴:我24小時保持思考,有時睡到12點忽然像孩子似的對翁帆說我想出來了。翁帆風頭蓋過楊振寧講座定於晚上7點開始,可6點不到,東大禮堂外已經聚集了大批的學生和媒體,因為楊振寧、翁帆是否參加一直是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