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言,他一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現如今社會中的許多人倒是「繼承」了這個思想。
只不過他們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卻不似魯迅先生般一針見血,盼人向好,他們的揣測,卻是低俗且無禮的。例如隨意去揣測他人的婚姻生活。
楊振寧
提起楊振寧,不少人都會知道。畢竟這是20世紀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卓越的科學研究能力比肩於國人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神人愛因斯坦。
年輕的時候,楊振寧畢業於中國歷史上最特殊,最著名的大學——西南聯大,並在畢業後,就讀了清華的研究生,兩年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考取公費留美生,同行的同學,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錢學森,鄧稼先。
這樣的天才物理學家在美國自然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一經嶄露頭角,便受到學界的追捧。甚至在1957年,他與李政道合作研究的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卻並不忘本,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始終心想著回到祖國。
後來,他的同學好友,錢學森,在國家的多方活動下,回到了中國後,他的一腔熊熊報國火焰在此時燃燒。
他多番提出了回國的訴求,卻都遭到了美國政府的無情拒絕,最後甚至海關都禁止楊振寧入內。他也期望祖國能夠像對待錢學森那樣,為自己活動。他等待著,卻等來了國家希望他以大局為重的消息。
楊振寧
當時,楊振寧所從事的理論物理研究方向對中國來說,重要性遠不如錢學森所研究的方向。當時的國家無法提供支撐他研究所需要的實驗室,他的論文發表又是公開透明,這個時候,在哪裡研究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況且楊振寧當時的夫人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是國民政府一派的高官,國內形勢尚不明朗,上下一片戒嚴的時候,誰敢放國民政府家屬入大陸呢。
於是楊振寧只得留守美國,最後為了生活便利,加入了美國國籍。也是因為他的美國國籍,楊振寧在國內備受輿論的抨擊,他的心裡也在日日受到煎熬。他曾說「我知道,對於我放棄故國,父親他在心底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這也是楊振寧一生的遺憾。
楊振寧
這樣一位半生輝煌的教授,排除掉一些不理智的人的謾罵,當然也收到了更多人的追捧。其中便有翁帆。
1995年,楊振寧參加物理學家大會,來到了翁帆在讀的汕頭大學,作為對接負責人,翁帆接待了楊振寧夫婦。期間溫順清新的形象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以至於回到美國後,楊振寧夫婦還偶爾與翁帆進行書信往來。
2001年,楊振寧夫婦回國定居,當時的杜致禮已經病重,於是楊振寧不得不一邊照顧妻子,一邊在清華大學任教。
2002年,翁帆婚姻失敗後,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讀翻譯碩士。2003年,楊振寧夫人杜致禮去世。愛人離世,對楊振寧打擊不小,楊振寧常常鬱鬱寡歡,翻看厚厚的相簿回憶往昔。
直到2004年,二人書信聯絡的時候,又逐漸熟悉起來。此後二人常常通電話,惹得翁帆的朋友們都連連打趣,翁帆要嫁給楊教授了。翁帆面對這樣的調侃幾番羞得臉都紅了。她也清楚,自己要墜入愛河了。
楊振寧、翁帆
二人在這一年,感情迅速升溫,彼此熟悉起來後,翁帆覺得楊振寧身上有著不同於外界的純真與豁達,這讓翁帆深深地迷戀。
她很慌亂,一方面,因為楊教授是學界泰鬥,待人都很隨和,怎麼能因為和自己接觸幾次自己就對人家產生感情呢。另一方面,她作為一名二十多歲的碩士生,愛上了八十多歲的老教授,這合適嗎?但轉念一想,楊教授雖然待人親和,可是鮮少對別人和待她一樣面面俱到,事事溫柔。
況且,雖然楊教授的年紀很大,但他具備一切吸引人的男性所具備的性格,這讓翁帆如何逃過?
糾結許久,翁帆最終向愛情低頭,與楊振寧走到了一起。為此,她為自己的父母做了許多思想工作。好在父母思想開明,雖然很難接受,但是為了女兒的幸福,也同意了這門婚事。
然而輿論與媒體不肯放過這對新人,總想從他們身上挖到些什麼新聞。大眾也仿佛根本見不得一對年齡相差如此之大的夫妻伉儷情深,總喜歡以最大的陰謀論揣測這對夫妻。
楊振寧、翁帆
從公布開始,翁帆就一直被外界抨擊是為了錢,楊振寧自國籍問題被人謾罵後,又因為與翁帆的愛情,被人嘲笑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一方為了美貌,一方為了金錢,他們說這是「天作之合」,充滿諷刺意味。
然而楊振寧教授與翁帆卻好似根本不在意似的,從來不因此就改變什麼,隱藏什麼。在妻子被抨擊的時候,楊振寧教授深情卻又堅定地說:「她是上天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
而翁帆則回以更堅定的答案:「我只是選擇了一條更人跡稀少的路。」
感情從沒有單方面,都是兩個人互相攙扶,相互成就。兩個人相視的目光總是如此溫柔。正是楊振寧的引導,翁帆才得以走上自己人生的正途。也正是因為翁帆的照顧,才得以讓九十多歲的楊振寧依舊精神矍鑠。
楊振寧、翁帆
多年前,星爺的《大話西遊》成為經典,湧現出無數經典臺詞,不斷被人提起,一遍遍被人回味。想來其中有一句是最近被太多人所玩梗提起的,但這句話也確實代表了星爺的觀點,與這件事的關聯:「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對,輪得到你這個妖怪來反對?」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何必天天操心反對別人的婚事?難道是因為自己的人生太過順遂的原因?
況且,外界的猜測從未斷絕,楊振寧與翁帆的家人們都不堪其擾,甚至楊振寧的弟妹都出面說,「她這麼年輕,願意照顧我哥哥,我們就覺得她很懂事,很溫柔。」
但依舊沒有止住輿論的聲音。聲音越發越大,最後該澄清的人都出面澄清了,該出面說話的人都出面說話了。輿論的風波還是沒止住,難道大眾對這些事看得比親人,友人還要清楚嗎?還是只是為自己的娛樂增添一份笑料呢?
若是為了錢,翁帆為何不生個孩子來爭奪財產,反而說二人不會有孩子,還一同將國家給的基金捐獻給清華大學?
若是為了金錢,翁帆為什麼不要豪華的裝修,昂貴的家具,二人始終生活樸素,翁帆本人甚至不施粉黛?若是為了年輕貌美,為什麼在翁帆年華不再的時候,楊振寧不轉頭離開她,換作別的貌美如花的女孩子?以他的資歷,他的地位,難道還愁沒有別的女孩送上門來?
楊振寧、翁帆
就算是退一萬步來說,真的是一位圖錢財,一位圖年輕貌美的身體,又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為自己茶餘飯後增添幾句閒話罷了。
更何況二人的感情自始至終都很好,兩個人看向彼此的眼神,出入各種場合緊握的雙手就是最好的證明。
年齡的差距很大,那又如何?真愛與年齡,又有什麼關係呢?大家就不要為了自己一己私慾,惡意揣度這樣的學界泰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