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楊振寧,曾在37歲就登上諾貝爾獎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了不起。之後幾十年楊振寧一直孜孜不倦的奮鬥在物理研究上。直到81歲回國,楊振寧馬不停蹄的各大學奔走講課,成立清華物理研究學會,為清華捐贈2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
17年來,楊振寧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為我國創造了不菲的價值。如今98歲的楊振寧是莘莘學子心裡的泰鬥。
不過,坊間的大多人知道楊振寧是因為他在82歲的高齡迎娶了只有28歲的翁帆。記得2004年的冬天他倆結婚的消息一傳開,大家無不震驚:
大家似乎認定相差54歲的婚姻不會有真愛存在,他們的婚姻不會長久。
可喜的是,時間是最好的裁判和辯護人,它向世人證明了真愛可以無年齡界限,也可以永葆青春。
如今兩人結婚16年了,依舊不離不棄恩愛如初。98歲的楊振寧在翁帆的悉心照料下,依舊身體康健,精神矍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拜和感激翁帆為我們大家守護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不過,相對世人對楊振寧和翁帆16年婚姻的驚喜之情,楊振寧倒顯得胸有成竹,他早在《楊瀾訪談錄》中說到:
我和翁帆彼此深入了解才在一起的,我們有信心一起走很長的路。
其實1995年,楊振寧夫婦就和翁帆在汕頭大學相識了。翁帆作為大一學生代表接待楊振寧夫婦。
那時的杜致禮身體不太好,走幾步就要歇緩,楊振寧一點沒有大男子主義的做派,特別暖心的照顧杜致禮。讓翁帆對老科學家除了敬仰之外,有了太多的感動。
當然翁帆的英語流利人也機靈乖巧,回美國後,翁帆和他們一直有書信往來。透過字跡,楊振寧也能覺得翁帆是個上進好學的女孩。
大學畢業後的翁帆有過不幸的婚姻,可她不像許多女人自暴自棄,而是離婚後很快繼續深造學習提升自己。有什麼不會的,她也會寫信虛心請教楊振寧。
楊振寧再見到翁帆是2003年杜致禮去世後,他情緒很低落邀請翁帆一起出遊。翁帆懂事又體貼,完了還不放心他變成了孤寡老人,在學業繁忙之中,打電話安慰他。
也於翁帆這樣做只是對老科學家的崇拜,和不忍心他鬱鬱寡歡。但這讓失去老伴的楊振寧特別的安心,不由自主愛上了她。
當然,翁帆也在和楊振寧交流學習時的一次次的思想碰撞裡,在一起出遊相聚的點點滴滴更加確信她絕對愛上了楊振寧有趣的靈魂,並且有信心和他共度餘生。
所以,2004年12月24日,翁帆說服父母義無反顧的嫁給了楊振寧。
因為婚前彼此的深入了解,翁帆和楊振寧相差54歲的婚姻少了許多摩擦,相反的更多的是琴瑟在即。
翁帆貌似時尚前衛,實際是個很中規中矩的女孩。比如她只愛彈鋼琴,喜歡吃米飯中餐。楊振寧都了如指掌!據說戀愛的時候,楊振寧在香港的家裡做了一大桌滿漢全席,並說自己最喜歡的永遠是中國菜。讓翁帆特欽佩他不忘根本。
翁帆彈琴的時候,楊振寧會邊聽邊看報。一起呆一個下午,還覺得時間太快。
楊振寧一直很注意鍛鍊,尤其愛打太極。翁帆也會一招一式跟著他慢悠悠的練習。
翁帆喜歡學英語,楊振寧認識之初就知道。這些年,楊振寧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雖然業務很忙,但為了妻子的愛好一起為廣東奧運會翻譯了英文歌。至今,楊振寧還記得和妻子一塊兒挑燈夜戰,修修改改的情景。
當然,他們長久的婚姻裡也少不了為彼此相互的改變。
翁帆原本喜歡熬夜宅家,但因為擔心楊振寧的身體變得早睡早起,還陪他參加各種會議。
楊振寧帶妻子翁帆出席各種會議,看到翁帆樂觀向上的狀態他特別欣慰。後來支持翁帆去清華讀博,自己寧可一個人草草應對生活起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翁帆在楊振寧的帶動下,格局也很大。結婚這些年,她和楊振寧一起為清華捐贈了2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兩人卻一直衣食住行都低調樸素。誰還會說當初翁帆嫁他是為了錢?
兩個有著如此有趣靈魂的人在一起,時間總是飛快,一眨眼16年已經過去了。他們夫妻不離不棄為那些動輒離婚的人深深地上了一課。
其實,一對有情人的彼此深入了解,真的好過那些所謂的門當戶對,年齡相仿!大家覺得呢?
翁帆說她很喜歡楊先生給她象牙塔裡的象牙塔的婚姻。楊振寧說他希望陪伴更久一點!透過螢屏我們也能感覺到他們彼此了解,兩情相悅的愛情婚姻16年豈夠?看似普通人家的小情小愛,實際上在翁帆寸步不離的守護下,楊先生一直在為祖國奉獻的路上奔走。
文末我還是要感激她為我們守護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老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