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
後來他考入西南聯大,當時正值日本侵華,中國大地上烽火遍地山河破粹,那時候,他的理想是科學報國。
1945年,楊振寧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遠赴美國學習物理。
然而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列強對中國百般打壓,美國禁止在美留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回國。
對現實環境無能為力的他,只能留在美國繼續物理研究,但他的心裡卻始終抱著「我總得回中國去」的念頭。
1957年,年僅35歲的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國內不少人覺得楊振寧的成就被高估了,實際上,在當今世上的物理學家中,他的成就最起碼在前三。
在美國期間,他四處為中國發聲,致力於促成中美建交。
直到1971年,楊振寧終於踏上了中國這片令他魂牽夢縈的故土,他開始為中國教育和科技到處奔走,募集資金。
2000年伊始,楊振寧回清華大學任教,參與了中國多所高校頂級物理實驗室的建設。
隨後他決定在清華定居,放棄了美國國籍,辭去了高薪的工作,賣掉了美國的房產,申請加入中國國籍。
然而,當時詆毀大於美譽,很多人諷刺楊振寧:
「在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回來,如今中國發展好了,又回來圈錢養老了。」
面對眾人說他回國撈錢的指責,他從來沒有回應過。
但想想也可知,當時中國國力還不夠強大,以他在國際上的成就和聲望,想要賺錢國外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得不說,以現在金錢至上的眼光,去看待老一輩科學家,實在是對他們的侮辱。